首页 > 疾病症状 > 正文

窦性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

39健康网举报/反馈

窦性心律不齐可能是由神经调节异常、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窦房结功能异常、器质性心脏病、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神经调节异常

神经调节异常是指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节律的控制出现紊乱,导致窦房结发放冲动频率的不规则。这种异常可能导致窦性心律不齐。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心理行为干预如深呼吸练习、冥想等来缓解症状。

2.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会导致心跳减慢和心律不齐,进而引起窦性心律不齐的现象发生。针对此现象,可以考虑使用阿托品进行治疗以降低迷走神经张力。

3.窦房结功能异常

窦房结功能异常指窦房结起搏细胞自律性改变或传导障碍,使窦性心律失去正常规律,从而引起窦性心律不齐。对于窦房结功能异常引起的窦性心律不齐,可遵医嘱服用普罗帕酮片、盐酸索他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进行治疗。

4.器质性心脏病

器质性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导致窦性心律不齐的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β受体拮抗剂改善病情。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强心苷、奎尼丁等,通过影响心脏传导系统而引起窦性心律不齐。针对由药物引起的窦性心律不齐,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建议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