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味美动人的桃花鱼

  在湖北省秭归县,民间有一个美丽桃花鱼的传说。汉时,湖北省秭归县香溪河畔有一位聪明美丽的姑娘名叫王昭君(王嫱),汉元帝时被选入宫中。常言道:“侯门深似海”,昭君被选入宫后,从未见过皇帝。皇帝每夜临幸嫔妃,事前都要经过审查,那时候没有相片,由画师画的嫔妃画像,呈送皇帝,供他选择。为使自己能被皇帝选中,嫔妃们争相向画师行贿,希望画师将她画得漂亮一点,以便能被选上。王昭君很倔强,从不向画师行贿,所以受冷落。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朝廷竟无人响应。此时王昭君深明大义,自请嫁匈奴。出塞前,昭君拜别亲人及家乡父老。此前香溪河并未见有桃花鱼。省亲毕,返回登船时,正值香溪河两岸桃花谢了,落英缤纷,漫天飞舞。花瓣飘到船上,落入香溪河中,好像是在送别昭君。面对此情此景,王昭君万分悲切,她怀抱琵琶弹奏着乐曲,声音哀怨凄惋。眼泪好似断了线的串珠,夺眶而出,溅落在桃花瓣上,顿时化作一条条桃花鱼,追逐着昭君的御船,久久不忍离去,随后便消失在水中。第二年春天,桃花鱼又来了,似乎在等待王昭君归来。如此年复一年。

  《归州志》载:“桃花鱼出香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两种,花落后即无。”《湖北通志》曰:“以桃花为生死,桃花即尽,则是物无有矣”。清人有诗吟道:“花开溪鱼生,鱼戏花影乱。花下捕鱼人,莫作桃花香。”以上论述说明,古人将此称之为“桃花鱼”者,是由于它形似桃花,艳若桃花,与桃花绽谢同步,但它不是鱼,为东湖异虫也。究竟是什么虫,不得而知。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

  现代水产学家研究证实,桃花鱼的学名为“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为腔肠动物门、水螅纲、淡水水母目、硬水母亚目、花笠水母科、桃花水母属,它与我们常见的海蜇同宗,俗称“桃花母”、“伞花鱼”。体呈扁半球形,略似无柄之伞,伞径0.6~2 cm,消化腔扁而宽,形似钟罩,边缘有一圈向内折的缘膜,宽约0.1 cm,中胶层比较厚,因而使消化腔向四周扩充形成了中央胃腔和自胃腔通向钟罩四周的辐射管,以及围绕钟罩边缘的环管等部分。胃腔较大,基部几成方形;辐射管4条连于伞缘的环管:边缘刺丝囊环于触手着生处形成弯曲。垂管几伸达伞边缘,奠末端为口,具4个较宽的唇。中宽的边缘有触手256~544条。排列不规则,按长度分为6~7级。以位于辐射管基部的4条最大。体透明,微带乳白色,有时也呈粉红色和天蓝色。

  桃花水母栖息于与河流隔绝、水质清澈、水温变化不大的酸碱度适中的水池、小沟渠或人工水库等环境中。通过伞部收缩及触手的上下运动在水中浮沉。以浮游动物为饵,利用触手将食物摄入口中,此时由内胚层细胞伸出伪足,将食物裹入细胞内进行消化,这种消化方式称细胞内消化。还有一部分是细胞外消化,由内胚层分泌消化液,将食物分解、消化和吸收,残渣由口排出体外。雌雄异体,性成熟时,雄体精巢释放出精子,与雌体卵巢释放出的卵子在水体中进行受精发育。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微小的分枝结构称“水螅体”。水螅体进行无性繁殖,以出芽的方式产生水母体。水母体性成熟后再进行有性繁殖。

  桃花水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除高寒地区外,四川、湖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等山区水体都曾发现过,以湖北秭归香溪河出产者最为著名,体型小而柔嫩,多在春暖花开之时漂浮于水面,犹如一簇簇随波逐流之桃花瓣,一张一缩,上下荡动,其姿态之优美,令人喜爱,常作为珍稀宠物饲养,养在高级的水晶玻璃缸内,很有观赏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大厨利用这一特产,酿以鸡泥,制成“鸡泥桃花鱼”,堪称一绝。

  鸡泥桃花鱼

  原料:桃花鱼、鸡脯肉、鳝鱼肉、青豆苗、葱、姜、盐、味精、清汤、料酒、食用油、鸡蛋。

  制法:1 桃花鱼洗净,加葱、姜汁和盐略渍待用:鸡脯肉去皮,除筋洗净与治净的鳃鱼肉分别剁成茸,将两茸合在一起,取一半加葱、姜汁和鸡蛋清搅拌上劲,另一半则加蛋黄搅拌上劲。

