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心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用药心得

“维他命”也能夺人命

举报/反馈
2009-03-13 01:42:0039健康网社区
小编健康博客,与你分享更多!
小编推介:教您维生素常识

  有人认为,维生素(也称“维他命”)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长期大量地服用。殊不知,维生素是药物的一种,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对身体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药店药师在遇到来药店长期、大量购买维生素的顾客时,一定要给予提醒,并为其做好用药指导。

  ■维生素毒性知多少

  维生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B12、C等;另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等。一般人认为维生素是人体的营养素,多吃有益无害,甚至也有不少医生对病人说,维生素是“太平”药。其实,“是药三分毒”,药品和毒品之间没有绝对差别。就拿一般人当作“营养品”、“补品”的鱼肝油来说,其中所含的维生素A、D就曾酿成多起触目惊心的事故。20世纪70年代,北京儿童医院曾收治一名4岁男童,表现为食欲不振、多尿、多汗、多饮、癫痫发作和发育滞后。后来得知,该患儿长期服用维生素D并反复接受注射,累计用量超过1000万单位。检查结果为:血钙高,X线显示双侧肾、脑皆大片钙化。该患儿最终因无法医治而死亡。由此可见,不按实际需要和规定剂量使用维生素,“补药”也能成为“毒药”,“营养品”也会变成“毒品”。

  经临床观察和研究证实,各种维生素只要过量使用,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维生素A是防治夜盲症的良药,但如长期大量服用,就会出现头发枯干或脱落、皮肤干燥瘙痒、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四肢痛、眼球突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表现。

  维生素D能有效地防治佝偻病,但过量服用所造成的后果比佝偻病更危险。长期大量使用维生素D会引起低热、烦躁不安、厌食、体重下降、肝脏肿大及肾脏损害等。

  维生素C可以防治坏血病、感冒等疾病,但如长期、大量服用或大量服用后突然停用,则可能诱发坏血病。大量服用维生素C,还可诱发胃炎及胃溃疡,引起腹痛、腹泻、糖尿病及肾结石等,并可降低某些妇女的生育功能。

  大量使用维生素B1,可引起头痛、眼花、烦躁、心律失常、乳房肿大和神经衰弱。服用过量的烟酸,能引起颜面潮红、皮肤瘙痒、肝功能不全、黄疸、低血压等。

  作为造血原料之一的维生素B12,如过量使用也可发生药源性哮喘、药疹、湿疹等。有关研究表明:每日每千克体重使用1微克以上的维生素B12,可诱发肿瘤的生长或转移。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可用于冠心病、动脉硬化、血栓、神经炎和皮肤病的辅助治疗。如大量服用,每日剂量达800毫克以上,可迅速出现中毒反应,表现为极度疲劳、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性功能减退、女性月经过多、男性乳房增大等。

  ■走出滥用维生素的误区

  时下,滥服维生素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人把鱼肝油、AD强化奶当补品给老年人和儿童长期服用;也有的人听说维生素C能防感冒、抗癌而大剂量服用;有些家长听医生说孩子缺乏某种维生素后,便大量购买,无节制地让孩子服用;还有一些女性获悉维生素E能柔嫩肌肤,便将其当成美容品,不间断地服用;特别是一些家长将含有各种维生素的糖果、饼干、饮料让孩子随意服用,这些做法都有可能造成维生素在体内大量蓄积,导致不良后果。

  为避免遭受滥用维生素之害,人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增强药害意识,切不可把维生素当作“安全”药、“营养品”随意给老人、儿童、孕产妇及其他人群经常服用。维生素缺乏固然对健康有害,但也并非补得越多越好。二是是否缺乏维生素,应当由医生诊断,不能凭一知半解,自以为是地随意购买、服用。即使缺乏某种维生素,服用的剂量、疗程也应当遵照医嘱进行。如佝偻病患儿服用鱼肝油似乎并不为错,其实不然,因为佝偻病患儿仅缺维生素D,而鱼肝油中维生素A的含量是维生素D的10倍,用鱼肝油治疗佝偻病必然会导致维生素A中毒。轻度维生素缺乏症,通过选择性地食用某些蔬菜、水果就能得到纠正。三是不可轻信广告宣传。有些大众媒体的介绍言过其实,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四是不能让孩子长期食用含同一种维生素的食品。

(实习编辑:黄艳玲

更多精彩尽在药品频道!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