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有不少人问我:这些老的、新的抗精神病药,在上市前都做过研究、做过临床试验;据说都有80-90%的有效率,看起来都差不多。为什么实际应用下来,有效率并没有那么高?有的好些,有的差。
关键在于所谓‘有效’的标准不一样:
在药物临床试验时,用的都是国际上常用的标准。在治疗前,用某种症状量表(例如PANSS)测得评分。然后在用药治疗后再次测评。比较这两个评分,得出减分,如果减分超过50%,就算有效。实际上,此时有可能幻觉、妄想并未全部消失。至于自知力恢复不恢复,根本没有要求。从我(或老百姓)的角度看来,有些病例并没有完全好,也算进有效之列。从这个标准看来,不论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或齐拉西酮,有效率都差不多;因为要求低。
但是,从我们老百姓的角度看来,病没有完全好的、不能算有效,那么这些药就有差别了。我认为还是我国精神病学界1958年定下的标准好:痊愈(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显著进步(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进步(症状部分消失、自知力部分恢复)无变化或恶化;但是现在不用了。然而,老百姓要求的仍然是疾病痊愈(当然,这‘痊愈’并不是说‘断根’)!
(实习编辑:古茜文)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北京裕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北京延庆区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