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宝典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百科 > 百科宝典

尿酸性肾病临床研究

举报/反馈
2023-08-05 21:04:4039健康网

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研究旨在探讨高尿酸血症导致的肾脏损害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尿酸性肾病是由于长期高尿酸血症引起尿酸结晶沉积于肾组织内,刺激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肾功能受损。其主要通过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如苯溴马隆片、丙磺舒片等进行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症状可能包括尿液颜色改变、尿频、尿急以及腰痛等。这些症状通常与尿酸结晶引起的泌尿系统结石有关。

常规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尿液中的尿酸水平增高,超声波检查可见肾脏出现多发性结节状强回声灶。对于疑似尿酸性肾病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生化分析、尿液分析以及超声检查以评估肾功能和尿酸水平。治疗尿酸性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控制饮食中的嘌呤摄入量,减少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同时增加水的摄入量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出。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来降低血清尿酸水平。

患者应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保持适量运动,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并按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和用药。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