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心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用药心得

药物也会“变态”反应

举报/反馈
2009-02-15 00:53:0039健康网社区

  生病后需要用药,在选择治疗药物或诊断剂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中毒和致癌等。其分两大类:第一类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如用药过量、有些药物本身毒性较大易于产生毒副作用;第二类不良反应与剂量基本无关,不管用多用少都可能发生,主要指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

  这里我们重点谈谈药物的过敏反应有哪些表现,以便引起大家的注意。

  常见的皮肤症状

  皮疹是药物过敏反应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药物能引起多种过敏性皮疹,包括寻麻疹和血管性水肿、斑丘疹、麻疹样皮疹、多型性红斑和固定性药疹。另外,还可以只痒而无皮疹。最严重的药物引起的皮肤反应如剥脱性皮炎、大疱性皮疹等诊断和治疗,则需要专科医师来确诊了。

  寻麻疹和血管性水肿

  可单独发生,几乎任何药物都可引起。但对于儿童,青霉素、阿司匹林是最常见的致敏原。病毒感染也可发生寻麻疹和斑丘疹,但不会出现瘙痒症状,这一点很重要,容易与药物的过敏反应混淆。

  固定性药疹

  也相当常见,在急性期,局部成圆形或椭圆形红斑、微肿、轻痒,停药后红斑消退,遗留下一个边界清楚的暗红色,紫色或棕色色素沉着斑。皮肤损害可为单个或多个,可发生于任何部位。药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也易出现于注射或损伤处。

  此外,如反复用退热药,除了新出现的皮疹外,在原来起过皮疹的部位可再发红,再现皮疹,因此称为固定性药疹,这个特点对鉴别诊断十分重要。这种药疹不伴全身症状。常由磺胺类、止痛退热药和青霉素引起。

  过敏性紫癜

  儿童多见,常见于下肢小腿侧出现多少不等的小出血点,还有腹痛、关节痛等症。常常被误诊为过敏性紫癜。后来通过皮肤试验和血清检查,查不出过敏原,尿也没有异常,一般后果是好的,皮肤上的皮疹和腹痛、关节痛的症状迟早都会消失,不会留下痕迹。大多病因不明,部分是因为之前服用止痛退热药而引起。

  结节性红斑和多型性红斑

  前者常发生于小腿前部,有压痛,儿童少见。除感染和结缔组织病外,药物也可以引起。后者红斑呈多型性,好发于面、颈和四肢远端,常呈对称性。

  光敏性皮炎

  单独由日光诱发或是日光中的紫外线和外界的光敏物质诱发,皮疹发生于皮肤暴露于光的部位,皮疹形态各异。肥皂中的杀菌剂也可以引起。

  药物热

  发热可为药物不良的惟一表现,也可与其他症状同时存在,或先于其他症状出现。如先前没有致敏,则发热可在用药后7~10天出现;如先前已致敏,再次用药后发热可立即出现。药物热多为高热。儿童药物热发生率较低,且常发生于接种疫苗后,偶尔在输入血制品后发生。儿童常见引起药物热的药物有止痛退热药、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

  其他药物反应

  用药后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他尚可引起肝炎、过敏性肺炎、肾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反应、溶血性贫血和血管炎等,但短期用药不会诱发这些不良反应。

(责任编辑:姚琦)

更多精彩尽在药品频道!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