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精神疾病 > 个案分析

上肢瘫痪的综合疗法治疗

举报/反馈
2008-09-09 08:33:0039健康网社区

  一、 病人一般资料:

  成XX,女,21岁,电子厂质检员,中专文化,未婚。因突发双上肢瘫痪一月,伴头颈痛、胸痛,多方治疗无效,前来咨询。

  一个月前,病人因公事与同事有不同意见,冲突时被同事用力将双手反扭至背后,经同事劝解后,争吵平息,当时很想找一个地方大哭一场,但工作耽误很多,只好赶紧做事,但心情极为愤懑,下班回家,正好表姐及其丈夫来作客,父母殷勤招待客人,成XX便埋头吃饭,由于成XX平时也不多话,大家也没留意。成XX想到白天对方的粗鲁野蛮及自己的委屈,突然感到“一股气从双手经胸部往上冲,直达头顶部”,头痛,双颈活动受限,双上肢发麻无力,筷子跌落地上,不能自己进食。当时病人及家属认为可能是“脑冲血”,很着急,即前往深圳市某区级医院内科就诊,体格检查与心电图、胸透、胸片均未发现异常。回家后查阅医学书籍,怀疑是“中风”或“癌症”,再次前往市级医院就诊。在病人反复要求下作钡餐透视、脑电图、脑超声波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几天后前述表现一直存在,双上肢瘫痪、头颈痛、胸痛加重,酸胀、闷痛程度中等,昼夜无明显变化。且在人多、别人询问、关心时更加严重。患者自认为病重,已无法救治,表现情绪低落,话语明显减少,终日卧床或呆座,家人送其至多次到各大医院应就诊、检查,均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更加焦虑紧张。

  既往无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史。独生子女,幼年生长发育良好。8岁入学,成绩一般,4岁时父母来深工作后与爷爷奶奶居住,对其特别娇惯,上小学二年级才到深圳与父母同住,与父母关系一般,认为与父母谈不来,但特别挂念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病前个性内向、不爱说话,谨慎、认真、执着,有时候会跟自己较劲,尤其容易生气后闷在心里不说,看电影电视爱哭。两系三代无精神疾病史。

  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化验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示正常。

  精神检查:意识清楚,仪态整洁,由全家六人(父母、表姐夫妇、爷爷奶奶)陪伴步行,双目环视四周,神色紧张。当患者家属介绍病情至其发病表现时,患者出现痛苦面容。家属便认为会刺激她而不敢继续介绍,医生巧妙引导她自己诉说病情,其痛苦表情消失,未引出幻觉,言谈切题,有点作态,无思维及逻辑障碍。情感反应及内心体验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注意力集中,智能正常,定向力完整、。患者认为其生病是被同事打骂而得,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了,希望医生能给自已治好这个毛病。SCL-90测试: 项目 躯体化 强迫症 状 人际关 系 忧 郁 焦 虑 敌 对 恐 怖 偏 执 精神病 其他结果 2.17 1.8 1.56 2.54 3.6 1.5 3.43 1.17 1.5 316PF个性因素测试:个性因素 A B C E F G H I L M N 0 Q1 Q2 Q3 Q4结 果 11 9 18 9 18 16 12 11 7 10 6 14 10 11 13 15

  二、 分析诊断:诊断为癔症。此病例有如下特点:1.青年女性,在一定社会事件刺激诱下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双上肢瘫痪、头颈、胸部酸胀、头痛,伴不安、紧张;2.病前个性内向、任性、容易受暗示,无精神病家族史;3.体查与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4.无头部外伤、昏迷抽搐、中毒与长期服药史、无过敏史;5.症状的持续时间与“继发得益”有关;6.根据心理疾病患者的十六种个性因素轮廓型计算,其症状最接近于癫痫和癔症,但由于其已多次在多家医院做过脑电图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所以可以排除其罹患癫痫病。7.SCL-90测试结果显示,忧郁、焦虑、恐怖、其它明显四项偏高,均高于均值。

