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7.8级地震堪比130颗原子弹爆炸,目前受灾民众亟需2种物资。
2023-02-07从容、冷静最关键!
2020-07-1604月20日09时42分,台湾花莲发生6.1级地震,由于震源较浅,整个台湾都感受到地震,而当我们遭遇地震的时候又应该如何自救呢?
2015-04-21我国地震接连不断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在天灾面前,如何自救?如何互救?以下为大家具体介绍关于地震后自救与互救方法。
2012-03-20昨日,土耳其发生了7.2级强烈地震,伤亡达到数百人。面对地震,如果人们掌握一些自身救护方法,不仅能在灾害中自救,更加能给即将到来的医疗救援提供最有效的前期治疗准备。
2011-10-25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2011-10-24据土耳其官方通讯社报道,土耳其东部凡省当地时间10月23日13时41分发生里氏7.2级地震。近年来地震频发,而且地震发生造成的破坏无法避免。因此,懂得地震逃生方法十分必要。
2011-10-24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和海啸,人员伤亡惨重。面对如此难以抗拒的巨大天灾,人们群策群力,投入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全力进行救援。面对地震的来袭,人们容易惊惶失措,那么在灾害发生的紧急情况下,如果医疗救援还没有实现,如人员药品短缺或供应不足等,此时,如果我们掌握一些自身救护方法,不仅能在灾害中自救,更加能给即将到来的医疗救援提供最有效的前期治疗准备。随着急救自救医疗知识的普及,很多老百姓对于灾害自救会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这里还要提示广大网友,在以往老百姓心目中的一些急救自救方法,存在着认识及操作误区,在
2011-04-22护理是现场急救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至关重要。以下是1996年云南省丽江发生的7.0级地震中,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护理工作经验:
强裂地震,时间短、地区广、破坏性大,可造成人群各种严重的综合伤害。在6小时内因创伤死亡人数可在50%。其中有10~15%的人可以救活。多数在1小时内因大失血、气道梗塞(1~2分钟)、缺氧所致昏迷而死。
当大地震蓦然而至,若开始时震级不高,人们应当迅速离开建筑群,分散到空旷的场地上去。来不及离开建筑物的往往会被坍塌的房屋埋没或砸伤。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
地震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建筑物坍塌引起人体机械性外力伤害、掩埋窒息性损伤、震后水电火气等引起的次生伤害三个方面。震中由于打、砸、弹击、撞、撕拉、震动、挤压、碰跌等方式很容易引起颅脑损伤,颅骨骨折经耳朵和鼻子流出脑脊液,此时不少人习惯性的做法是仰起头或堵住。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颅内损伤,并且回流液体也容易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沈慧勇告诉记者,他们即将派出第二批医疗救助队赶赴四川灾区,其中医生8人、护士12人,共20人参与。“医生几乎全是创伤外科的专家,其中又以骨科专家为主,护士也多来自手术室,外科救治经验非常丰富。”沈慧勇院长表示,携带药品则以止血、扩充血容量、石膏绷带等处理外伤药物为主。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大的晃动时间为1分钟左右。这时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挤压伤是外科门诊最常见且又最易被忽视的一类疾病。挤压伤是由挤压造成的直接损伤[1],即人体的四肢或躯干部在重物的压迫或挤压下造成的组织水肿,连续性中断或神经损伤等症状。典型的受累部位包括下肢(74%)、上肢(10%)和躯干(9%)。常见于暴力挤压及压埋伤,伤害常引起身体一系列的病理改变,甚至肾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致终身残疾。挤压伤病情变化快且凶险,病死率高达50%~70%。因此,急救期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
