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知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药理知识

你不可不知的中药三宝

举报/反馈
2010-01-23 04:02:0039健康网社区

  略识“中药三宝”真面容

  刘海若的故事让安宫牛黄丸一夜之间名震天下。其实,安宫牛黄丸还有两个齐名的“小兄弟”——紫雪丹和至宝丹,它们在中医界被尊称为“温病三宝”,也被称为“中药三宝”。与安宫牛黄丸相比,紫雪丹和至宝丹总是披着神秘面纱,始终不为世人所知。以至有业内人士感言:现在是火了安宫牛黄丸,冷落了紫雪丹,遗忘了至宝丹。

  中国近代“四大名医”之一、著名温病学家孔伯华的第三子、同仁医院原中医科主任孔嗣伯教授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方药学系副教授倪诚博士,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温病三宝”各自的由来、功效以及围绕着它们的种种传奇故事。

  安宫牛黄丸:让心安居其宫

  说到安宫牛黄丸的起源,就不能不提牛黄清心丸,虽然这两种中成药只有区区两个字的差别,但它们的产生却前后跨越两个朝代,而且药力也相差较大。牛黄清心丸原本是明代医学家万全发明的药方,温病学派的重要代表、清代著名医学家吴塘(字鞠通)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在它的基础上加了几味中药,就形成了安宫牛黄丸。

  中医温病学是急性热性病和传染病的临床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温病学派形成于清朝中叶,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时期,由于长期的历史文化积累,医学上必然也会产生巨大的迸发,以吴塘、叶天士为代表的清朝医学家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像广东、福建沿海等地,当地人士都组织人力物力研究形成本地的温病学术理论。

  相传,吴鞠通从小苦读诗书,想走科举之路,得个功名,但十九岁时,父亲生病死去,吴鞠通愧恨不已,哀痛欲绝。他认为父亲病了,自己却不懂医术,不能救他,还有什么颜面立在天地间?!于是购买方书,刻苦研读,一读就是十年,颇有心得,但不敢轻易为病人治病。直到1793年,京城流行温疫,死在庸医手中的人不计其数,在朋友们劝说下,吴鞠通才开始诊治病人,在危重病人中救活了几十人,从此声名大振。

  安宫牛黄丸针对病人高烧、神志昏迷、烦躁而乱语,可以起到清热解毒、醒神开窍的作用。那么,“安宫”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中医学认为,心在人体内犹如君主,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心包犹如心的宫城,保护心主神圣不可侵犯。若温热邪毒攻心,心包便挺身而出代心受邪。“安宫”用以形容服用该丸药后,能使心“安居其宫”。后来,安宫牛黄丸还发展到可以治疗邪热内闭所致的中风昏迷和小儿惊厥。安宫牛黄丸的服用非常讲究:用清宫汤煎汤送服,可以加强清心解毒之力;脉虚的人要用人参汤送服,脉实的人用银花薄荷汤送服,痰多昏睡的人用竹沥水研磨后,通过鼻子喂服。

  在今天,西医诊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肝昏迷、中风、肺性脑病、颅脑外伤、小儿高热惊厥以及感染或中毒引起的高热、神昏等病症,中医辨证属热闭心包者,都可以使用牛黄安宫丸治疗。1956年,北京和河北等地爆发大规模乙型脑炎,毛主席在听取卫生部及大批知名中医学者的汇报后,了解到中医治疗乙脑比西医治疗效果好,就做出批示,鼓励使用中医手段治疗乙型脑炎。因为当时治疗乙型脑炎中,安宫牛黄丸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此安宫牛黄丸在民间声名大震。

  时至今日,安宫牛黄丸配方中少了作为丸药外衣的金箔,而且因为犀角采自受保护动物,现在已改用水牛角浓缩粉代替。孔嗣伯教授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指出:水牛角是低级的兽角,它的疗效根本无法替代犀角的作用,因此,目前市面上的安宫牛黄丸远不如过去的疗效。孔嗣伯教授指出:中国的传统哲学是尊重自然界生命万物,猎户在采集兽药时,也不做绝户的事,可现在,国外对犀牛的捕杀已经影响到生态平衡,因此,保护濒危动物是正确的,但很多中药材也因此受到影响。

1/3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