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喝茶对机体健康有哪些好处?

  茶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一种饮料,茶叶中富含微量营养元素,包括氟化物、镁离子和锌离子等,然而其所表现出的健康效益最主要和三种主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有关,包括儿茶酚、咖啡因和L-茶氨酸,喝茶往往和很多健康效益都有关系,其能够帮助改善机体情绪和认知,并且降低个体患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风险。

  本文中,小编盘点了喝茶和机体健康效益之间的关系,分享给各位!

  【1】HMG:喝茶会诱发女性机体表观遗传改变

  doi:10.1093/hmg/ddx194

  表观遗传学改变就是一种能够帮助开启/关闭基因表达的化学修饰作用,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Human Molecular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女性喝茶或许会诱发特殊基因出现表观遗传学改变,而这些基因被认为和癌症和雌激素代谢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比如对食物的选择、吸烟以及暴露于化学物质中等等都会导致表观遗传学发生改变;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是否喝茶及喝咖啡会引发表观遗传学的改变,此前研究结果表明,咖啡和茶在调节人类疾病风险上扮演着关键角色,比如抑制肿瘤进展、降低炎症并且影响雌激素代谢,而其中的机制或许都会通过表观遗传学改变所介导。

  研究结果表明,表观遗传学改变会在喝茶的女性机体中发生,而并不会在男性机体中发生。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表观遗传学改变往往发生在参与癌症和雌激素代谢的基因中。此前研究结果表明,喝茶能够降低机体的雌激素水平,而这就阐明了男性和女性对喝茶所产生的机体生物学反应的差异,研究者指出,相比男性而言女性往往也能喝大量的茶,而这也能增加我们寻找喝茶和女性之间关联性的机会。当然本文研究并未发现喝咖啡个体机体中出现的任何表观遗传改变。

  【2】喝茶降低死亡率,真的吗?

  来自法国的尼古拉·唐善(Nicolas Danchin)教授8月31日在欧洲心脏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一项涉及13.1万人的研究。该研究揭示出,饮茶能将非心血管因素的死亡率降低24%。

  唐善教授说:“如果你必须在茶和咖啡之间做出选择,大概还是喝茶比较好。咖啡和茶都是我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心血管(CV)健康的影响在过去已经得到了研究,而有时候得到的结果是互相矛盾的。我们在一个规模较大而且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的法国人群体中,研究了咖啡和茶对于CV因素死亡率以及非CV因素死亡率的影响。”

  研究对象为131,401名年龄在18岁到95岁的人员,他们都曾在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之间,在巴黎哲学与心理学自由学院预防医学中心接受过体检。在接下来的平均3.5年时间里,有95例CV因素死亡和632例非CV因素死亡。咖啡或茶的摄入在自助调查表上被分成了三个等级:无、每天1-4杯,以及每天4杯以上。

  【3】小憩一会,喝杯茶,喝杯咖啡,还可预防肝病哦

  肝硬化或称慢性肝病,是一种严重疾病,已成为美国各地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肝脏疾病,一项最新研究推荐,我们可以休息一下,好好享用一杯茶。

  肝病相关性死亡往往是肝硬化的结果。虽然绝大多数人肝硬化病例是由于长期饮酒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也可导致肝硬化。

  发表在《肝脏病学杂志》上的这项最新研究增加了一系列新的预防因素:茶和咖啡。以荷兰鹿特丹Erasmus大学医学中心肝病专家Sarwa Darwish Murad博士为首的科学家开始着手研究饮用茶和咖啡对肝脏健康的影响。

  【4】IJC:常喝咖啡和饮茶降低患子宫内膜癌风险

  DOI:10.1002/ijc.24125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女性常喝咖啡和饮茶能降低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美国罗斯韦尔·帕克癌症研究所科学家在4月刊的美国《国际癌症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对近1100名妇女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常喝咖啡和饮茶的人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要比未饮用者低,而且喝咖啡和饮茶的次数越多,患这种癌症的风险就越小。

  报告说,每天喝咖啡或饮茶4杯以上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要比未饮用者低约50%。平均每天饮茶或者喝咖啡2杯者,患这种癌症的风险要比未饮用者分别低44%和29%。

  【5】喝哪种茶最有利于机体健康?

