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消化 > 消化科资讯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治疗

举报/反馈
2024-01-23 02:29:0239健康网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治疗可以考虑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方法。

1.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来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适用于轻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控制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2.皮质类固醇

皮质类固醇具有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可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例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对于重度嗜酸性胃肠炎伴有严重症状者有效。长期使用须监测潜在并发症。

3.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病情,代表药物有环孢素、硫唑嘌呤等。适合于对激素敏感但反复发作的病例。需要定期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4.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针对特定免疫蛋白进行干预,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等,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若患者存在免疫异常情况导致的胃肠道损伤,此时使用上述药物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需警惕可能发生的感染风险。

5.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利用内镜技术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将其完整切除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适用于表浅型EG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局部增厚、隆起明显且活检难以明确性质者;或者疑为恶变者,可通过此方法获取组织标本并同时进行处理。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导致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消化道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