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朝是红颜,夕成白骨。5月20日,本该是董锦瑞博士论文答辩完毕的日子,本该充满欢笑的品园4号楼里却回荡着哀乐,生命远逝。董锦瑞,这个博士在四天前选择了跳楼自杀。一连串的词与她的死亡联系在了一起:女博士、大龄、找工、一家三口……是这一切交织而成的网让她窒息,而最终选择放弃已经奋斗了40年、坚强了40年的生命吗?
博士,在一贯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情结的中国人心中,已经是一个多么遥不可及的高度。于是,我们不禁想探究:在今天,都市中及目可见的压力究竟在怎样改变着我们质朴温暖的生活?改变着我们本来乐观坚强的本性?
19日的北京黄尘飞扬,在人民大学西门对面的盛唐饭店,本报记者找到了董博士的丈夫马先生。这几天,他和亲属们都被学校安置在这里。这里离夫妻俩栖身三年的品园不过10分钟的路程,但马先生一直没有回去过。
这是事发后,他首次接受平面媒体的专访。傍晚时分,房间里一片昏暗,13岁的儿子已送回山西,但他眼前似乎总晃着儿子揪着他手臂的场景,儿子哭着说:“为什么不看好妈妈,我说妈妈会有事的。”
马先生正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博,同样今年毕业。他在博士论文的后记中写道:“在我完成博士论文之际,正遇儿子之事小生出困惑,偶尔翻开儿子三年的综合评价手册,竟然没有一次我的签名,内疚感油然而生,在此只能向她道一声谢谢。”没想到,妻子却匆匆告别了人世。
董锦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3级博士,今年40岁,山西人。1990年起在山西平面媒体当记者,成为主任编辑,直到2003年。她的博士论文是关于“1994年至2005年中国都市报的运营模式”,论文得到评审老师的一致好评,工作也已签约中央民族大学。
马博士问记者:“其实我爱人是个女强人,这么一个女强人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这也许是这些天一直萦绕他心头的问题。
他依然清楚地记得事发当天的所有细节:儿子早上去上学的时候,还问妈妈几点了,她清楚地说:7时20分了。而这竟成为她对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8时50分,她便从宿舍楼10层半的窗户跳下,急促地了结了一生。11时多,马博士获知消息。
在马博士的心中,妻子一直是女强人式的人物,直到这一刻,他仍然自叹不如:“她的勤奋刻苦是罕见的,从不白白浪费5分钟。她也不是一般的优秀,一年时间就发表了23篇论文,有14篇发表在核心期刊。其实按照要求发两篇就足够了,很少有人能达到她这个水平。博士三年之中,她得过吴玉章奖、论文创新奖等五个奖。现在工作也算找到了,马上就要到中央民族大学去任教。而且在这期间,她还要带孩子,孩子主要是她在带。”
虽然手头并不宽裕,但为了专门从事研究,董博士从没在外做过兼职。她的履历上写满了“优秀”:导师是被称为中国新闻史学界的“泰斗”的方汉奇,方汉奇与王中、甘惜分是我国最早的三个新闻学博导。30多年来方汉奇总共招有34个博士生。2005年,董博士获得了吴玉章奖学金,奖金为5000元,是人大学生的最高荣誉,她写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急速升温的观察与思考》的论文在中国首届新闻学子论文赛中获得一等奖。她的论文评审一共送出五份,返回来三份,都八九十分。
丈夫:女强人为什么走到这一步?
“我知道她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我见证了她长期形成压力的过程。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压力累积使她对社会失望,各方面的压力加起来超过了她能承受的限度。”对于40岁的妻子是否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大龄、性别歧视,他说:“能感觉到有,但说不出来。”
他谈得最多的是儿子的就学,儿子三年前随他们来到北京。因为马先生是委培博士,户口还在山西,董博士是人民大学学生集体户口,不可能给儿子谋一个北京户口,所以儿子在北京理工大学附小借读。今年六年级即将毕业,面临升初中的问题。“这加大了她内心的压力,也是造成她自杀的原因之一。我儿子天资聪慧,每门成绩不下97分,虽然一年在北京要花费两万多,但我们举债累累也要让他上。坦率地讲,我的小孩如果参加北京市的考试,完全可以上最好的中学,他有这个水平。我们想让儿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曾苦苦地求过北大附中,还是被拒绝报名。”
“她自己认为自己有抑郁症,但没有医生下过定论,假如有,也是很轻微的,根本不应该对生命构成威胁。我们曾经找过很著名的专家,说这不算什么,完全可以正常参加论文答辩。”马先生始终不愿承认爱人有如传闻中的抑郁症,他说,“她的情绪波动很大,但她没有下决心要自杀,近期没有察觉有什么特别的异常。自杀的念头很多正常人都会有,而且大都马上就可以缓解,她也一样。”
现在的他,只有追悔:“当时我没在现场,如果我在,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同学:读博是个很郁闷的过程
人大品园4号楼808房间位于该女生宿舍楼最东侧,董博士生前就住在这里,现在薄木门已经紧闭。楼道对面是人来人往的水房,水房再往北走几步就是楼梯口,16日早上,董博士就是沿着楼梯爬到10层半,从齐腰的窗户跳下去。
董博士是这里为数不多的常住人口,她是同年级24个博士中家境最差、年纪偏大的一个,一家三口都挤在约10平方米的单间,生活很简朴。在同学的眼里,董博士是一个热心的人,也是一个比较要强的人。“我们一年发个两三篇就了不起了,但她发了20多篇。她的毕业论文不是那种勉强能过的,而是非常拔尖。”一个同学说。
同一个楼道的女博士说:“她对自己要求很高,活得很辛苦。三个人在北京生活,经济压力也很大。又要带儿子,早上都起得特别早。这学期她的话特别少,以前在水房、楼道碰到都会打招呼,这学期很少打招呼,人也特别消瘦。她在水房里洗脸时也会喊真累啊,有时候还说,我不能跟你们比,我年龄这么大。我说我看你天天比我们精力都充沛。她说,你哪知道啊,我是强打精神。”
