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病时患者可能出现一种毫无根据的错误想法,怀疑有人要加害于他,坚信配偶有外遇,听到有人议论他,指责他,威胁他,看见奇怪的影像,闻到不愉快的气味,尝到食物中有特殊的气味等一些虚幻的知觉,以至最终悲观绝望而自杀,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而纳什却奇迹般地战胜了精神分裂痛苦的纠缠,战胜了病魔,获得了诺贝尔奖。一部《美丽人生》抒写了他一生的两面人生。
天才都是孤独的,天才有大智慧,能够大彻大悟很多事情。天才控制得好,他会创造惊人的成就,天才若没有控制好,那他会成为疯子。纳什,这个在疯子与正常人之间都分不清的天才,他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对数学的浓烈的热情,在亲人朋友的帮助下,特别是妻子爱的力量的扶持下,他最终分清了哪面人生才是真实的,抛弃了不真实的一面,最终得到人们的尊敬和认可,走上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的领奖台。
《美丽人生》是一部以纳什的生平经历为基础而创作的人物传记片。该片了奥斯卡金像奖,几乎包揽了2002年电影类的全球最高奖项。足以说明此电影的演绎经典。
纳什小时孤独内向,虽然父母对他照顾有加,但老师认为他不合群不善社交。纳什的数学天分大约在14岁开始展现。纳什21岁博士毕业,他的一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论文和其他相关文章,确立了他博弈论大师的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末,他已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了。由于博弈论、代数几何和非线性理论方面取得的成就,被《财富》杂志推举为同时活跃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领域的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虽然他的成绩斐然,但是他生性孤僻,言语不多,拒绝社交,与其他同学的生活格格不入。,在别人眼中是不善社交,所以他没有朋友。我们在影片中可以感受到纳斯那木讷的表情下隐藏的是他内心复杂的冲突,成功与失败、孤独与认可。
纳什就一直生活在缺失与补偿中,在现实中缺失的,他在妄想中补偿,以至于他分不清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妄想,他的精神分裂症也越来越严重。心理分析大师荣格在谈到心理类型时把思维、情感、感觉、直觉作为功能十字图的四极,其中心是自我。其中思维和情感相对,感觉和直觉相对。自我在这相对的两维中都可能有偏差。喜好思维的人其自我的意志力便导向思维那一端,情感就只能放在下端而处于一种次要功能。当两者相对比较平衡时,自我仍能较好地理解和控制情感,这时的情感是一种理性情感。但越习惯于思考的人,情感就容易越受到排斥。当思维占据了意识的全部时,情感就只能在无意识中起作用。情感由于受到排斥而不能被意识所理解和控制,往往就会失去理性而成为非理性情感。因此纳斯并不害怕别人对他思维的攻击,因为那是他能够意识和控制的,但是他害怕来自无意识的情感,那是他不能理解和不能控制的领域。他就在妄想中控制自己的情感。
孤独,他生性孤僻,言语不多,拒绝社交,与其他同学的生活格格不入。他认为人们都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人们。让他妄想出了室友查尔斯,查尔斯的个性与纳斯完全相反,集中了纳斯周围那些与纳斯格格不入的同学的特点。查尔斯个性中的许多方面正是被纳斯否定了的内容。他是纳斯的阴影。影片中查尔斯第一次出现时便是以浪子的形象出现的。与当时纳斯拘谨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内心孤独的纳什无疑是需要这种认可和鼓励的,因此查尔斯也是纳斯在孤独中需要得到认同的体现。
对成功的渴望,对失败的恐惧:
电影中有一个片断是他的竞争对手汉森向他挑战下棋比赛,他输了后,落荒而逃。还有一个片段他的博士导师问及他的论文的时候,而他还没有完成,他回去寝室又发泄了一番,捶打着那些公式推论。他害怕失败,拒绝失败,并且不能接受失败。他对成功也充满了渴望,是急切的渴望。他妄想出国防部官员帕切尔--英雄原型,他破解密码觉得很有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让他害怕,让他害怕不能做到更好。站在越高峰,越担心摔倒。他就妄想出帕切尔,活在妄想中被重视,被肯定的世界里。
对爱情的期待:妄想出小女孩玛休--阿尼玛原型,这个小女孩天真烂漫,却一直没有长大。说明在纳什的现实生活中,他对女性的了解很不成熟,缺乏对女性爱的情感。当他遇到他的妻子艾丽西亚时,他妄想了玛休,那是他开始对爱情的渴望,开始对女性有了更大进一步的了解。艾丽西亚激发了他爱的情感。
影片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现代社会是重视科技、理性、思维的世界,我们常常忽略了情感。而纳斯的人生经历却表明仅仅是思想的美丽,并非真正人性的美丽。只有美好的情感才能使思想与心灵相融合,才能建构统一而美丽的心灵。情感可以战胜一切,战胜精神疾病的困扰,撕开那不真实的人生的面纱,让那不真实人生成为真实人生的背景,不再对真实生活带来困扰。
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心理治疗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完善。虽然影片中纳什被发现的精神分裂症后就开始接受治疗,而他怕药物对他的智力会有副作用,他没有完全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的精神分裂症一直都没有治好。当他走出诺贝尔领奖现场的时候,他妄想中的那三个人物依然呈现,只是他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和爱的强大力量的控制下一直没有去理会他们,那些妄想的人物成为了真实生活的背景。而在心理治疗技术上有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让精神病人恢复呢?则需要我们的努力,我也坚信着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治疗效果,让更多的精神分裂的病人恢复健康,走出精神病医院,过正常人的生活。
电影也告诉我们,精神病人更需要我们的关怀,我们的爱是他们最好的药物。我们中国这方面就做的没有西方好,看“心理访谈”节目的时候,很多来做心理访谈的人,都是戴着帽子,眼镜,或者经过处理掩盖自己的面容。大多数人看来有心理疾病是可耻的,见不得人的。而如何转变人们的这种观念呢,也需要我们的努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魏文巧)
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北京裕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