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消化系统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更多消化系统疾病

后鼻孔闭锁病因及诊断

举报/反馈
2008-03-29 07:20:0039健康网社区

  本病为严重鼻部畸型,属家族遗传疾病。据Evans(1971)分析先天性后鼻孔闭锁65例,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型者28例,占43%,其中有多发性先天性畸型(Charge综合畸形)即先天性虹膜缺损(Coloboma)、先天性心脏病(Heart anomalies)、先天性后鼻孔闭锁(Atresia choanae)、生长停滞(Retarded growth)、生殖器发育不良(Genital hypoplasia)、耳廓畸型(Ear anomalies),此外还可能有其他畸型,如斜视、虹膜麻痹、颌面成骨不全综合征、外耳道闭锁、回肠憩室、肠道异位、泌尿系统畸型、足多趾畸型等。

  闭锁原因有下列学说:即胚胎发育时鼻颊膜遗留或颊咽膜遗留;后鼻孔被上皮栓块后堵塞,逐渐变为膜性或骨性组织;后鼻孔周围组织增生形成闭锁。

  多数学者认为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是在胚胎6周时,颊鼻腔内的间质组织较厚,不能吸收穿透和与口腔相通,构成原始后鼻孔而成为闭锁的间隔,此间隔可能为膜性、骨性或混合性,闭锁部间隔可以菲薄如纸,也中厚达12mm,但多在2mm左右。其间亦可形成小孔,但通气不足,称为不完全性闭锁。闭锁间隔的位置分为前缘闭锁和后缘闭锁两种,常位于后鼻孔边缘软腭与硬腭交界处,向上后倾斜,附着于蝶骨体,外接蝶骨翼内板,内接梨骨,下连腭骨。闭锁间隔上下两面皆覆有鼻腔粘膜。

  常出现有咽部干燥、胸廓发育不良等。新生儿出现阵发生性紫绀及窒息,即闭口时呼吸困难,乃致紫绀、窒息,在张口啼哭时症状消退或缓解童年;在吮奶时症状加重,乃致以后营养不良。患儿无鼻呼吸功通能,常因肺炎而夭折。患单侧后鼻孔闭锁者症状较轻,患侧鼻不通气,鼻腔内积有粘液性分泌物;童年成年病人可仅有鼻阻塞,单测闭锁时可无症状。

  凡新生儿有周围性呼吸困难、紫绀和哺乳困难时,就考虑本病,可用以下方法确诊。

  1.用细橡胶导尿管自前鼻孔试通入鼻咽部,若进入口咽部不到32mm即遇到阻隔,检查口咽后壁看不到该导尿管,即可诊断后鼻孔闭锁。须注意排除导尿管太软、方向有误,以致该管在鼻腔内蜷曲而达不到后鼻孔。

  2.用卷棉子自前鼻孔沿鼻底伸入,可以探测间隔的位置和性质。

  3.将美蓝或1%龙胆紫液滴入鼻腔,1~2分钟后观察口咽部是否着色,若无着色可诊断为本病。

  4.将碘油慢慢滴入鼻腔,行X线造影,可显示有无后鼻孔闭锁及其闭锁深度。

  5.鼻内窥镜检查 用0度纤维光导鼻内窥镜,放入前鼻孔,边吸引分泌物,边观察后鼻孔情况。此法不但可以诊断本病,而且可以排队先天性鼻内型脑膜—脑膨出、鼻息肉腺样体肥大、鼻咽肿痛、异物、疤痕性狭窄及鼻中隔偏曲等造成鼻阻塞的原因。

  双侧后鼻孔闭锁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周期性呼吸困难和紫绀,直到4周以后逐渐习惯于用口呼吸。但在哺乳时仍有呼吸困难,须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学会交替呼吸和吸奶的动作。因此出生后有窒息危险和营养不良严重后果。

  儿童及成人期患者主要症状为鼻阻塞,睡眠时有鼾症和呼吸暂停综合征,经常睏倦嗜睡,因为用口呼吸,说话发生关闭性鼻音,并有咽部干燥、胸廓发育不良等。单侧后鼻孔闭锁患者不影响生命,长大以后只有一侧鼻腔不能通气,并有分泌物潴留于患侧。

(实习编辑:陈晓双)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