  新闻阅读:What science says about getting the most out of your tea

  茶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一种饮料,当然茶也是个人爱好问题;每个人对茶叶的偏爱都有所不同,那么科学界对此又怎么说呢?喝茶往往和很多健康效益都有关系,其能够帮助改善机体情绪和认知,并且降低个体患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风险。

  茶叶中也富含微量营养元素,包括氟化物、镁离子和锌离子等,然而其所表现出的健康效益最主要的还是和三种主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有关,包括儿茶酚、咖啡因和L-茶氨酸,生物活性化合物是一种能够影响机体健康的非必要的营养物质。

  实验室和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生物活性化合物会对机体带来多种健康效应,但是目前研究人员对人类机体的研究结果并不清楚;儿茶酚是一种多酚物质,而多酚是一类具有抗氧化特性的天然化合物,抗氧化剂能够抑制机体细胞损伤,咖啡因能够让机体变得警觉;同时氨基酸L-茶氨酸被认为能够让人放松,这些生物活性化合物都会让我们体验到被冲泡的味道和口感。

  【6】人群研究表明每天一杯茶或可改善心脏健康

  原文报道:A daily cup of tea may soothe your heart

  最近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一杯茶可能对心脏健康有益。

  这项研究发现每天喝一杯茶的人发生心衰或其他重大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要比不喝茶的人低35%。该研究还发现喝茶的人其心脏冠状动脉发生钙化的风险也更低,研究人员表示钙沉积与心脏疾病,中风等一些严重疾病的发生有关。

  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的Dr. Elliott Miller这样说道:“我们发现适度饮茶的人冠状动脉钙化进展更加缓慢,同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更低。”

  但是Miller也指出,他们还不能证明喝茶与心脏疾病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这仅仅是一项观察研究,我们还不能确定到底是茶本身还是喝茶的人有更加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了心血管疾病风险更低。”

  在这项研究中,Miller和他的研究团队对一项开始于2000年且目前仍在进行的研究得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共有超过6000名参与者,既有男性也有女性。研究刚开始的时候,所有参与者都没有心脏疾病。

  【7】Nature Nanotechnology:绿茶不仅养生,将来也可用于治癌

  doi:10.1038/nnano.2014.208

  新加坡科学家最近发现绿茶中的一种有效成分能够作为潜在的纳米载药系统用于输送蛋白药物以治疗癌症。在动物试验中,研究人员利用这种名为没食子酸(EGCG)的抗氧化剂来装载罗氏和基因泰克的抗乳腺癌药物Herceptin,相比于对照组,载药系统组疗效超出了两倍之多。同时,通过载药系统包载后,药物在肝脏和肾脏的积累降低了70%左右,在肺部的积累降低了40%。这一研究已经被发表在著名期刊 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一直以来,EGCG都只被认为是绿茶中的一种有益成分,而它的载药系统功能则是最近才被发现的。研究人员将EGCG和聚乙二醇结合起来,使得EGCG能够保护蛋白质药物不被降解。负责这一研究的Jackie Ying介绍说,将绿茶中的有效成分应用到纳米医药领域尚属首次,而药物与载药系统的协同作用也令研究人员感到惊喜。

  【8】Hepatology:研究人员认为咖啡和茶有助于肝脏健康

  doi:10.1002/hep.26667

  在你工作之前,早上喝一杯咖啡或茶可能不仅仅具有振作精神的功效。

  近日,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和杜克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建议:增加咖啡因的摄入量可减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出现脂肪肝。

  在世界范围内,70%的糖尿病和肥胖的人患有脂肪肝。据估计,30%的美国成年人有这个疾病,而且在新加坡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除了饮食和运动外,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治愈NAFLD。

  采用细胞培养和小鼠模型,Paul Yen等研究人员观察到,咖啡因能刺激储存在肝细胞中脂质的代谢,减少喂食高脂肪饮食小鼠的脂肪肝。

  【9】Arth & Rheumatol:绿茶儿茶素有效阻断风湿性关节炎

  doi:10.1002/art.39447

  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者近日鉴别出了一种新方法来抵御由风湿性关节炎引发的关节痛、炎症及组织损伤,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Arthritis and Rheumatology上。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障碍,其会影响手脚小关节的功能,经常会引发关节出现疼痛性的隆起进而发展为软骨损伤、骨糜烂及关节畸形等。

  研究者Salah-uddin Ahmed指出,当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非常昂贵,而且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性,有时候并不适合长期使用。本文中研究者评估了一种名为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植物化学成分,儿茶素是一种绿茶中的抗炎性分子,研究发现儿茶素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上具有较大的潜力,因为该分子可以在不阻断其它细胞功能的前体下有效阻断疾病的效应。

  【10】绿茶的又一大功效:逆转肝脏损伤

  原文报道: Finding liver cancer early and reversing its course

  肝癌在人类往往是致死性的,因为它往往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但是,在动物模型中,一项新的工作发现了一种肝癌的潜在诊断生物标记物,以及一种潜在的方法来逆转已有的肝脏损伤。这项研究将在费城举行的2015AACR年会上报道。

  Georgetown Lombardi综合癌症中心的Ying Fu博士讲解了这项新的工作,"肝细胞肝癌,最常见的一种肝癌,由于缺少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和确诊后的快速致死性,这种癌症是世界癌症死亡的第三大病因。"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在两种动物模型中发现,DNA(鸟嘌呤)的受损病变(γ-OH-Acr-dG)与肝细胞癌症相关。它有潜力成为早期诊断肝细胞癌症的生物标记物。"

2017-06-23 00:22:14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