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观察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业界观察

新增医疗器械产值2000亿元 外资加码中国市场

举报/反馈
2013-03-26 13:46:21医药网

     有业内人士向表示,由工信部牵头,发改委、科技部等几大部委正联手研究制定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联手拟定“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整个专项扶持资金为15亿元,其中明确提出促进医疗器械领域新产品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重点支持对象包括掌握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医疗设备等。

    外资企业加码中国市场

    这是继上个月德国医疗器械企业卡尔史托斯公司斥资6亿元在上海建立综合性基地后,上海又迎来了又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巨大投入。

    世界第四大医疗器械企业柯惠8月2日宣布,其斥资4500万美元的的医疗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着力于开发针对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需求的定制化产品,并探索突破性医疗技术平台。

    “通过与使用柯惠产品的中国本土医疗专家保持密切合作,我们不断调整产品设计,满足中国和亚太新兴市场的需求。”柯惠医疗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吴东博士阐述。

    医疗器械企业纷纷加大了投资的筹码,紧密锣鼓地布局中国市场。而医药巨头强生也在进行大手笔的收购,整合业务架构,向医疗器械方向倾斜。就在前不久的6月份,强生以213亿美元巨资“吞”下瑞士医疗器械服务公司辛迪思(Synthes);就在此前又将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纳入旗下,这是其在华医疗行业的首次收购。

    然而,不仅传统医疗器械行业加大布局,其他行业企业也开始“试水”医疗器械。前不久,彩电行业TCL宣布与浩然资本旗下世康融医疗集团合资成立TCL医疗集团,业务主要包括X光超声设备、DSA、CT、MRI等系列高品质医疗影像诊断产品的生产销售,成为继西门子、富士胶卷又一个从3C领域转身染指医疗器械领域的企业。

    政策或拓宽行业发展空间

    在前不久上海举办的世界原料药大会的有关论坛上,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医药处王学恭透露,2012年,国家发改委已经成立了三大专项来支持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中包括“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此举作为国家相关部门近阶段产业发展专项扶持的重点内容之一,预计年内出台。整个专项扶持资金为15亿元,其中明确提出促进医疗器械领域新产品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重点支持对象包括掌握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医疗设备等。

    “中国的医疗市场正在快速地发展,商务部、工信部、科技部和卫生部先后在今年出台了具体的发展纲要,医疗器械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春天。”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新培表示。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从政策导向看来,下半年医疗器械行业中,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社会资本办医诊疗仪器的将更新换代。

    今年6月初,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化药与医疗器械处华玉涛处长曾对外指出:“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众多,但总体规模小,同质化竞争严重。中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主要被跨国公司所占据。进口产品以高端为主,出口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但是,我国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仅占不足3%的份额,由于在这个行业的高端诊疗设备领域缺乏专业型研究人才,法掌握核心技术,以致竞争力不足,设备和技术培训基本依赖进口。”郭凡礼说。

    清科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基本构成为:高端产品占比25%,中低端产品则为75%。而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中的平均水平为:高端产品所占份额一般为55%,中低端产品45%。我国现有的医疗器械行业包括14000家生产企业,40000多家经销商,年市场容量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

    郭凡礼说,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发展迅速,2011年产业平均增速在25%左右,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平均增长水平,而同期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平均增速约7%。

    “预计”十二五“期间拉动新增医疗器械产值2000亿元,形成8-10家产值超过50亿元的大型医疗器械产业集团。”郭凡礼在接受采访表示,政府政策倾向和资金投入将给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保障和源动力,一方面对原有医疗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一方面加大对新型医疗器械的研发力度,使我国的医疗器械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加快一些关键性、共性技术的突破,扭转整个领域被外资企业所垄断的局面。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