地震发生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的避震空间(即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比如墙角处,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房间、卫生间,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等。
汶川地震的伤痛还未平息,玉树地震又再次撕开了人们的伤口,让人深感灾难的残酷。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如何将伤害降到最低?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具有防患意识,掌握一些自救和急救的知识。对此,记者采访了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陈荣健,请他就常见的灾难,如地震、雷电、火灾、洪水等,谈谈逃生的技巧以及急救方法。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2010-04-24如果真遇到地震,不要惊慌。如果住的是平房,应立即跑到门外。如果住住的是楼房,千万别跳楼,应该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桌子,床铺等下面。
灾民自救互救能最大限度地赢得时间,挽救生命。如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后,唐山市区(不包括郊区和矿区)的70多万人中,约有80%—90%被困倒塌的房屋内,通过努力,80%以上的被埋压者获救,数以十万计的人死里逃生。
2010-04-22地震造成的骨骼创伤多数比较严重,比如:开放性骨折、脊柱损伤、挤压综合症、骨折碎片刺伤血管引发大出血等。以一位骨科医师的专业素养,地震导致的骨创伤救治一定要快。
2010-04-2017日,南方医院胸外科吴旭教授在省医胸科查房:一名地震时被房梁砸伤胸部,多处肋骨骨折的66岁藏族大爷,氧合指数100(正常300-50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发生。情况十分凶险,省医胸科医护人员立刻采取了人工呼吸器治疗。吴教授和省医ICU主任杨主任、马主任正在探讨救治方案,他们表示:一定要救活这个藏族大爷,一定要攻克高原ARDS。
2010-04-19今天凌晨4点,广州的天空飘着毛毛细雨、寒风刺骨,我们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4名医护人员来到白云机场,加入了广东省赴青海抗震救灾医疗队的行列,由卫生厅医政处冯宏祥副处长带队踏上了奔赴灾区的征程,院、校、厅、省各级领导为我们送行,都寄予了语重心长的托咐和殷切的祝福。
2010-04-194月17日下午,广东省赴玉树青年志愿者医疗队在南方医科大学枫林堂成立。据悉,广东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主要由南方医科大学下属的南方医院、珠江医院以及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青年骨干医师及护士组成,包括骨科、神经骨科、神经外科、心理科等灾区急需的医护人员。此外,广东省共青团还向青海团省委拨付了10万元人民币,支持当地志愿者开展救灾服务。
2010-04-19今天,我最关心的事就是昨天发生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一种极其凶险的肺水肿)的藏族老人----索兰班久!玉树大地震时,藏族大爷索兰被房梁砸中了胸部、撞断了肋骨、被埋了起来。是咱们解放军,将索兰班久大爷从废墟中挖了出来,直接抬上飞机,火速送往省会西宁的青海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伤后第三天,索兰大爷的伤情又突然加重了: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神情淡漠、三凹征,还发着高烧!这就是严重胸部创伤后的并发症----ARDS,太凶险了!我和胸科高哲俊主任判断着。
2010-04-19冻伤的原因是因为身体循环系统的末端如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因长时间暴露在冰冷或恶劣的气候环境中,或者接触冰雪,因而产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冻结伤害。
2010-04-16因长期暴露于任何温度,人体散热大于产热时,可引起体温过低.体温过低最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浸泡在水中,但若代谢性或活动性产热(发抖)不能维持核心体温时,也可发生于夏天或温暖季节.严重外伤后也可发生体温过低.固定不动,穿湿衣服, 寒风和躺在寒冷的表面物上,可增加发生体温过低的危险性.
