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路同行

为什么中国医生这么抵触学分?这些医生说出了心里话

举报/反馈
2019-09-13 07:02:23医学界

  昨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为基层减负措施改进继续医学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虽然同原有政策相比本次改革有很多突破,但一提到“学分”大家还是有很多争议,有为改革拍案叫好的,也有直呼取消继续教育学分制度的。

  学分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医生的痛点?他们是如何看待学分?“医学界”对话了多位临床医生。

  每年被迫买学分,心里不舒服

  “去年240元,今年又增加90元公需费,涨到330元。每年为学分被迫掏这个钱,心里真不舒服。”

  李国,一名80后的基层医生,现在甘肃一家卫生院工作。谈及学分,他首先表达了自己“心不甘,情不愿”的态度。

  与大医院不同,对基层医院的医生来说,学分获取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以前会有相关部门组织集中学习几天,然后发放学分证书 。但那种集中培训,是不允许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参加的,所以之前医务人员到处买学分,为了学分跑会的现象比比皆是。几年前改革了,要求有网络学分了,两卡在手,25分轻松搞定。”

  李国告诉“医学界”,“每年通过学习卡的学习完全可以达标。”比如在甘肃,主管部门要求Ⅰ类达标学分是10分,Ⅱ类达标学分是15分。相比二、三级公立医院,基层卫生院对学分的要求比较低。

  “现在什么都涨价!学习卡也涨了。”李国调侃说。虽然他是一名基层大夫,每年花几百元买两张学分卡不会造成他的经济负担,但是李国依然觉得学分的这个钱花得不值——每年几百元的支出没有换来自己临床技能的提升,更多为了形式。

  “很多学习内容不适用。”李国觉得,国家主管部门设立学分制度,目的是好的,让医生更新知识、充实自己,“只是后来慢慢变成了一个学分产业链。”

  李国提到的“学分产业链”,是多年来饱受医生诟病的一门灰色“生意”。201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内科医生牛春峰曾发了一条关于“取消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的微博,犀利地指出“制度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促进我们继续学习。但现在明显变味了,几乎成了一种买卖,让本来就忙碌的医护人员增加额外负担,同时也让倒卖继续教育学分的贩子发了一笔大财。”

  我国医学教育体系分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而后者是医护人员在执业期间必须进行的一项终生学习制度。这一进修教育形式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欧美等国,80年代被引入我国,目前已经十分成熟。在该体系下的继续教育学分制则与医务人员的聘任、职称晋升、执业再注册的紧密挂钩。这一政策是“学分产业链”的大背景。

  由于我国执业(助理)医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仅为45%;注册护士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仅为10%。现阶段突出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医疗卫生人员技能水平相对不高之间的矛盾。继续医学教育市场空间巨大。2018年智研咨询发布《2019-2025年中国医学教育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出,2017年我国医学教育市场规模约669.2亿元,同比2016年的624亿元增长了7.24%[2]。而巨大市场空间下的利益诱惑,必然会出现乱象,带来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1/3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