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要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疾病要闻

孩子再这样吃下去,不止是儿童肥胖症的悲剧,家长们建议了解

举报/反馈
2020-08-27 09:36:18健康界

  近日,央视连连批评畸形吃播的现象,如今很多吃播为博流量,暴饮暴食,胡吃海喝,既浪费食物,又伤身体,而3岁女童小佩琪被爸妈喂养到70斤做吃播的事件再次引发热议。

  根据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差数值表(女)显示,3岁儿童正常体重应该在30斤左右,而小佩琪年仅3岁就达到了11岁适龄的体重。

  显然,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体重范围。很多网友对这对父母的喂养方式表达了愤怒和不解,并且律师表示女童的父母以这种形式将孩子当做赚钱工具,而对孩子的健康置之不顾,已经涉嫌虐待?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不至于这样对待自己孩子,但对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养模式仍是毫不保留,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儿童肥胖症发生。目前我国儿童肥胖症发病率成逐年上升的趋势,最新研究显示,我国儿童肥胖症发病率达到20%。疾控中心的有关数据显示,17岁以下肥胖人群已超过55万人,有12%的儿童超重。

  世卫组织报道,绝大多数超重或肥胖儿童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增长幅度高于发达国家30%以上。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25年,全球超重婴幼儿人数将增加到7000万,可见,对儿童肥胖症的干预和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何谓儿童肥胖症?

  医学上对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的儿童,称为小儿肥胖症,有营养过度、少动和肥胖史,呈均匀肥胖而无其他异常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单纯性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小儿,1岁以内、5~6岁或青少年为发病高峰,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

  轻度肥胖:体重在同龄儿童群体平均体重的20%~30%,

  中度肥胖:体重在同龄儿童群体平均体重的30%~50%,

  重度肥胖:体重在同龄儿童群体平均体重的50%以上。

  儿童肥胖症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1.父母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属于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易发因素,根据相关研究证实,儿童肥胖的几率受父母是否肥胖直接影响。父母都不胖,儿童出现肥胖的几率仅为11.1%。父母一方存在肥胖的,儿童发生率则为19.4%~22.9%。而假如父母双方都属于肥胖,儿童的肥胖几率则高达33.7%。

  2.行为与饮食习惯因素

  儿童每天摄入过多糖果、甜品、奶油、油炸食品等高热量食品,而摄入水果蔬菜较少的话,更容易引发儿童肥胖症,并且许多肥胖儿童运动较少。

  3.神经与内分泌因素

  人类的下丘脑当中存在两对神经核,其主要负责人体的饥饿反应和饱食反应。当下丘脑出现病变症状的时候,饥饿神经中枢与饱食神经中枢的神经反射会出现平衡失调的情况,从而非常容易导致肥胖症发生。此外,肥胖还与人体的内分泌因素有关,一旦人体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也非常容易引发肥胖的症状。

  儿童肥胖症对健康产生哪些影响?

  儿童肥胖症会影响儿童智商、行为、心理等多方面,导致体内基础胰岛素和C肽分泌明显增高、甲状腺功能相对低下、心肺功能显著降低、总智商和行为智商均降低、性发育及向成熟均明显提前,还会引起内脏疾病,如脂肪肝、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是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损害。除此之外,儿童期肥胖会使成年期肥胖、早逝和残疾出现的几率更大。

  面对儿童肥胖症,我们应该怎么做?

  1.健康宣教,早期预防

  很多儿童肥胖症都与家庭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加强家长对儿童肥胖症的正确认识,纠正家长影响下的不良生活方式。同时,还应当对家长进行一些烹饪方面的指导,比如尽量使用植物油,少采用爆、炸、炒的烹饪方式。此外,也可以在幼儿园等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加大对儿童肥胖症的早期控制力度。

  2.饮食调整

  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需足够的营养以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但营养过剩又会导致肥胖。儿童肥胖症热量的分配与膳食能量控制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总热量摄入建议5~7岁为1000~1200 kcal/d,7~8岁为1200~1600 kcal/d,9~18岁为1400~1800 kcal/d,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百分比分别为15%~20%、20%~30%和50%~60%。

  3.运动疗法

  肥胖者可通过一定的有氧运动,使其消耗身体多余脂肪,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减轻体重。主张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代谢运动为主,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交替进行。运动形式:跑步、跳绳、游泳、球类、骑自行车、踢毽子和爬楼梯等。运动时应达到个人最高心率的60~70,以达到微微出汗为宜,每周锻炼3~4次,每次运动时间≥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4.中医疗法

  中医循经推拿可有效消除肥胖儿童的异常饥饿感和异常疲劳感,比如采用循经推拿按摩法、耳穴贴压按摩法,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伤、无副反应、见效快、易接受的减肥方法。

  5.药物治疗

  一般不主张用药,但当肥胖合并胰岛素抵抗或代谢综合征时,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透过3岁暴食网红女童的故事让我们意识到在儿童肥胖症发生的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儿童肥胖症的危害后患无穷,因此,家长们应该注意对孩子生活习惯予以合理指导,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杨彦慧. 儿童肥胖症的致病因素及干预策略探讨[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08):146-147.

  2.周方怡. 我国儿童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27).

  3.毕亮亮. 儿童肥胖症的研究及预防[J]. 中国民间疗法, 2014, 000(004):74-75.

  4.黄亚宁. 浅谈儿童肥胖症的病因、诊断与治疗[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4, 000(0z2):23-24.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