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精神疾病 > 个案分析

是谁让她失去了竞争勇气

举报/反馈
2008-01-12 08:35:0039健康网社区

  我问他,你是怎么知道孩子的这种感受呢?

  他说,自己问过女儿为什么不想拿第一名。

  我说,是你想让她拿第一名吧?第一名对你比对她重要?

  他说,因为自己觉得女儿表现平庸,“我现在最关心的是怎么让她参与竞争,我今天打电话就是这个目的”。

  我对他的急切心情表示理解。但咨询并不是支招儿,至少咨询员不能在还没了解全面情况时就妄然应对。我问起了这位父亲的个人信息。他告诉我,自己是一家企业的工人,在车间干活。我说,你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满意吗?他说,还行,凑合吧,一个工人还能怎么样?我说,有没有这种可能:你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放在了孩子身上?

  他立刻打断我:“我现在关心的是怎么解决孩子不爱竞争的问题。”言下之意,并不是来谈他的问题。事实上,孩子的问题往往缘于父母,只是很多父母浑然不觉。我说,你自己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状态?我想让他在咨询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来找到原因,这比咨询员直接说出来对他更有触动。

  他说,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我说,咱们可以利用今天这个时间一块儿来想想。他又打断了我,甚至很恼火,大声地对我嚷起来:“我花钱打长途,就是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让你直接告诉我怎么办,而不是让你对我问来问去!”

  我清楚地看到了他的问题所在,而此时是与他最好的“对质”机会。我也厉声道:“你以为你付了长话费,就该拿到支招儿清单了?你当我是自动售货机,你投了硬币,我就该哗哗地往下给你掉灵丹妙药?”

  可能第一次有人这样跟他交锋,他立刻“息怒”,惶惶地说,我是不是很不礼貌?

  我说,不是这个问题,而你的语气让我感到不舒服,你太颐指气使了。我不知道,你对女儿是不是也这样?如果是,那么,我就可以肯定地说,是你使她害怕竞争,厌恶竞争。

  他静了下来。不吭声。

  我接着说,我想知道你怎么体会孩子说的“如果竞争中别人输了,她会非常难过,觉得人家受到了摧残,让她怜悯。”

  他说,她倾向同情弱者,我感到她太弱了,天生是个弱者。

  我说,她不是天生的,是你生的。我觉得她的那句话,不是在说别人,而是在说自己。

  说自己?他很惊诧我这种说法。

  我说,没错,是你的这种蛮横、粗暴的“强”使她成了“弱”女儿,她每天都在你的这种“强”面前体会“输”的感觉,你再让她像你一样去让另一个人“输”,可不就跟她一样感同身受吗?

  他说,我还真没从这个思路想过,可能是跟我有关系。

  我说,如果说孩子是上场比赛的运动员,那么,父母就是他(她)的教练。作为教练,首先要知道运动员的强项与弱项,再有针对性地予以心理鼓励,使她能有最好的竞技状态上场比赛。你认为你女儿有什么优点吗?

  没什么优点。他说。可能吗?一个父亲看不出女儿的优点?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就会认为,你女儿不喜欢竞争是因为你认为她没有竞争的优势,你说她不行。

  他似乎很不习惯从这个角度来看女儿。想了一会儿说,有时给我盛个饭,懂事的时候有点儿可爱。

  可爱的时候也是“有点儿”,很有限嘛。我想知道,当你觉得她有点儿可爱时,你是怎么反应的呢?

  很少表露。倒是她犯了错,我的反应很强烈,爱嚷她:你干吗?这么没脑子!

  你看,她在你这儿得到的都是负面评价。你从来都没表现过对她的关注、认同与欣赏吗?

  他的口气和缓了些说,自己的孩子嘛,总还是喜欢的。

  可是,你这种喜欢让她感受到了吗?你平时对她说话的方式,与刚才对我是不是有相似的地方?我想让他认识到自己对不同人的同一行为模式,怎么使他事与愿违。

  他说,我没注意,可能差不多吧。

  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恕我直言,你这个父亲教练可是要进修一下。因为,你用那种方式对我,我能理解你是为什么,可你女儿就未必了。一个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是有限的。当父母的表达不完全或有欠缺时,她不是会有误解,就是会不知所措。比如你女儿,整天在你的呵斥下生活,她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如是这种状态上场竞争,结果就是对你所说的“输者”的同情与认同,因为她把自己认作的就是那个角色。

  你说得对,他说。我觉得他开始听得进我的分析了,我感到进一步探讨有了可能。我说,为什么在你看来,爱不爱竞争是孩子最为重要的事呢?他说,这还用问吗?当今社会不就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吗?只有竞争才能生存。

  他说的似乎也没错,但我觉得作为一个父亲,把喜欢竞争当作对女儿的第一也是惟一要求,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了。我说,你好像是要求一个还不太会走的人跑起来,强人所难。竞争是一种对抗状态,我们生存的方式只有这一种吗?合作不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吗?

  他安静地听,然后说,这个,我没想过。我说,会不会因为你比较单一的想法,对孩子来说就是没做到对症下药呢?他说,可能是吧。我说,那可能就需要你调整自己对生存的认识,加强对女儿的了解和沟通了。让她做好准备,感受和达到自信的状态时,再适时鼓励她去体会竞争的正面感受吧。

  他深表谢意,说话的语速与语气也松弛和缓了许多,显得“弱”了起来。我说,有时父母“弱”一点,孩子会自然地呈现出“强”来。他再次表示谢意,并说再见。

  放下电话,我也很感慨,当父母几乎不要什么资格,可要当好孩子的教练,那可是需要不断进修的课程。

(实习编辑:魏文巧)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