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预防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精神疾病 > 抑郁症预防

“双相抑郁”很易被忽视

举报/反馈
2009-08-03 08:29:00千龙网健康

  如果有人笑着说“我要自杀”,你一定会觉得这人在开玩笑。可是,广州某大学的大一女生日前坠楼身亡的惨剧却告诉我们:这样的“玩笑”千万别忽视!因为,死者就是一个日常看上去非常乐观、活泼开朗、大大咧咧甚至长得很漂亮的人,可直到她死后,家人和朋友才发现,她内心的压抑从初中伊始,长时间都被忽视,以致不堪重负选择轻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关念红分析说:“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件促成这位女生自杀,而且身边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我们专业上有一种病和她的情况相似,叫做"双相抑郁",是青少年高发的一类精神心理疾病。”

  “双相抑郁”很容易被忽视

  说起抑郁症,人们脑海中常会浮现出林妹妹的形象:整天唉声叹气,动不动就淌眼泪。可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关念红介绍,像林妹妹那样单纯表现出抑郁症状的其实属于单相抑郁,较好识别,反倒是双相抑郁易被人忽视。

  所谓双相抑郁,指的是病人既有躁狂表现,又有抑郁症状。躁狂时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积极乐观、思维灵活,又或脾气暴躁、行事冲动;抑郁时则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极度自卑。因为存在开朗外向的一面,这类患者常常是群体里活跃的中心,即使情绪低落,也常常会被身边的人误以为是遇到一点挫折,暂时闹闹别扭罢了,从而掉以轻心。

  “前两天有个高一女孩来看病,她笑嘻嘻地告诉我今年自杀过很多次,可是怎么都不成功。听她的语气感觉很搞笑,一般人也会觉得她是故弄玄虚,但她却真的想死。上文提到的坠楼身亡的女生也是一样,她在QQ空间里写死亡倒计时日记,别人以为她是作秀,没想到却成了真。”

  莫名不愿上学或是染病苗头

  生活中人常有烦心事,随着时间消逝,心情也会逐渐平复。而双相抑郁患者也是情绪时好时坏,病程延续时间长,通常直到病重时才被家人发现送来就诊。据统计,由于患者情绪反反复复,难以识别,一般要5-6年以上才能诊断出来。而患者发病时来看医生,病情缓解又消失了,加上每个医生的诊断可能不同,最终平均要经过4.6个医生才能确诊。

  不过,即使难以识别,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循。关念红说,双相抑郁的患者多数在少年起病,以青少年多见,这是一个显著的特点。此外,双相抑郁常常具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躁狂和抑郁周而复始,就像海浪一般,情绪高涨时如同到了浪峰,情绪低落时却如跌到浪谷。如此循环往复,即使不实施干预措施,抑郁症状也会自行缓解。最重要的是,双相抑郁的发生多与生物源性因素相关,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不大,发病时往往毫无来由,找不到具体原因或明确的导火线。

  以高二女生小瑜为例,从初二开始,她每年都有一两个月窝在家里不肯上学。尽管缺了不少课,可她一旦返回学校,又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考第一名。对于这种莫名不愿上学或成绩退步,但过段时间又会正常进行学业的青少年,专家提醒家长要特别警惕。

  及时治疗防止社会功能受损

  虽然双相抑郁发病后症状会自行缓解,但如果一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躁狂和抑郁之间的循环频率会越来越高,发展到最后,患者的情绪时刻在两极之间波动,忽而极度躁狂,忽而极度抑郁,以致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没有办法继续完成学业和工作。关念红呼吁,在发现孩子有疑似症状时,家长最好及时带子女到专科门诊就诊。

  就诊过程中,由于病人往往是抑郁发作,医生无从判断病人有没有躁狂症状。为尽早确诊病情,病人及家属应注意向医生说明日常生活情况,否则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治疗单相抑郁只需用抗抑郁药,治疗双相抑郁则需加上情绪稳定剂,把两者弄混会加大治愈难度。”据介绍,经正规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都能改善,但均需要足够的时间。一般而言,控制症状需半年以上,此后还需维持治疗。如果每年发病一次,服药后两个周期不发病,便可暂时停药观察。但对面临较大压力或复发的病人,医生希望服药的时间更长一点。

  “譬如高三和大一的学生,或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或急需适应大学生活,即使之前已经通过服药控制住症状,此时也千万不能停药,以免病情反复影响学业。”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古茜文)

关念红副主任医师心理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