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疾病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其他疾病用药

黄芪及其制剂致26 例不良反应/事件--不良反应/ 事件

举报/反馈
2017-02-20 09:32:07化工化学出版社

  1.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时间

  在黄芪引发的不良反应/事件中,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发病时间多集中在患者服药1剂后,敏感者首次服药半小时后就会出现症状,也有过敏反应出现较晚的(4个月后)病例。黄芪引发的高血压病发病时间一般在用药6 ~ 20剂后,黄芪引发的药源性黄疸的发病时间一般在用药6 ~ 8天后。具体见表23-4。

  表23-4 发病时间统计

  发病/ 就诊时间病例数发病/ 就诊时间病例数

  0.5 小时2 服药次日1

  1 剂后7 6 ~ 8 日3

  2 剂后3 6 ~ 20 剂后5

  3 剂后3 4 个月后1

  2.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表现

  黄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过敏,主见各类型药疹。症型可见荨麻疹型、固定型,个别严重患者会出现猩红热型和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因其分型复杂,每种分型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概括其临床表现大致为以下几种类型。

  (1)荨麻疹型:周身不定处出现鲜红色风团丘疹,奇痒难忍[6-11,13]。

  (2)猩红热型:发热,唇红肿如猪嘴,奇痒、灼痛,全身出现红色粟粒性斑丘疹、发痒[16]。

  (3)剥脱性松解型:初期可见发热、胸闷等症,后期手足腕踝部以下开始出现针头大散在的白色点状水疱,渐向周围扩大,中央破裂形成浅表性脱屑,多数皮损扩展,并融合成片似薄纸样表皮袜状剥脱[5]。

  (4)固定型:双手或双足固定位置对称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有的伴瘙痒,有的无明显疼痛瘙痒[17,20]。

  13例过敏患者中11 例用药剂量确切,剂量范围从10 克至50 克均有,且大部分在药典建议范围内(9 ~ 30 克,9 例),提示黄芪过敏多因其个人体质敏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对应性关系。黄芪的不良反应具体情况见表23-5。

  表23-5 黄芪及其制剂不良反应/ 事件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病例数超量例数

  皮肤过敏13 2

  高血压病5 5

  药源性黄疸3 皮肤接触,不详

  失眠2 0

  剧烈肢痛,震颤1 1

  纳呆、腹胀、呕吐1 0

  高血压病[12] :5例患者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用量30 ~ 60克,血压均升高至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伴有程度不同的头痛、眩晕、烦躁、胸闷等症。

  剧烈肢痛[14] :患者脑血栓,黄芪由30克加至100克后,服药半小时后出现全身热气走窜,四肢剧烈疼痛难忍且震颤,呕吐。减黄芪至50克未再发生,再加至100克,症状再次出现。确定为黄芪用量过大引起。

  药源性黄疸[15] :因长时间加工鲜黄芪而致,可见身、目、尿发黄,个别伴有全身乏力。

  本文摘自化工化学出版社出版,戴德银、黄茂涛、张德云主编的《常见病用药及诊断》。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