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10月28日,2023第五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担任大会主席,他在致辞中表示,医师公益活动应该赋予更大的内涵,要使更多的老百姓获益,医师公益服务从“有病治病”要向前推进到“没病防病,小病干预”,贯穿于全生命周期。
现在还坚持大查房,“是病人的眼睛让我有更大的动力”
钟南山回忆自己担任了首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CPAH)的大会主席,成立初衷就是为了更好的弘扬传承医师的精神。在第二届医师公益大会的时候,他提出了自己的愿望——公益大会应该成为医疗人文建设的阵地,同时成为公益展示与创新的平台,“很高兴几年来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好的效果。”
医师公益事业不仅是一种慈善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医生要传播仁爱的思想。
谈及自己做医生的一些深刻体会,钟南山娓娓道来,“医者仁爱精神”不是天生就有,更不是看书就能得到,而是在跟患者交流过程中逐渐深化逐渐体会得来的。“我现在还坚持大查房,每个星期查房看到疑难病例,看见病人的诉求,看着病人的眼睛,看到他们的期待,我就感觉自己有了更大动力——一定要跟大家一起解决困难!”
钟南山说自己有一种很强烈的看法,“医生不能离开临床工作,而且要在工作中与患者互相交流,这样能够帮助医生获得更多前行的动力。”
另一方面,患者可以给到医生很重要的心理支持、精神支持。钟南山印象特别深刻的是10年前,他看到过生命绿洲艺术团的节目表演,至今记忆犹新。艺术团相当大部分病友努力生活,高质量地活到今天,很阳光地对待生活,对待各种困难,反而一些健康的普通人做不到这样,她们如此乐观向上让医生感到很受鼓舞,“关心、关爱所起的作用,往往是药物做不到的”,钟南山说。
他呼吁,无论是医师,还是相关行业从业者,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推动医学事业发展与进步。
从“有病治病”到“没病防病,小病干预”
目前,我国健康事业发展战略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医师公益事业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钟南山认为,以前医师公益服务重点放在有病治病,特别对困难家庭、疑难病人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随着国家健康战略的转变,医师公益活动的内涵有了很大的扩大,医疗公益服务应向前推进,“一个是没病防病,也是我们医生要关心的,这是宣传教育工作;还有小病干预,是我们医生更重要的工作”。
“根据分级诊疗,三甲大医院主要收治一些中晚期的疾病,但实际上最有价值的是治疗早期的疾病。我是搞胸肺疾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其中一个对百姓健康影响非常大的,我国有9000多万的慢阻肺病人,快接近一个亿,其中95%是一期、二期,其余是三期四期。三四期病人,他们经常‘光顾’三甲医院,走路时上不来气,喘得很辛苦了;但是90%以上没有症状,这些是一期二期的慢阻肺病人,当有点不舒服或走路快了有点气促,往往一测肺功能已经进入慢阻肺。”钟南山指出,应该像抓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抓早期慢阻肺。
他说:“早期糖尿病得到干预,不让病情加重,就不会出现眼睛、心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的合并症,有的病人一辈子血糖高一点就吃点药加上注意饮食就能管住,这样多好!”这样的早期干预,已经有很不错的研究结果,慢阻肺病人自己察觉不到,但钟南山团队的双盲实验一开盲,证实了获早期干预的病人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这类病人就不会进展到三期四期,可以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工作,正常的学习,这多好!
“病人病情重时,来找医生、求医生;当病人没到这个程度上,就要我们医生找病人,给病人做科普宣教。”钟南山强调。
另一个对人们健康影响大的是肺结节。钟南山介绍,胸部CT检查30%的人群可以发现肺结节,需要关注这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而不是一发现就盲目治疗,“现在除了做CT的AI来分析它的性质,也做血液的循环学的肿瘤DNA甲基化研究。假如发现是恶性的,很快、很简单的一个手术把它去掉,一天就可以解决问题,第二天病人就出院了,就像割一个脓包一样”,钟南山说,病人、家属都没有了心理负担,正是医者要努力的方向。
“医师公益活动应该贯穿于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而且着重服用‘没病防病,小病干预,有病治病’,这三项工作都要进行。”钟南山认为,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国家战略,医师公益活动应该要做得更多。
“传承医者精神,共筑全民健康,这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梦想,特别是对慢阻肺,希望能够在我还活着的时候有所实现!”钟南山如是说。
(图片:医师公益大会供图)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新乡市中心医院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焦作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