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刘阿姨在结婚后就没出去上过班,和丈夫一人主外一人主内,家里被她操持的井井有条。
尤其是在做饭这件事上,刘阿姨花费了非常多的心力研究菜系,顿顿菜都色香味俱全。
一家人都喜欢吃口味重的川菜,所以餐桌上总少不了辣菜,多年来一直如此。
直到前段时间,刘阿姨的丈夫在体检中被查出罹患胃癌。
这让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担心是不是平常吃辣吃多了才导致的丈夫患癌,之后每次做菜都不敢放辣椒。
到底辣椒会不会增加胃癌的发生率呢?结果或与你的认知相反。
一、北大研究:多吃辣能降低胃肠道癌风险
北京大学与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过一项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研究称吃辣或能降低消化道癌变的风险。
该研究共在我国10个地区招募了约51.2万名年龄30~79岁的成年人数据,其中包括5个城市和5个农村。
分别分析了吃辣与食道癌、胃癌以及结直肠癌三种最主要消化道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共进行了10年的随访,在随访过程中新发2350例食管癌、3350例胃癌以及3061例结直肠癌。
根据受试者的吃辣频率,分别将他们分成了从不/很少吃辣、偶尔吃辣、1~2天/周、3~5天/周以及6~7天/周。
对比发现,后面4组的受试者相较于从不/很少吃辣组,罹患食管癌的风险分别下降了12~24%不等;胃癌风险分别下降了3~11%不等;结直肠癌风险分别下降了0~13%不等。
对此,研究人员认为与辣椒内含有的辣椒素相关,该物质可一定程度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二、爱吃辣的人,高血压风险更高还是更低?
北京大学公共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曾利用我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内近5.4万名受试者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研究称吃辣对预防高血压有一定好处,但这一现象只在女性身上出现。
该研究共纳入53916名30~79岁的成年人数据,其中44.4%罹患高血压、12.3%每周至少吃一次辛辣食物。
在调整生活方式、睡眠时长、体重指数等混杂因素后发现,在女性中每周吃辣1~2次或>3次的受试者,相较于完全不吃辣的,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下降了10%、12%,吃辣越多的女性,血压下降的也越明显。在男性身上则没有发现相关的联系。
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表示,辣椒可以帮助改善口味。
对于本身口味较重、盐分摄入过多的高血压人群而言,通过吃辣椒可一定程度减少食盐摄入量,的确能起到一定降压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能大量吃辣椒,否则容易引起便秘,便秘容易导致腹压上升,对血压控制不利。
三、吃辣的好处真不少,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
多项研究曾发表吃辣的相关好处,包括可降低胃肠道癌症风险、更长寿、高血压风险更低、食欲更好等等。
但也要注意不能盲目吃辣,大量吃辣容易对消化道黏膜带来不良刺激,进而引起拉肚子、胃痛等症状出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徐顺霖提醒,尤其是这几类人,建议最好别吃辣椒。
痔疮患者:辣椒具有很强的刺激性,会加重身体的便秘症状。痔疮患者食用后容易导致痣静脉充血、水肿,让病情恶化。
胃炎患者:本身罹患胃炎、胃溃疡以及食管炎的患者也不建议吃辣,否则容易让黏膜受到刺激水肿充血,会引起腹泻、腹痛以及原有病情加重。
心脏不好的人:辣椒内的辣椒素会促进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容易导致心动过速,对于心脏不好的人来说十分不友好。
四、健康吃辣、解辣、防咽干,牢记5个技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宋新提醒,吃辣的时候想要更健康一些,要注意这几个技巧。
防止口干:在吃辣的时候可以适当吃一些苹果、梨、山楂等带酸味的水果,这些水果内的鞣酸、膳食纤维可促进消化液分泌,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
优先选择鲜辣椒:鲜辣椒、干辣椒内的辣椒素含量较低,且有维生素C,不建议大量食用辣椒油。
搭配食材:吃辣椒的同时,要多搭配一些粗粮薯类、蔬菜等,对于缓解吃辣的燥热、上火有帮助。
中和辣味:吃辣椒的时候要避免与高脂肪、高盐、高糖等重口味的食物一起,否则很容易加重身体的上火症状,烹饪的时候不要放花椒等辛辣刺激的调味,可适当加点醋中和辣椒素。
解辣饮品:解辣可选择酸奶、酸梅汤,或是用香油、牛奶、橄榄油漱口,可快速缓解口腔内的不适感。
辣椒是个很常见的蔬菜,正常情况下吃辣椒不会给健康带来额外的风险,还能带来不少的好处。我们真正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高油、高脂肪的辣味食物,这种才真正要少吃。
参考资料:
[1]《吃「辣」降低消化道癌风险,51万国人用10年的时间证实了》.生命时报.2022-06-13
[2]《常吃“辣”的女性,高血压风险低》.生命时报.2021-08-28
[3]《“无辣不欢”的人,好消息来了:爱吃辣的人糖尿病风险更低!》.健康时报.2024-03-2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中医全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