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六个问题搞懂,远离骨质疏松症

崔晓明 骨科 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致使骨密度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导致的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是中老年人致残、病死的主要原因。现通过问答形式对骨质疏松的有关问题进行汇总。

六个问题搞懂,远离骨质疏松症

  哪些人群易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主要包括:(1)65岁以上女性、70岁以上男性;(2)65岁及以下女性或70岁及以下男性者存在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例如母系家族史、体质量过轻或严重肥胖、性腺功能低下、不良生活方式(嗜烟、酗酒、咖啡因摄入过多、长期营养不良或钙摄入不足、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盐饮食、活动少和日照少等);(3)曾有脆性骨折史或父母有骨折史;(4)存在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例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乳腺癌术后服用内分泌药物,其他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衰竭、糖尿病、器官移植、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疾病、克罗恩病等消化道疾病)。

  哪些危险因素易致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生于老年男性、女性人群,女性的发生率约比男性高1倍。对于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病史尤为重要,其主要危险因素概括如下:

六个问题搞懂,远离骨质疏松症

  另外,有些药物影响骨代谢,可能会增加骨质疏松症风险,这些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

  如何早期发现骨质疏松?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出现下列情况时,常提示老年性骨质疏松可能:不明原因的慢性腰背疼痛;肌无力;体格细小或细长;青少年有过青春期发育延迟;长期吸烟或酗酒;身材变矮或脊椎畸形;体力活动过少;既往发生过脆性骨折;长期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该做哪些检查?

  对已诊断和临床怀疑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至少应做以下几项基本检查,以助诊断和鉴别诊断。(1)基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血清蛋白电泳,尿钙、钠、肌酐等;(2)骨骼X线影像。虽可根据常规X线影像骨结构稀疏评估骨质疏松,但X线影像显示骨质疏松时其骨质已丢失达30%以上。胸腰椎侧位X线影像可作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及其程度判定的首选方法;(3)其他可能检查。为进一步鉴别诊断的需要,可酌情选择性进行以下检查,如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性腺激素、血清泌乳素、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甲状腺功能、尿游离皮质醇或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血气分析、尿本周蛋白、血尿轻链,甚至放射性核素骨扫描、骨髓穿刺或骨活检等检查。

  骨质疏松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对于无骨折的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在未作骨活检以确定其微结构时,骨密度测量是实用、有价值的诊断手段。基于骨密度检测结果,建议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①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行种族正常成人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②降低1~2.5和标准差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③降低程度等于或大于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④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

  哪些措施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①均衡饮食,增加富钙食品的摄入,平衡膳食中蛋白质、钙、磷三者之间的比例,避免不合理的配餐以及其它影响钙吸收的因素;②应避免酗酒、吸烟、过度饮用碳酸饮料和咖啡以及过度减肥或过度肥胖;③运动不仅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重建,而且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及耐力,改善关节灵活性,改善步态和平衡能力,改善形体,减少跌倒和骨折的发生;④常规补充钙剂,剂量1200~1500mg/d;⑤适当补充维生素D,剂量800U/d;⑥多晒太阳。

2018-09-07 01:20:33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