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乙型肝炎e抗体定量小于正常值,如果测定值大于正常值,则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在下降,传染性不强。同时,乙型肝炎e抗体的滴度与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病情严重程度、病人免疫状态有关,所以需要结合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转氨酶水平等检查,判断是否存在传染性。
1、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查结果,通常以每毫升血液里含有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数量进行衡量。正常人体内一般不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所以检测结果为阴性时,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结果一般小于检测值;
2、转氨酶水平:转氨酶是反映肝功能的指标,当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会升高。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可引起肝细胞受损,所以此时血清转氨酶水平会升高。当乙型肝炎病毒清除后,血清转氨酶水平可以恢复正常;
3、肝脏彩超:如果肝彩超检查结果提示有肝炎性的改变,并且出现了肝纤维化,则可以判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如果肝彩超结果正常,并且没有肝纤维化的表现,则可以排除慢性乙型肝炎;
4、肝脏弹性检查:肝脏弹性检查可以评价肝脏的硬度,有助于判断乙型肝炎的病情是否在活动期,以及是否存在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情况。
如果判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要注意休息,建议采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避免熬夜、劳累,忌烟酒,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量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
主任医师
高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内科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传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七煤集团总医院 传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