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名人与萝卜

  萝卜味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荐脆如梨”。其效用不亚于人参,故有“十月萝卜赛人参”之说。古往今来,有不少名人也都与萝卜结缘。

  据传,1300多年以前,武则天称帝时,华夏很少战争,加之她娴熟政治,治国有方,天下太平,常有“麦生三头,谷长双穗”之说。一年秋天,洛阳东关菜地长出一颗特大萝卜,长约三尺,上青下白,农民视为奇物,把它进贡宫廷。女皇见了,圣心大悦,传旨厨师做菜。厨师深知用萝卜做不出什么佳肴,慑于女皇威严,只得从命。厨师们苦思一番,使出百般技艺,对萝卜进行了多道精细加工,切成均匀细丝,并配以山珍海味,制成羹汤。女皇一吃,鲜美可口,味道独特,大有燕窝风味,遂赐名“假燕窝”。从此。王公大臣、皇亲国戚设宴均用萝卜为料,“假燕窝”登上了大雅之堂。

  清代慈禧太后是一位奢侈的“美食家”,《御香缥缈录》中有她在遍尝奇珍异味后服食普通萝卜的记载。书中写道:“萝卜这种东西,原是没有资格可以混入御膳中来的……后来不知怎样,竟为太后自己想了起来,她就吩咐监管御膳房的太监去弄些来尝新”,其实,有时离了萝卜是不成席的。

  清代著名植物学家吴其浚在《植物名实考》中,极其生动地描绘过北京“心里美”萝卜的特点,说“冬飙撼壁,围炉永夜,煤焰触窗,口鼻炱黑。忽闻门外有‘萝卜赛梨’者,无论贫富髦雅,奔走购之,唯恐其越街过巷也。”他在北京为官时,晚上总要出来挑选些萝卜回去,他对“心里美”萝卜的评价是:“琼瑶一片,嚼如冷雪,齿鸣未已,众热俱平。”

  艺术大师丰子恺不追求精心制作的名贵菜肴,而对于常见的青菜萝卜、粗茶淡饭之类却饶有兴味。有一次吃萝卜,他跟子女们讲了萝卜的许多好处:富于营养,而且可药用,能防病,并引用一句谚语:“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北京老作家兼美食家汪曾祺制作不少家常酒菜,如“扦瓜皮”、“松花蛋拌豆腐”,还有“拌箩卜丝”。他用南方的小红水萝卜(又名“扬花萝卜”)连皮切成细丝,加糖后略腌即可装盘,然后浇以酱油、香油和醋,若与少量海蜇皮丝同拌则尤佳。

  苏州有种萝卜经盐渍后叫“春不老”,脆嫩香美,淡淡的成味透出丝丝的甜味和鲜味,是寺僧们用来敬客佐茶的极佳茶点。当代文学家邓拓当年去苏州灵岩山游览时,寺中的高僧妙真大和尚曾用“春不老”敬客,邓拓品尝后赞不绝口,若干年后仍不忘记,后来邓拓先生将它写进了著名的《燕山夜话》中。

  《红楼梦》里的迎春每日细米白饭、肥鸡大鸭吃腻了,也改吃酱萝卜倒换口味(《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曹雪芹经历了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过程,故对萝卜情有独钟,在书中曾数次提到萝卜。

(实习编辑:范立明)