  三、施治方案:从以下几方面对她进行帮助和指导。(1) 采用暗示疗法进行对症治疗(2)采用疏泄方法,引导患者详细讲述与与同事冲突的内容。使患者因挫折而产生并压抑下来的愤怒憎恨忧愁恐惧焦虑痛苦等各种消极情绪疏发宣泄出来,得到排解,以恢复心理上的平衡。同时可以找准其“致病”根源,然后进行帮助指导。(3) 运用认知领悟疗法,矫正认知,健全人格。帮助她分析其个性中的优缺点。使之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发挥长处,弥补不足之处,从而培养出健康乐观的心理。

  四、治疗:

  此症的病因是通过心理障碍转化影响到了身体的运动功能,对症首选心理暗示疗法,同时要辅以疏泄疗法和认知领悟礼服。治疗分三个内容,综合实施,具体实施方法如下为:

  1、 暗示疗法:

  对病人进行详细体检,关心其身体状况,显示出医生对其非常重视,然后以坚决的语气告诉患者,她的病肯定能治好,象她这样的病人,已经治好了许多了。但患者好转的前提是必须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将整个治疗过程实情告知患者家长,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改变她们对病人的过分关心、过分保护的态度。然后医生给患者讲解治疗的大体经过:要舌下含服特效药,如果感觉有说不出的怪味,说明这种治疗对她的病非常有效,只要一次治疗就会痊愈。随后,大声地让助手取来特效药(实际上为蜂花粉片),让患者含在舌下,告诉患者此药十分奇特,但效果奇佳,怪味一出,她就可以端起杯子自己喝水;患者含在舌下不一会即感觉满口怪味,随后端起旁边的杯子一饮而尽。

  2、疏泄疗法:

  一周后,患者双上肢恢复良好,但仍有时觉头颈痛、胸痛,酸胀、双上肢发麻无力由于对医生比较信任,有了强烈的心理治疗交谈愿望,通过与医生交谈,将有关与同事吵架一事倾诉出来,使患者觉得已获得充分理解、同情和安慰。同时给患者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患者通过日记的方式,将不愿意直接对父母表露或发泄内心的消极情绪疏泄出来,嘱下次咨询带来。

  3、认知领悟疗法:

  首先,矫正患者错误的认知观念。介绍有关疾病知识,解释癔症症状产生的原因是由心理因素所致,而非躯体疾病引起。解释的时候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不要纠缠于癔症症状本身,例如反复盘问癔症症状发作的特点和表现,以避免无意中产生产生不良暗示作用,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在促发癔症症状的心理因素上,二是要慎重机智,在谈癔症机理时,不要带着怀疑的语气否定患者目前的疾病状态,以避免引起其装病的错觉。

  其次,向患者进一步解释其病的根源在于人格缺陷,与其童年经历有关。童年的自己希望父母在身边,但由于工作父母又不可能在自己身边,当时认为父母不爱、不要自己了。由于父母之爱的缺乏与隔代抚养的溺爱交织在一起,患者形成了个性内向、不爱说话,生闷气胆怯、依赖退缩,最后导致过分关注自己,体验各种感觉,从而产生错误认知。

  患者最终领悟到自己主观努力的积极性作用,决心摒弃不切实际的“儿童想法”,学会正确与父母交流沟通,培养良好的性格,使自己心胸开阔,增强性格锻炼,努力改变自己个性上的弱点,提高心理应急能力,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去工作和生活。

  综合应用以上疗法四次,每周治疗一次,每次50~60分钟,三次治疗后时患者已经正常上班,治疗结束后3个月后回访,患者完全痊愈,性格较前开朗,与家人父母、同事相处融洽。

  五、总结:

  癔症又名歇斯底里,是指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精神障碍。多数突然发病,起病前多有心理社会刺激,通常为人际关系的一般矛盾强烈刺激则很少见。表现为短暂的精神失常或感觉、运动障碍,但无器质性病变基础。多见于青年女性、文化水平较低者。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容易反复发作。

  癔症的发病原因除了因心理社会刺激而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创伤性情绪体验外,性格缺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类病人的性格特征有感情用事、情绪不稳、喜欢夸张、易受暗示、心胸狭窄、好表现自我和自我中心的倾向。这种歇斯底里性格遇到精神刺激时就可引起癔症发病。

  癔症的治疗应首选暗示疗法,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成XX,一次治疗,癔症症状基本消失;同时要根据患者的人格特点,辅以其它心理治疗方法,如本案例中的疏泄疗法,认知领悟疗法,方能达到巩固疗效的作用。

(实习编辑:魏文巧)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