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理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营养理论

下馆子绕开6个消费“陷阱”

举报/反馈
2010-10-07 00:05:0039健康网社区

  下馆子图的是省事、开心,可偏偏有时候会遇到点别扭,甚至和餐馆发生纠纷。如果不想被个别商家“忽悠”,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真相、聪明应对。本版特邀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王前虎,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委员石万荣聊聊少数餐馆存在的“潜规则”,帮你规避在外就餐的消费“陷阱”。

  代金券用来“钓大鱼”

  “满100元送20元代金券”、“满100元返30元菜品”……这在不少酒楼餐馆都很常见。很多人基本就是冲着返券去消费的,可这代金券用起来却让人头疼:因为不找零,只有多点菜,这样又花了几十元,之后只好再凑点钱换券,有了券就必须再来消费。如此这般,无意中就多消费了几次,种种限制让人不经意间走进商家设下的“连环套”。

  其实,酒店对消费者使用代金券设限制,目的就是让他们每次都有券,每次都用不完。由于餐饮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消费者虽然只付出了几十元现金,其中也已包含了商家的利润,代金券因此成了一个“虚设的诱饵”。

  专家支招:一般人为了花掉赠券都会来再次消费,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建议消费者事先对要点的菜有个规划,不要一冲动成了“上钩”的鱼。

  热推菜材料快过期

  餐馆门口挂出的“热推菜”招牌恐怕大家都不陌生,它们大多是为了招揽顾客推出的“赔钱菜”,但也有饭店推荐一些用快过期材料做的菜,甚至可能已经稍有腐坏、变味。餐馆处理不新鲜原料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加重口味,用红烧、酱焖等做法,掩盖不新鲜的口感和气味;二是和其他原料放在一起,甚至把主菜变成配菜。比如炒肉丝一般要用新鲜的肉,但肉末豆腐里的肉就未必了。还有海鲜煲、素什锦等原料复杂的菜,里面也可能隐藏着某种不新鲜的原料,吃的时候不易察觉。

  专家支招:如果你心仪的“热推菜”做工复杂,可能就要考虑一下了。不妨选择“简单”的菜。如果原料只有一两种,不超过三种,那么其中就很难混入不新鲜的了。

  活鱼虾小心被调包

  不少餐馆都声称鱼虾“全场活杀,现吃现做”,为了证明其新鲜度,还会将活蹦乱跳的鱼虾拿给顾客看。其实,猫腻可能在厨房里,以水煮鱼为例,一些中小餐馆为降低成本,往往捞起欢蹦乱跳的活鱼给顾客看,回到厨房后,却找一条与活鱼大小相近的死鱼进行加工。经过各种配料烹煮一番后,消费者已无法分辨出鱼的死活。除了“调包计”外,端上桌的鱼虾也有可能被“瘦身”。如果你发现鱼头只有一半、螃蟹缺胳膊少腿,很可能是商家在烹饪时做了手脚。

  专家支招:一般来说,鱼眼突出、表皮完整的大多是鲜鱼。水煮鱼若用活鱼烹调,鱼肉片会微微卷起,肉质有弹性。如果挑选虾、蟹等海鲜产品的话,可以在服务员将海鲜捞出来查看时,用小刀或其他器具在蟹壳上做个记号。

  菜好看可能有色素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在家炒肉时,无论厨艺多好,牛肉炒后就是褐色的,猪里脊就是灰白色的。这是因为加热后,肉中的“血红素”被氧化,就会变成褐色或浅灰褐色。而在餐馆中,肉菜颜色却普遍很鲜艳。这是因为,有些餐馆在炒肉菜前,会给肉制品“化妆”,使用发色剂——亚硝酸盐,这样炒出来的肉质鲜嫩,颜色也很好看。有一些餐馆制作“三黄鸡”也会加入色素,让肉看起来更鲜黄。还有一些凉菜,像海带、海白菜、贡菜等,也是加了相应的合成色素,看上去更新鲜漂亮。

  专家支招:厨师做的菜可能比你做的好吃,但食物的颜色却无法改变。现在很多菜谱都带图片,那些看起来过于鲜艳的菜,还是少点为妙。

  鲜榨果汁不划算

  很多人觉得,平时五六块钱的饮料一进餐馆,少说也得10块钱,点起来太亏。其实,可乐、橙汁等饮料虽说到餐馆里涨了价,但其实是最划算的。

  餐馆的真正暴利来自鲜榨果汁,少数不良商家甚至会用香精勾兑。一两个水果,加上增稠剂、果味香精,再倒入纯净水,放入榨汁机搅匀,就成了一杯以假乱真的鲜榨果汁。拿水分最多的水果西瓜为例,一整个大西瓜都未必能榨出一扎果汁,其他水果就更不用说了。

  专家支招:点瓶装饮料是性价比最高的。出于健康考虑,零热量的茶水也是不错的选择。

  发票用完是谎言

  用完餐结账时,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种托词:“发票刚刚用完”、“今天是周末,税务局不上班,没买着发票”。其实,这也是部分餐馆获取蝇头小利的常用伎俩,尤其在周末和节假日最为常见,商家往往用以上借口打发顾客,声称只能开收据。还有商家告知消费者如果不开发票,可以换成饮料,也是为了从中牟利。

  专家支招:发票是消费者的消费凭证,不管消费金额大小,都可理直气壮地索要足额发票。税务部门也规定,餐饮企业的发票应有一定的余量,并非等发票用完了才能领取。如果索要发票遭拒,可要求商家在总账中减免与税额相当的费用,或请对方把发票寄到工作单位和家中。

(实习编辑:万文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