2010-04-16地震后,天气对能否顺利实施救援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今日(4月15日)青海省气象局的救灾人员抵达玉树后,针对当地海拔高、天气多变等特点开展了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大风等针对性服务和高原地区特有的大气含氧量服务。
2010-04-16南方医院的4名专家在15日早上从白云国际机场起飞后很顺利地于当天中午抵达西宁,他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听命投入到救治地震伤员的工作当中。据南方医院胸外科吴旭教授介绍,他们这次出发带了足够的外科急救设备和有选择的带了急救药品。下飞机后,当地的气温比较低,只有3摄氏度左右,不过医疗队员都准备了足够的衣服。南方医院的4名医疗专家都能适应青海的气候,目前没有任何高原反应。
2010-04-16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15日在重灾区结古镇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当前抗震救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台灾民安置政策,进一步明确抗震救灾各项任务时间表。
2010-04-16因交通及运力困难(西宁至玉树800公里),以及高原高寒(平均海跋4000米,缺氧饭也难煮熟)条件艰苦使震区后勤保障跟不上,救护队伍只能自我保障后勤,救援容纳量有限,当前运力主要保证搜救专业队伍到位,外援医疗队均暂驻西宁待指挥部命令,可能部分医疗队须在西宁等待伤员运出救护。今已有伤员转来当地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0-04-16当皮肤接触到非常冷的空气或物品,引起血管痉挛、淤血、肿胀,这便是冻伤。冻伤严重的可能起水泡,甚至溃烂。另外,手摸到冰箱的冷冻室也能引起冻伤。全身冻伤非常危险,要多方面注意。全身冻伤时,几乎所有的病人都会出现发呆、嗜睡。如果让病人睡下去,体温便渐渐降低,会就此冻死。
2010-04-16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广东省中医院接到广东省卫生厅的紧急通知后,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吕玉波院长为首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针对灾区可能出现的疾病,同时组建了包括儿科、骨科、肾内科、ICU、胸外科、血透室等专家在内的6人医疗队。
2010-04-16青藏高原全年平均气温在10 ℃以下,最低气温达- 30 ℃以下。冻伤为高原地区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疾病,轻则影响健康及工作能力,重则导致伤残,甚至危及生命。故高原地区冻伤的救治至关重要。
2010-04-1615日下午,玉树,一顶救灾帐篷外,人们在焦急地等待。16时28分,随着帐篷里传出一声婴儿的啼哭,等待的人们都露出了笑容,并喜悦地鼓掌。这名还没有起名字的婴儿是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震后降临的首个生命,为这里带来了新的希望。
2010-04-16玉树县震区及周边地区地势较高,气温差距大,起伏多变的气温会给救援工带来不利。王永光介绍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常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平均气温较低,均在10℃以下;旬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2.9℃之间,其中4月中下旬均低于0℃;旬平均最高气温在11.9℃~16.8℃之间;各旬日夜温差均较大,一般在14℃~16℃之间。
2010-04-1514日晚,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副县长秦鹰在电话中说,四川、甘肃等省份的医疗小分队数十人,于昨日下午抵达玉树县城。更早些时候赶到的武警青海玉树州支队的队员已经展开营救,目前已从废墟中救出数千人,其中部分伤员已经得到紧急处置,但因缺少医疗设备和药品,重伤员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2010-04-15震中所在的玉树县,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最东部,处在澜沧江、怒江、长江三江地震带上,是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的地区,玉树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业结合的半农半牧县,全县总面积1.57万平方公里,有10万左右的常住居民,可谓地广人稀,玉树县境内平均海拔4493.4米,气候高寒,全年冷季7到8个月,目前正值4月,当地还处在冷季。
2010-04-15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高原,海拔普遍超过4000米,对于救援力量的要求也相对高出很多,一般救援人员都会有高原反应,再比如飞机,就急需高原飞机。当地气候较恶劣,现在晚上的气温在零下七八摄氏度,还刮着五六级大风。如果不能及时救出被埋人员,会很快因热量散失而死。
2010-04-15正在玉树地震现场参与救援的武警青海玉树州支队长石华杰称,地震现场仍有很多群众被掩埋,但由于缺乏大型的机械,大多数救援只能靠手刨。玉树州公安局局长潘志刚也说,玉树州没有大型挖掘机,自救完全靠徒手,救援人员听到垮塌房屋地下的呼救声,但无能为力。
2010-04-15在灾区进行现场报道的新华社记者看到,不少救援队员体力消耗过大,在救援间隙他们互相倚靠着休息,脸色疲惫。一直在现场参与救援的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工会主席常志强说:“可能因为高原反应,搜救犬有时根本都不工作。救援工作困难很大。”
2010-04-15作为经常发生地震的岛国,日本在防震方面,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
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救助被压埋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2009-10-01地震发生时,如在户外或野外,要如何避震?云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谷一山介绍,这时应就近选择开阔地带,注意避开高大建筑或悬挂物等危险场所,在野外则应避开山边等危险环境,注意躲避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009-09-04 在户外或野外如何避震?假如发生地震了,你该如何应对呢?为了减少像5.12特大地震这样的伤亡,我们应该学会基本的防震知识。
2009-09-01 家庭应该怎么样防震?地震酿成的灾害包括楼宇倒塌、火灾及地震过后的瘟疫,可致大批人员伤亡。
2009-07-24 地震求生与急救简介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的避震空间(即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比如墙角处,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房间、卫生间,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等。
2009-05-25如果仅仅是表皮割伤或擦伤,可先用肥皂及水清洗伤口,再用红药水或含抗菌素的药膏涂在伤口上,然后用创可贴包好伤口。通常较小的创口,用一张创可贴就足以止血了。如果伤口较深,流血较多,可参照如下步骤去做:
2008-09-10唐山地震专家说,震后自救要注意5个事项。
2008-08-31 震后自救与互救需注意地震时如何逃生以及救生,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2008-08-26在地震发生时,请记住以下要点!
