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失眠或会增加次日30%的焦虑水平!而深度睡眠则能明显降低机体焦虑水平!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题为“Overanxious and underslept”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失眠或会让机体第二天的焦虑水平上升30%;研究者表示,充足和高质量的睡眠能够让人保持冷静并减少机体压力水平。

  根据美国焦虑症和抑郁症协会数据显示,焦虑症是美国人群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每年都有大约4000万人(约占全美人口的18%)遭受焦虑症的影响。研究者表示,缺乏睡眠会以一种剂量反应的方式来放大机体的焦虑水平,慢性睡眠不足和急性完全睡眠不足常常会显著增加健康个体机体的焦虑水平;睡眠不足对焦虑影响的进一步证据常常来自于临床科学研究,睡眠障碍是公认的焦虑症的常见症状,此外,睡眠障碍还与焦虑障碍的发生和进展直接相关,其存在关联性的证据在于,睡眠障碍通常存在于主要焦虑障碍的整个轴线上,其中就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慌障碍和社交焦虑障碍等。

  虽然很多研究报告都揭示了睡眠不足和焦虑症之间的关联,但在本文中,研究人员解决了三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首先,研究者分析了睡眠不足如何以及为何会在人类机体中加剧焦虑感;其次,研究者还揭示了睡眠的特定特征(阶段和生理性特征)是否能有效预防睡眠不足所引发的焦虑症状;最后研究者还分析了每天晚上都经历细微且最常见的睡眠不足是否会使得个体机体的焦虑症日复一日地增加。

  我们可以将睡眠分为两大类,即快速眼动睡眠(REM,rapid eye movement)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EM),以及四个子阶段,非快速眼动睡眠的前两个阶段都是轻睡眠阶段,此时机体会从清醒状态调整到宁静状态;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深度补充睡眠阶段,人们需要再次醒来时保持充满活力的状态,这些阶段之后就是快速眼动睡眠了,即在人们睡醒之前会经历较轻、充满梦境的睡眠阶段。不同的睡眠阶段往往会对特殊大脑区域产生不同的效应,而利用特殊的技术研究人员就能对这些效应进行监测,包括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和多导睡眠描记术(polysomnography)。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18名成年参与者进行研究,在参与者完成焦虑症调查问卷的同时,研究人员对其大脑进行扫描来确定不同睡眠阶段对其机体焦虑水平的影响效应;在睡眠充足和睡眠不足的一晚后,参与者被要求观察在情绪上会令人不安的视频,当每次观看之后,研究者都要求其完成一份名为“状态-特性焦虑量表”的焦虑症调查问卷,随后当研究者确定参与者的睡眠阶段后,使用fMRI技术和多导睡眠描记术来对其大脑进行扫描。

  扫描结果显示,在不眠之夜(失眠)后,名为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的大脑区域处于失活状态,此前研究结果表明,大脑中的内侧前额叶皮质主要能够参与缓解机体焦虑和压力水平,研究者还发现,大脑中被认为能够处理情绪的特殊区域处于过度活跃状态。当研究者分析参与者所完成的调查问卷后他们发现,当经过一个不眠之夜后,参与者机体的焦虑水平会增加30%。

  研究者Matthew Walker表示,如果缺乏睡眠的话,我们的大脑似乎就会在加速踏板上踩地过重,而并不会进行足够的制动;当参与者经过充足的睡眠后,其机体的焦虑症水平就会下降,尤其是参与者进行更多时间的深度、恢复性和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深度睡眠能够恢复参与者大脑中调节情绪的前额叶区域的功能,并降低机体情绪和生理性反应,抑制焦虑的升级。

  随后研究人员对30名参与者进行实验并对280名参与者进行在线调查,以此来重复实验证实其上述研究结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那些晚上深度非快速眼动睡眠花费时间更多的参与者第二天的焦虑程度最低,而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者晚上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能够帮其预测第二天机体的焦虑水平。

  研究者表示,获得一整晚充足的睡眠或许应该被纳入到临床治疗焦虑症的疗法之中,患有焦虑症的人群会经常表示其睡眠受到了干扰,但却很少有研究人员提出改善睡眠来降低患者焦虑症的建议;本文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睡眠和机体焦虑症之间的因果关联,还确定了哪种程度(非快速眼动睡眠)的睡眠能够足以改善机体的焦虑症状。如今研究人员发现了深度睡眠的一个新功能,即通过重组大脑的连接来减少机体焦虑症的水平。

2019-11-25 12:03:00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