  2 锅内注清汤上火烧至六成热,将双色鸡泥分别挤在桃花鱼上,边挤边下锅,小火烧5分钟,下青豆苗、盐、味精调好口味,淋上化猪油即成。注意汆汤不能暴沸,待鸡茸成形后再慢慢烧开,舀入水晶翡翠汤盅中;原料一定要鲜活,死的绝不能用。

  成菜特点:形似朵朵桃花浮于汤面,色泽淡雅,滑嫩软溶,汤汁清澈鲜美。

(责任编辑:曾慧)

2008-08-21 16:54:00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猩红热皮疹怎么治疗
猩红热皮疹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菌治疗、皮肤护理、饮食调整等。若病情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如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1、抗菌治疗: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因此抗菌治疗是关键。青霉素是治疗的首选药物,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能与细菌核糖体的 50S 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用法为口服或静脉滴注,同样需遵循医嘱使用。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至关重要。每日用温水轻轻擦拭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清洁剂,防止加重皮肤不适。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衣物与皮疹的摩擦,避免搔抓皮疹部位,以免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若皮疹出现脱屑,不要强行撕扯,让其自然脱落。对于皮肤瘙痒明显的部位,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保护及轻度止痒作用,涂抹后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缓解瘙痒。3、饮食调整: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身体的炎症反应,使皮疹及其他症状加剧。减少粗糙、过硬食物的摄入,防止损伤口腔及咽喉部黏膜,因为猩红热患者咽喉部常有充血、水肿等症状。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以及水果,如橙子、苹果等,可补充维生素,促进身体恢复。建议若怀疑患有猩红热出现皮疹,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咽拭子培养等,明确诊断。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使用抗菌药物及其他对症治疗药物,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病愈后,注意休息,加强锻炼,预防再次感染。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猩红热皮疹是由什么引起的
猩红热皮疹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如接触传播、环境卫生不良、季节因素等;疾病因素则涉及链球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并发症等。一、非疾病因素:1、环境卫生不良:环境卫生条件差会增加猩红热的传播风险。例如,通风不良、空气不流通的环境有利于链球菌的存活和传播。此外,卫生设施不完善、清洁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导致链球菌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增加感染机会。2、季节因素:猩红热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低温干燥的环境有利于链球菌的存活和传播,同时寒冷季节人们多在室内活动,增加了密切接触的机会。二、疾病因素:1、链球菌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猩红热皮疹的直接病因。链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是导致皮疹的主要原因。红疹毒素可引起全身小血管扩张和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和点状皮疹。链球菌感染不仅引起皮疹,还可能导致咽炎、扁桃体炎等局部症状。2、免疫反应异常:免疫系统在猩红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某些个体对链球菌毒素的免疫反应异常,可能导致皮疹的严重程度增加。例如,既往有链球菌感染史的患者再次感染时,免疫反应可能更为剧烈,导致皮疹范围更广、症状更重。对于已经确诊的猩红热患者,应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同时密切监测并发症的发生。猩红热皮疹的就诊科室1、感染科:猩红热皮疹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感染科是首诊科室。感染科医生可通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咽拭子培养)明确诊断,并制定抗生素治疗方案。2、皮肤科:若皮疹症状显著或伴有皮肤并发症,可就诊于皮肤科。皮肤科医生可评估皮疹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并提供局部治疗建议以缓解症状。3、儿科:猩红热多见于儿童,儿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儿童猩红热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儿科医生可综合评估患儿的全身状况,监测并发症的发生,并提供针对性治疗。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皮疹全身都是怎么办
皮疹全身都是可通过皮肤护理、寻找并去除病因、药物治疗等方法处理。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的表现形式,可由过敏、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全身出现皮疹意味着病情相对广泛,需及时处理,建议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1、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皮肤水分流失加重不适。清洁后及时涂抹保湿产品,如凡士林、尿素霜等,保持皮肤湿润,有助于缓解瘙痒,促进皮疹恢复。避免搔抓皮疹部位,搔抓易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风险,使病情加重。2、寻找并去除病因:积极排查导致皮疹的原因。若是接触过敏原引起,如食物、药物、花粉等,需明确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对于因感染诱发皮疹的情况,要积极治疗感染源,如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等。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需针对具体疾病进行规范治疗。3、药物治疗:患者需遵医嘱根据皮疹的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药物。如果是过敏导致的,可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能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皮疹等症状。对于炎症较明显的皮疹,可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病情严重时可能需口服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若是感染引起的皮疹,细菌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观察皮疹的变化,如颜色、形态、面积、是否有新皮疹出现等,并记录下来供医生参考。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疹部位的摩擦。若在治疗期间皮疹加重、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复诊。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