2007-11-08 21:11:00浏览9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酒渣鼻怎么用药
酒渣鼻通常是指玫瑰痤疮,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以持久性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治疗通常需根据不同病情及症状特点使用外用抗生素类药物、外用壬二酸类药物、口服抗生素类药物、口服异维A酸类药物,具体需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1、外用抗生素类药物:夫西地酸乳膏主要用于治疗丘疹脓疱性皮损。这些药物能抑制和杀灭引起炎症的细菌,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丘疹、脓疱等症状。甲硝唑凝胶对中重度红斑及炎性皮损也有较好疗效,不仅能抗菌,还具有抗炎作用,可改善玫瑰痤疮的红斑和炎症情况。?2、外用壬二酸类药物:壬二酸可用于改善玫瑰痤疮的炎性皮损,能抑制微生物的蛋白合成,对多种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还可减轻炎症后色素沉着。少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瘙痒、灼热和刺痛感,但多数情况下,这些不适症状在一周左右可自行缓解。3、口服抗生素类药物:常用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过敏者可选用甲硝唑或替硝唑,适用于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抗炎作用,减轻玫瑰痤疮的炎症反应,控制丘疹、脓疱的发展。4、口服异维A酸类药物:异维A酸能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减少皮脂分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对多种类型的玫瑰痤疮均有一定疗效,尤其对肥大型玫瑰痤疮效果相对显著。但异维A酸有较多副作用,如口唇及皮肤干燥、脱屑、血脂升高等,使用时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玫瑰痤疮治疗需综合考虑病情及个体差异,合理选择药物。同时要尽量避免诱发或加重玫瑰痤疮的因素,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酒,减少过冷、过热刺激及精神紧张,注意防晒,保持面部清洁,使用温和的护肤产品。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酒渣鼻有外用药吗
酒渣鼻通常是指玫瑰痤疮。该疾病通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外用药,如甲硝唑凝胶、壬二酸乳膏、他克莫司软膏、过氧苯甲酰凝胶等。若怀疑患有玫瑰痤疮,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皮肤镜检查、毛囊虫检查等,以明确诊断。1、甲硝唑凝胶:毛囊虫在玫瑰痤疮发病中或有影响,甲硝唑凝胶通过抑制其生长繁殖,缓解皮肤红肿、疼痛,促使皮肤炎症消退。2、壬二酸乳膏:壬二酸乳膏具有抗菌、抗炎以及调节毛囊口角化的功效。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减少炎症介质产生,减轻皮肤炎症。同时,能改善毛囊口角化异常,防止毛囊堵塞,对玫瑰痤疮常见的丘疹、粉刺等有良好治疗效果。壬二酸乳膏相对温和,耐受性佳,适用于多种类型玫瑰痤疮患者。3、他克莫司软膏:他克莫司软膏属于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减少炎症因子产生,减轻皮肤免疫炎症反应,缓解皮肤红斑与瘙痒不适。4、过氧苯甲酰凝胶:过氧苯甲酰凝胶是一种氧化剂,有抗菌和角质溶解作用。在玫瑰痤疮治疗时,能缓慢释放新生态氧和苯甲酸,杀灭痤疮丙酸杆菌,降低游离脂肪酸含量,减轻炎症。其角质溶解作用还能疏通堵塞的毛囊口,改善皮肤新陈代谢,对伴有粉刺的玫瑰痤疮患者有一定疗效。日常应注意皮肤护理,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和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注意防晒,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可选择物理防晒方式如戴帽子、打遮阳伞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上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及酒精的摄入,以免加重皮肤症状。若玫瑰痤疮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酒渣鼻是什么意思
酒渣鼻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累及面部中央区域,特别是鼻部。典型表现为持续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和脓疱,严重者可出现鼻赘形成。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受损等因素有关。酒渣鼻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导致面部潮红和持续性红斑。免疫炎症反应参与丘疹和脓疱形成。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使外界刺激更易引发症状。毛囊蠕形螨感染可能加重炎症反应。遗传因素、紫外线暴露、辛辣饮食、情绪波动等可诱发或加重病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类固醇性酒渣鼻。临床表现分为三期。红斑期以面部中央持续性红斑为主,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期出现红色丘疹和脓疱,可伴有灼热感或刺痛。鼻赘期多见于男性,表现为鼻部皮肤增厚、毛孔粗大,形成凹凸不平的结节。眼型酒渣鼻可累及眼睑和结膜,引起眼部不适。诊断需与寻常痤疮、脂溢性皮炎、红斑狼疮等疾病鉴别。治疗应根据分期和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局部用药包括甲硝唑、壬二酸、伊维菌素等,可减轻炎症和杀灭蠕形螨。系统治疗常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异维A酸适用于严重病例,但需注意副作用。物理治疗如强脉冲光、脉冲染料激光可改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鼻赘形成者需手术修整。建议患者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辛辣饮食、酒精、过热食物等诱发因素。注意防晒,使用温和的护肤品。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酒渣鼻红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酒渣鼻通常是指玫瑰痤疮。红斑是该疾病的典型表现,其引发原因包括饮食刺激、精神因素,还可能与疾病因素有关,如毛囊虫感染、脂溢性皮炎、内分泌失调、胃肠功能紊乱等。若发现鼻部出现红斑且持续不消退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一、非疾病因素:1、饮食刺激:长期食用辛辣食物,像辣椒、花椒等,以及频繁饮酒,会刺激鼻部血管扩张,引发玫瑰痤疮。需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酒精饮品,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外用甲硝唑凝胶、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治疗。2、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鼻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致使红斑出现。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遵医嘱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1等调节神经的药物。二、疾病因素:1、毛囊虫感染:毛囊虫在鼻部毛囊和皮脂腺内寄生,其代谢产物及排泄物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玫瑰痤疮。治疗时可遵医嘱外用过氧苯甲酰凝胶、伊维菌素乳膏等,严重时可口服甲硝唑、替硝唑等药物。2、脂溢性皮炎:鼻部皮脂腺分泌旺盛,易患脂溢性皮炎,炎症累及鼻部皮肤可出现红斑。可遵医嘱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同时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B6、B2等药物调节皮脂腺分泌。3、内分泌失调:体内雄激素水平相对增高,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加,为玫瑰痤疮形成创造条件。女性患者在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内分泌变化也可能诱发。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调节内分泌,如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醋酸环丙孕酮片等短效避孕药。日常要保持面部清洁,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注意防晒,防止紫外线刺激加重红斑。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 玫瑰痤疮的注意事项1、饮食调节:避免过度摄入刺激性、高热量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减少饮酒,以防病情加重。建议多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营养均衡。2、皮肤护理: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刺激性化妆品。红斑期可采用温和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外出时涂抹防晒霜,减少紫外线照射。3、药物治疗与手术选择: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以减轻红斑症状。若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严重,可考虑射频修复治疗或强脉冲光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