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急救 > 急救常识

冠心病引发心源性休克机制

举报/反馈
2024-03-08 01:23:2139健康网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功能受损或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的临床综合征。而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可进一步加重心律失常、心室重构等病理过程,最终导致严重低血压和组织灌注失调,从而诱发心源性休克。

一、基本病理生理过程

1.血管扩张:当冠脉出现严重的狭窄时,会导致心脏供血减少,此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以增加外周小血管收缩,同时也会使儿茶酚胺敏感性降低,为保证足够的外周灌注量,会出现广泛的血管扩张,导致回心血量明显增多,有效循环血量相对减少,造成心输出量下降,从而发生心源性休克。

2.心排出血量降低:当冠脉出现严重狭窄时,心脏供血减少,为了维持正常的氧代谢,左心会显著扩大,以克服更多的阻力来完成泵血工作,但这种改变可能会导致二尖瓣反流,从而使大量未经充分氧合的静脉血进入体循环,导致更明显的酸中毒,并可能损害多个器官的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3.微循环障碍:在心源性休克早期,主要表现为微循环淤滞性缺血,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微循环缺血缺氧性损伤,最后可能导致细胞死亡。

4.其他:如再灌注损伤、心室壁破裂、心肌纤维化、心包填塞等也可作为诱因参与心源性休克的发生。

二、治疗措施

一旦确诊为心源性休克,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强心利尿扩管等对症支持处理,必要时可行机械辅助循环支持,如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体外膜肺等。

此外,在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各项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