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被扇耳光后,男孩从走廊一跃而下……

举报/反馈
2020-09-22 00:00:02医学界

  编者按

  9月17日,武汉一名14岁初三男生,在学校走廊被母亲扇耳光后趁人不备跳楼身亡。当地教育局通报称,事前男生因在教室与同学玩扑克被请家长。

  男孩的行为令人痛心!同时,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等话题也在网上引起热议。

  “最好的教育是什么?”需要每一位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和孩子一步步学习、探索,但可以肯定的是“打骂”不在其中。

  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就曾发布过一项声明[1]和一系列报道[2-4]强调,儿科医生应当引导家长和监护人对儿童使用适当的方式管理其行为,避免成年人对儿童体罚或辱骂——这么做只不过是爸妈自己想解气,不但没用,还可能贻害孩子一生!

  一 声明:孩子打不得?说了快四十年了!

  早在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就呼吁其所有成员国禁止对儿童进行体罚并制定关于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的教育方案[5]。而在1998年美国儿科学会也制定了相应的指南[6],鼓励和协助父母通过“打屁股”以外的方法来管理孩子的不良行为。

  在《停止对儿童体罚的全球倡议》[7]的定义中,对孩子的体罚包括“任何导致某种程度的疼痛或不适的物理惩罚”。

  我们通常说的“打”孩子,即打抽耳光、打屁股等,包括用手或者鞭子、棍子、皮带、鞋子等工具。

  此外,也包括踢、摇、扔、抓、捏、咬、烧、烫,强迫孩子保持不舒服的姿势,用肥皂清洗孩子的嘴或强迫他们吞下辛辣的香料……这些花样百出、面面俱到的所谓“惩罚”、“教育”,光是听听就觉得疼。

  同时,公约还将其它非物理的惩罚,如贬低、侮辱、诋毁、威胁、恐吓、嘲笑也纳入到了体罚的范围中。

  总而言之,体罚有辱人格。

  相关调查显示,作为最“懂”孩子的人群之一——美国儿科医生中仅有6%的人对体罚持积极态度,仅有2.5%认为“打孩子”能够有正面效果;78%的儿科医生不认为“打孩子”是让孩子正确行事的唯一方法,75%不同意“打孩子”作为一种常规的管教方法[8]。

  而普通家长也越来越反对体罚。

  1986年的调查显示,当年有86%的家长认为“打孩子的屁股有时是管教孩子的合适方法”;但到了2013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了70%,而年龄小于36岁的父母只有一半打过他们的孩子[7];2016年的调查分析进一步发现,家中有年幼孩子的父母,不论背景均不支持体罚[9]。

  二 后果:打了又怎样?影响孩子的未来!

  AAP既然劝诫家长们不要打孩子,自然是有充足的理由。

  声明指出,打孩子其实没有用,反而还可能会带来不良的生理心理问题,亲子关系也可能因此恶化……

  1 体罚孩子没有用

  一项观察性研究的结果显示[10],孩子在经历过体罚之后的10分钟就恢复了相同的行为,体罚所能带来的影响其实非常短暂。

  而另一项荟萃分析则表明[9],体罚的长期效果也不怎么样,回顾多项研究的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研究并未发现体罚能够显著改善孩子的行为。

  美国一项包括了5000多名儿童的出生队列分别在孩子1岁、3岁、5岁和9岁时进行了随访,结果发现:

  3岁时经常被打屁股的孩子(大于2次/月),在5岁时会更有攻击性[11];

  此外,5岁时的体罚与更低的词汇得分有关[12],简单来说,就是体罚还会让孩子学习变“差”;

  同时,5岁时的体罚也与9岁时更多的外化行为(externalizing behavior)有关[12],包括违抗、攻击、违纪、多动、脾气爆发;

  被体罚的孩子反而会变得更“不乖”,从而招致更多的体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13]。

  2 影响孩子的未来

  更可怕的是长期体罚可能会带来大脑结构的改变!

  研究发现,长期/反复接受体罚的孩子在18-25岁时,其大脑额叶绘制体积和表现较常人降低,而这一改变可能降低智商[14]。

  即使不打孩子,长期被辱骂也可能带来皮质醇水平的升高,随后带来大脑结构的改变[15,16]。

  除了影响孩子的生理健康之外,严厉的语言虐待与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有关系。

  调查显示,13岁之前遭受严厉辱骂的孩子在未来更可能出现行为问题和抑郁,这一问题又使得父母变本加厉地使用更为严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同时,父母的温暖并不能改变这一联系[17]。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不控制自己的嘴,想要弥补也没用。

  体罚不能改善孩子的行为,却有长期的不良影响,儿童期的体罚甚至与成年期自杀未遂、中重度饮酒和物质滥用有关[18]。

  3 亲子关系更恶劣

  实际上,“喜欢”打孩子有时体现的反而是父母自身的问题。

  研究显示,抑郁的父母更容易对孩子的行为持负面看法并更多地体罚孩子[19],经历过体罚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时,也更可能选择严厉的方式来应对[20]。

  而反复的体罚可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和争吵,对亲子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三 建议:不打怎么做?10条推荐看过来!

