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举报/反馈
2010-08-03 01:51:0039健康网社区

  临床上药品不良反应的症状可以种种形式出现,但经大量研究表明,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是有其规律性的;即由该药固有药理作用所致,可预测,常与剂量有关的A型反应和与固有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难以预测的B型反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如何预防呢?

  第一:要注意药品的禁忌症:这包括生理性及病理性因素,如过敏体质和特异质反应都属B型反应,难预测,因此,对该类药品可致敏的过敏体质患者,应禁用;遗传因素的特异质反应如G6PD缺乏者亦应禁用硝基呋喃类、某些止痛退热药和磺胺药等。

  某些疾病状态下禁用药物亦属禁忌症范围,如高血压患者不能用拟交感胺类药如肾上腺素、麻黄碱等以防血压骤升。在说明书中属禁忌症范围的患者一律不得选用该药。

  第二:针对药品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做好预防措施;这些反应多属A型。原因比较清楚,可预测,其预防措施包括:

  (1)改换药品剂型,例如阿司匹林对胃肠刺激性大改用肠溶制剂可减轻;硝苯地平产生面红,心跳加快改用缓释剂后血药浓度可避免一时性的过高而使反应减轻或消失;

  (2)改善服用方法:例如对有胃肠反应的药物宜饭后服,有嗜睡不良反应药物宜睡前服等;

  (3)联合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例如异烟肼与Vit B6合用可减少周围神经炎的发生;

  (4)定期检查有关的指标,对于长期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应根据药品常可出现毒性的时间进行必要的检查,例如应用氯霉素检查外周血的白细胞数,预防白细胞减少;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查肾功能(血清肌酐值)预防肾损害等,这样能尽早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防止不良反应的加重。

  当然,积极的预防措施不能绝对保证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那么,发生不良反应时该怎么办?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是按三级来划分的。

  轻度的不良反应是指病人可忍受,不影响治疗过程的身体不适,例如胃肠道不适,口干等,这些不良反应常可在连续服用后减轻或消失,所以如果该药疗效确切,患者可以坚持服用,不必惊慌,可继续服用至疗程结束;如果这些不适使病人难以忍受,或属过敏反应,或者怀疑对重要脏器有影响,例如黄疸血尿心律失常等,可能是中度或严重不良反应,就应马上停药并立刻找医生诊治,不要自行处理以免耽误治疗。

(实习编辑:张利玲)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