一个同学说,“她希望能签北大,北大没有接受她,她觉得特别受打击,但这也仅是传闻而已,怎么她也不应该走这一步。”
“大龄女博士的压力太大了。虽然她拿了吴玉章奖,还发了很多论文,但在人才市场仍然不是优势群体。55岁退休,还能干几年?而且她有家有口,单位要解决的东西太多。我感觉她是为了改变命运把全部宝都押上了,但现在的情况她不能接受。”
与董博士住在同一层楼的一名社会学女博士告诉记者,女博士年龄都比较大,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的情况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她说,她曾到北京一所高校去试讲,讲完后副院长夸她讲得很好,时间把握也不错,但最后来电说:很抱歉,我们已经有六个老师,都是女的,我们想要一个男的。
她说:“博士就业选择挺窄的,年龄也大了,从低起点开始自己不甘心,而有的博士是一路读上来的,没有工作经验,一些企业又不愿要这样的人。”
“读博士的过程其实很郁闷。特别是最后写论文的时候,现在对博士论文要求挺高的,有人专门逐句搜索你的论文是否有抄袭的嫌疑。加上匿名评审,压力也很大。”性格开朗的女博士说:“所以,前一段我也有轻度的抑郁。”
连线广州 35岁成博士就业一道坎
前几年博士进高校任教问题不大,待遇又好,能解决家属的工作、房子等等。选择读博的人大都冲着这几点来的。
中山大学364楼里住的都是博士,10平方米的单人间,1500元一年的住宿费。
“来读博的人都不年轻了,都是抱着改变自己生命轨迹的期望的。或者想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都市落脚,或者想从一个岗位走向另一片天空。我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成本,特别是拖家带口读博的,真的很辛苦。”一位中文系的女博士同记者说。
当记者来到8楼一个宿舍门口时,一家三口正在吃晚饭。一张小床和一个衣柜分靠着两面墙,中间就只剩下一条小小的过道。摆着饭菜的小桌子就塞在这一条过道中间,女博士和儿子坐在床上,她的丈夫坐在过道的凳子上。虽然记者反复表达善意,女博士仍然坚决地拒绝接受采访。隔壁的同学告诉记者,她很厉害的,发了好多论文。
“拖儿带女读博的最辛苦了。全家人都挤在一间小小的宿舍里,经济方面的压力也很大。以前国家会帮助博士生解决配偶孩子问题,现在都没有了。”中文系的金博士说。据悉,读博的成本很高,保守估计三年下来至少要十万块。“所以博士生,特别是把整个家庭都带了过来的博士生,真是押上了一切。”金博士说。
目前博士生的就业去向一般都是高校。“其他工作对我们来说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只有高校就明确规定只招博士生。”一位丁姓博士告诉记者。“考公务员的话,我们一点优势都没有。用人单位一般都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我们的竞争力跟本科生、硕士生没有多大区别。”
但现在进高校任教的竞争很激烈,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博士,不给解决家属的问题。即使进去之后也很难马上担任专业课的教师,只能任教全校公选课或是专业选修课。
“很多高校其实是为了应付评估需要招一定比例的博士或者老师,但事实上教学编制已经满了。”金博士告诉记者。
心理分析 完美型人易出现应急性情绪障碍
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医生胡慎之分析:董博士的情况应当不是抑郁症,而属于应急性情绪障碍。要强的董博士是一个期待完美的人。但这种完美是一种外在的完美,一连串的挫折打破了这种外在的完美性,使她对自己产生怀疑。我推测在她跳楼前肯定还发生过什么事情,有新的或者更大的挫折出现,这使她出现了短暂的人格解体,产生了应急性情绪障碍。
董博士从来没有自杀倾向,所以属于冲动性的自杀行为。这类人由于很难判断和预防其自杀行为,所以自杀的死亡率较高。
一般来说,有完美型性格的人容易被外部的东西所禁锢,容易对身边的人、对工作产生内疚感。这类人要注意平时的心理保健。
人大女博士自杀事件在网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记者选取了一段大洋网网友的话,与大家共勉:
我要好好地活,虽然我感觉生活很累,也很无奈。家境不好,刚上大一,学习成绩一般还偏下一点。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我的努力与付出不成比例更令我难过。但是我知道,我身上是父母朴实而殷切的期望,我的生命不属于我一个人,我得为爱我的人去快乐生活。人生的路总会到头,这更显得生命的弥足珍贵,其实,生活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对于热爱生命的人,生命的本质是神圣与快乐的。
(实习编辑:魏文巧)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牡丹江南山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精神医学科
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 精神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三级 综合医院
天津市北辰区北医道7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连云港市灌云县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山西省原平市永兴北路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长沙市湘春路长春巷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西省宁武县城关镇人民大街
二级 专科医院 民营
上海市浦东新区洪山路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