  AAP当然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既然喊出了“为了一些孩子的健康”这样的口号,除了告诉家长们不能打之外,当然需要提出一些管教孩子的建议。

  为此,AAP推荐了“10条行之有效的健康管教方法”[21]:

  1  展示和交谈:用冷静的语言和行动教育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正确的、模范的行为。

  2  设定限制:告诉孩子他们可以遵循的、明确且一致的规则,并用他们的年纪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给他们听。

  3  告知后果:请冷静而坚定地告诉孩子如果他们表现不佳可能导致的后果。

  比如,告诉他们没有收拾玩具,那么今天剩下的时间里就不能玩。切实、及时地执行这些规则,不要几分钟之后就把玩具还给他们。

  不过,不能剥夺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比如吃饭。

  4  倾听孩子:学会倾听很重要。在解决问题之前,让您的孩子说完ta这么做的原因。

  当不良行为有一定模式时,父母要注意并与孩子交流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仅仅是惩罚,比如有时孩子只是感到嫉妒。

  5  注意孩子:所有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管教孩子最有力的工具是你的注意力——鼓励良好的行为并劝阻其它不良行为。

  6  学会赞扬:孩子们需要知道自己行为的对错 。父母应该注意他们良好的行为,尽量具体地指出并表扬良好的行为和尝试,比如“哇!你把那个玩具收拾好了!”

  7  学会忽视:只要孩子没有做出危险的事情,并且在作出良好行为时能够足够地关注,那么学会忽视可能是阻止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学会忽视能够让孩子了解他们行为的直接后果。

  比如,有时孩子故意不断丢弃饼干,那么ta就吃不到饼干了;如果ta破坏ta的玩具,那么ta就不能玩了。不久之后,ta就能学会不乱扔饼干并好好地玩玩具。

  8  准备迎接麻烦:在可能出现不良行为的问题之前就要想好该怎么办,为之后的活动提前做好计划并想好孩子该如何表现。

  比如,在乘坐飞机之前告诉ta不能大吵大闹,教会ta如何缓解自己的不适。

  9  重新定义不良行为:有时儿童行为不良,只是因为他们感到无聊或者不知道做什么好,试着为孩子找点其他事情做做。

  10  试着“静静”:当孩子打破了某些规矩,“静静”(time-out)可能特别有用。实行这个方法时,告诉孩子,如果他们不停止不良的行为,他们会被要求去“静静”。

  用尽可能少、不带情绪的语言提醒孩子他们做错了什么,让他们从当前的情境下离开一段时间,一般几岁就让ta离开几分钟。对于不到3岁的孩子,也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安静一会儿。

  比如“当你感觉到准备好、能够控制自己的时候就回来。”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实践自我管理的能力。

  此外,建议还指出: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如果父母自己感到失控,可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给自己几分钟深呼吸、放松或者打个电话,等感觉好些时,再回到孩子身边。

  为人父母,如果第一次没有很好地处理情况,也不要太担忧,而是思考自己下次可以做出什么改变。

  如果觉得自己在失控中犯了错误,那么请在冷静之后,向孩子道歉,解释自己未来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并一定记住——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Reference:

  [1] Sege RD, Siegel BS; COUNCIL ON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COMMITTEE ON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CHILD AND FAMILY HEALTH. (2018). Effective Discipline to Raise Healthy Children. Pediatrics. 2018 Nov 5. pii: e20183112. doi: 10.1542/peds.2018-3112.

  [2] Carla Kemp. AAP recommends positive discipline rather than physical, verbal punishment. AAP News. November 5, 2018. Available at: http://www.aappublications.org/news/2018/11/05/nce18discipline110518?utm_source=TrendMD&utm_medium=TrendMD&utm_campaign=AAPNews_TrendMD_0  Last assessed on 2018-11-14.

  [3]Robert D. Sege. AAP policy opposes corporal punishment, draws on recent evidence. AAP News. November 5, 2018. Available at: http://www.aappublications.org/news/2018/11/05/discipline110518?utm_source=TrendMD&utm_medium=TrendMD&utm_campaign=AAPNews_TrendMD_0 Last assessed on 2018-11-14.