2008-08-13 地震灾害急救要点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的强烈地震,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及早地对伤员进行急救,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下面看看抗震救灾现场急救口诀。
2008-06-03 抗震救灾现场急救口诀如果你已收到可能发生地震的警告,继续保持收听当地电台最新的报告和建议。
2008-06-02 家庭防震须知地震酿成的灾害包括楼宇倒塌、火灾及地震过后的瘟疫,可致大批人员伤亡。
2008-05-30 地震的急救与求生如果你已收到可能发生地震的警告,继续保持收听当地电台最新的报告和建议,如建议关掉液化气、电源。将大而重的物体从高的搁架上拿走。将瓶子、玻璃、瓷器和其他易碎的东西放进低橱内,搁板应有挡手以防止物体下落。橱门应紧闭,移走悬挂物体。准备以下物品以备急用:新鲜淡水和应急食物、手电、灭火器。
2008-05-27 灾难自救—家庭防震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2008-05-22 地震伤的急救法则如果你已收到可能发生地震的警告,继续保持收听当地电台最新的报告和建议,如建议关掉液化气、电源。将大而重的物体从高的搁架上拿走。将瓶子、玻璃、瓷器和其他易碎的东西放进低橱内,搁板应有挡手以防止物体下落。橱门应紧闭,移走悬挂物体。
2008-05-16痢疾的疫情和震情一样具有强大杀伤力,必须及早安排防范措施。
2008-05-15 学习唐山 地震后预防痢疾地震后,腹泻成了多人常见的症状之一,那么,在食品跟饮用水方面,需要注意什么,才能预防?
2008-05-15 震后 这样做能预防腹泻由于地震房屋倒塌,地面裂缝,山体坍塌,江河污染等原因,造成人员外伤,易引起破伤风等疾病。
2008-05-15鼠疫以病情重、病程短、流行快、死亡率高四大特点被列为烈性传染病之首。
2008-05-15 废墟中 小心鼠疫传播发生在5月12日的大地震,首先要预防的疾病,就是霍乱。预防霍乱,要做到什么呢?
2008-05-15 地震后 如何预防霍乱流行大灾之后如何防止疫情的传播?我们需要做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相关专家给出了答案。
2008-05-15 震后 警惕腹泻危险因素多地震时,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2008-05-13 地震发生 脱离险境每有地震,就会有许多版本的地震谣言应运而生,更有甚者,竟然传言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地要发生某级地震。
2008-05-13 遭遇灾害 勿听信谣言此次地震中几乎所有的旅客都是坐电梯下楼的,倘若那时发生余震,在电力设施受损情况之下,旅客可能受困于电梯之中,危险可想而知。
2008-05-13 地震逃生莫乘电梯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2008-05-13 户外并非绝对安全 保护好头部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2008-05-13 关火灭火 避免地震次生灾害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用科学的眼光来认识、分析、预防这种自然灾害,已成为现代人的科学武器。那么地震发生时应该怎么办呢?
