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快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药品快讯

当心冰红茶冒充白蛋白

举报/反馈
2011-03-24 02:50:0039健康网社区

  犯罪嫌疑人李某,利用自己捡来的真包装,直接灌装“冰红”,当做人血白蛋白销售,竟先后卖出了两三百瓶。其中,以倒卖药品为职业的窦某曾一次花费近万元,从其手中购买了26瓶。在李某随身李中,民警更是发现了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三甲医院的“销售地图”……

  如此拙劣制作的假药,何以如此畅销无阻?在大型医疗机构集中、大型药店连锁企业密集的省会城市济南,一种处方药何以会如此抢手?

  这一切都是因为它的紧缺。对此记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真是奇怪“救命药”省城奇缺各大药店都没货

  “人血白蛋白?紧缺!紧缺了都好几年了!”,省城一市属公立医院相关负责人听记者问及人血白蛋白时,肯定地告诉记者。另一家大型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则告诉记者,“住院病人可以解决一部分,但门诊上肯定没有。 ”

  顺河高架桥下有一家大型抗癌药品销售店,其网站上标有人血白蛋白销售信息。但记者拨打电话咨询时,得到的答复仍是“没有”,“什么时候有,不清楚。”省城一家生物制品销售公司,网站信息上同样显示着人血白蛋白的相关销售信息,但当记者咨询时得到了同样的答案。在省城另一家知名连锁药店,记者甚至遭到了店员的嘲讽:“太可笑了,在这儿买人血白蛋白?你去打听打听,任何一家零售药店基本都不可能有。”

  药店如此,医院也不例外。即便是规模较大的省立医院,当记者12月12日拨打该院药房电话咨询有没有人血白蛋白时,得到的回答仍是:“没有!”济南市中心医院药房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电话咨询时回答更为干脆:“没有,什么时候都没有。”

  医院病房有个“潜规则”

  医生让病人家属找药家人四处找关系

  市民崔先生,因岳母患乳腺癌多年,化疗、放疗期间,曾多次遭遇求购人血白蛋白之痛。“需要时,医生都会直接告诉我们,必须使用人血白蛋白。但医院里没有,需要我们自己去买。”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崔先生只能言听计从。动用自己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各种关系,找医院内部的人帮忙购买。“每次一张处方只能开两支,没办法,就只能一次一次地找人。实在没办法了,就找了这个找那个。虽然欠下了不少人情,但总算是没有耽搁事。”崔先生至今仍庆幸,由于工作的关系,自己不少同事都与医院有着业务往来,每次求购人血白蛋白基本都能如愿。而每次都能从医院拿到人血白蛋白的崔先生说,医生之所以说医院没有人血白蛋白,并不是因为医院真的没有,而是因为库存紧张,不能像其他药品一样只要医生开了处方就可以直接拿药。

  崔先生的这一推测记者在采访中未得到院方证实。但驻济几家医院数位医生的说法是,紧急情况下,医生让急需人血白蛋白病人的家属自行寻购人血白蛋白的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市民李先生,因亲属患有肝癌,也曾一度为寻人血白蛋白请人吃饭给人送礼。“几乎与医院有联系的朋友,都找遍了,经常是几拨朋友同时出去找,只要找到了就全部留下……因为不好买,找到一个关系,只好多备一点。花钱多少也顾不上了。”

  黑市价格一路飙升,一支能赚几百元

  药品真假难辨,私下交易存巨大风险

  紧张的供求关系不仅催生了人血白蛋白的私下交易,而且催动着其交易价格的暴涨。

  “2007年,朋友们先后帮我买了五十多支人血白蛋白。当时我就很纳闷,都是10克的,也都是正规税务发票,但因为不是在同一个地方买的,有的是280块钱一支,有的是360元,有的是420元。”李先生说,虽然自己不懂具体药品价格间的差异,但因为这些药品都是来自医院,其较大的价格差异还是让他印象深刻。

  几经周折,联系上了一位曾专门“帮人”购买人血白蛋白的人士。据这位从事医药销售行业的人士说,近几年来,由于时常有朋友委托自己购买人血白蛋白,自己对人血白蛋白的医院外交易价格相对了解。

  “如果不是从医院直接购买,价格都会略微高一些。我帮朋友买的,基本在四五百块钱。价格是不断走高的,但并不像其他一些城市那样,私下交易可以达到700-800元(10克装)。不过交易价格也会因时因人而异,个别高价并不能代表人血白蛋白的整体交易水平。”省内唯一一家人血白蛋白制造企业——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济南区域销售负责人李先生在谈到这一问题时,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一支七八百,根本不可能,济南没到这种程度。”

  大医院这种10克装的人血白蛋白的价格不超过360元,即便是黑市价格卖到500多元,中间的加价也已高达一二百元。不过价格虽高却不愁卖。价格高,又好出手,于是暴利面前,有人开始造假。

  有一点不能不提,医生让病人家属自己找药,病人家属往往无法辨别药品的真假。一旦买到假药,后果将不堪设想。 资料显示,人血白蛋白造假引发的命案悲剧时有发生。

  重症病人都需要“救命药”,可为何如此奇缺

  血液制品厂商采浆量急剧减少是重要原因

  有医生坦言人血白蛋白在医院的库存中十分有限,但临床上用量很大,一般重症病人都需要。医院的供应满足不了每一个病人的需求,为了救命,个别医院只好允许病人家属自找渠道购买,他们明知使用这种静脉注射的“外购药” 是明令禁止的,万一病人自带的药出了问题,承担大部分责任的却是医院,医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也很矛盾。

  医生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是否应该让病人家属自行寻求药物,并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还是在于: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血白蛋白的供销陷入了怪圈呢?

  “血浆采集站少,生产周期长。”连日来,相关人士纷纷如此归纳。

  据了解,血浆是人血白蛋白的生产原料。但自 2005年单采血浆站进行整顿重组以后,单采血浆站大幅减少,生产人血白蛋白的原料血浆供应开始紧张。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148家单采血浆站,分布在19个省份。国内有32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年生产人血白蛋白的能力曾达3000万支,由于受原料血浆供应的制约,现在产量只有1300万支,很多企业生产线处于停产状态。国内血液制品厂商年采浆量都急剧减少,从历史高峰的4960吨左右跌至现在的2700吨左右,几乎每家企业的产能都下降了。

(实习编辑:朱燕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