  [4]Trisha Korioth. Discipline vs. punishment: What works best for children? AAP News. November 5, 2018. Available at:

  http://www.aappublications.org/news/2018/11/05/disciplinepp110518?utm_source=TrendMD&utm_medium=TrendMD&utm_campaign=AAPNews_TrendMD_0  Last assessed on 2018-11-14.

  [5] United Nations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General Comment No. 8: The Right of the Child to Protection From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Other Cruel or Degrading Forms of Punishment (Arts. 19; 28, Para. 2; and 37, Inter Alia). Geneva, Switzerland: UN 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2007. Available at: www.refworld.org/docid/460bc7772.html. Accessed 2018-11-12.

  [6]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Child and Family Health. (1998). Guidance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Child and Family Health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Pediatrics. 1998;102(2, pt 1):433]. Pediatrics. 1998;101(4, pt 1):723–728. Reaffirmed April 2014.

  [7] Global Initiative to End All Corpor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Prohibiting and Eliminating Corporal Punishment: A Key Health Issue in Addressing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 Geneva, Switzerl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5. Available at: www.who.int/topics/violence/Global-Initiative-End-All-Corporal-Punishment-children.pdf. Accessed 2018-11-12.

  [8] Taylor CA, Fleckman JM, Scholer SJ, et al. (2018). US pediatricians’ attitudes, beliefs, and perceived injunctive norms about spanking. J Dev Behav Pediatr. 2018 Sep;39(7):564-572. doi: 10.1097/DBP.0000000000000592.

  [9] Gershoff ET, Grogan-Kaylor A. (2016). Spanking and child outcomes: old controversies and new meta-analyses. J Fam Psychol. 2016 Jun;30(4):453-69. doi: 10.1037/fam0000191.

  [10] Holden GW, Williamson PA, Holland GW. (2014). Eavesdropping on the family: a pilot investigation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the home. J Fam Psychol. 2014 Jun;28(3):401-6. doi: 10.1037/a0036370.

  [11] Taylor CA, Manganello JA, Lee SJ, et al. (2010). Mothers’ spanking of 3-year-old children and subsequent risk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Pediatrics. 2010 May;125(5):e1057-65. doi: 10.1542/peds.2009-2678.

  [12] MacKenzie MJ, Nicklas E, Waldfogel J, et al. (2013). Spank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 across the first decade of life. Pediatrics. 2013 Nov;132(5):e1118-25. doi: 10.1542/peds.2013-1227.

  [13] MacKenzie MJ, Nicklas E, Brooks-Gunn J, et al. (2015). Spanking and children’s externalizing behavior across the first decade of life: evidence for transactional processes. J Youth Adolesc. 2015 Mar;44(3):658-69. doi: 10.1007/s10964-014-0114-y.

  [14] Tomoda A, Suzuki H, Rabi K, et al. (2009). Reduced prefrontal cortical gray matter volume in young adults exposed to harsh corporal punishment. Neuroimage. 2009 Aug;47 Suppl 2:T66-71. doi: 10.1016/j.neuroimage.2009.03.005.

  [15] Choi J, Jeong B, Rohan ML, et al. (2009).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white matter tract abnormalities in young adults exposed to parental verbal abuse. Biol Psychiatry. 2009 Feb 1; 65(3): 227–234. doi: 10.1016/j.biopsych.2008.06.022.

  [16] Gershoff ET. (2016). Should parents’ physic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be considered a source of toxic stress that affects brain development? Fam Relat. 2016;65(1):151–162

  [17] Wang MT, Kenny S. (2014). Longitudinal links between fathers’ and mothers’ harsh verbal discipline and adolescents’ conduct problem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Child Dev. 2014 May-Jun;85(3):908-923. doi: 10.1111/cdev.12143.

  [18] Afifi TO, Ford D, Gershoff ET, et al. (2017). Spanking and adult mental health impairment: the case for the designation of spanking as an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Child Abuse Negl. 2017 Sep;71:24-31. doi: 10.1016/j.chiabu.2017.01.014.

  [19] Callender KA, Olson SL, Choe DE, et al. (2012).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depressive symptoms, appraisals, and physical punishment on later child externalizing behavior. J Abnorm Child Psychol. 2012 Apr;40(3):471-83. doi: 10.1007/s10802-011-9572-9.

  [20] Kistin CJ, Radesky J, Diaz-Linhart Y, et al. (2014). A qualitative study of parenting stress, coping, and discipline approaches among low-income traumatized mothers. J Dev Behav Pediatr. 2014 Apr;35(3):189-96. doi: 10.1097/DBP.0000000000000032.

  [21] Healthy Children. 10 Healthy Discipline Strategies That Work. Healthy Children. Available at: https://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family-life/family-dynamics/communication-discipline/pages/Disciplining-Your-Child.aspx Accessed 2018-11-14.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