2008-05-13 地震逃生最忌慌不择路在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不足一个小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就已乘上赶赴灾区的飞机。
2008-05-13 救灾 应急机制迅速启动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地声”。
2008-05-13 地震前 大自然有警报地震伴有发光现象并非偶然。在我国近年就至少有二三十次地震伴有地光。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
2008-05-13 望见地光 蓝光闪过之后地震前,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多种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或酷热蒸腾等。
2008-05-13 大气异常 地震征兆之一的确,当人们在总结地震经验时,常常会提到震前动物异常现象,可惜的是在震前很少有人对此进行防范。
2008-05-13 地震 重视动物的报警1970年1月云南玉溪大地震前,某公社旱情十分严重,但在大震前六、七天,却有几口井的水位突然显著升高,有的甚至溢出井外。
2008-05-13 井水喷出地面 不是好兆头1970年1月5日,在云南通海发生7.8级大地震。震前,震中区有些人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忽然发现收音机音量减小,声音嘈杂不清,特别是在震前几分钟,播音干脆中断。
2008-05-13 电磁场异常 地震要来了从多年来的大地测量结果中发现,我国几次较大的地震:如1966年邢台地震、1969年渤海地震、广东阳江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玉溪地震等等,震前都有地形变活动。
2008-05-13 地震的预兆 地形变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科学家称它们为前震。
2008-05-13 大震前的小震活动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
2008-05-13 震源、震中和地震波公元132年,在京师(河南洛阳)盛传着一个惊人的消息,说太史令张衡发明了一种仪器,可以观测到发生地震的时间和方位。
2008-05-13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常常借助于神灵的力量来解释。
2008-05-13 从传说看发生地震的原因用地震仪测出的地震,每年全球约5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10万次,造成破坏的1000次,而7级以上,足以造成巨大灾害的有十几次。
2008-05-13 解析全球3个主要地震活动带根据发生原因的不同,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构造地、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2008-05-13 地震分为哪几种类型。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
2008-05-13 地震是如何产生的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
2008-05-12 预防地震灾害应急要点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大多数地震是有感或轻度破坏地震,所以遇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躲避。
2008-05-12 抓住震前十几秒钟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它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常常借助于神灵的力量来解释。随着社会的进步,用科学的眼光来认识、分析、预防这种自然灾害,已成为现代人的科学武器。
2008-05-12据国家地震台网重新核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的地震震级为7.8级。
2008-05-12 四川汶川地震震级7.8级我国处于濒太平洋地震与欧亚地震交汇地带,地质结构相当活跃,约有1/3的国土受到袭击。本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200余次,1/10发生在中国。新中国成立40年来,发生11次7级以上地震,死亡达40万人。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户内,就呆在里面,将火熄灭,远离玻璃特别是大的窗户(包括镜子等)。
2008-04-29最细微的干扰或者像一声来复枪响的动静,就能使雪片发生崩落。
2008-04-25 雪崩自救 冷静逃生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的较好办法。
2008-03-10在地震时被埋压在废墟里后,如何进行自救,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2008-02-18 生命可贵 废墟之下求生存遭遇地震,所处的位置不同,防护措施也不一样。
2008-02-18 地震发生 各场所防护要点颅脑损伤是地震伤亡中死亡率最高的,早期死亡率达30%。颌面、五官损伤会造成严重功能障碍, 可因血凝块和组织移位,造成窒息。
2008-02-18 地震对人体哪方面损害最大地震发生,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这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2008-02-17 地震发生 逃生有法宝天灾人祸,说来就来,谁也无法预料。地震亦是如此。俗话说“有备无患”,我们能做到的,是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为以后万一不幸遇到地震做好准备,希望能把伤亡损失减到最低。
2008-01-19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2007-12-11如果你已收到可能发生地震的警告,继续保持收听当地电台最新的报告和建议,如建议关掉液化气、电源。将大而重的物体从高的搁架上拿走。
2007-11-07发生地震之前,之时,之后,我们应该怎样做……
2007-08-19 地震来临,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