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路同行

省卫健委发文鼓励拍照举报医生, 医生们炸锅了!

举报/反馈
2019-08-06 07:52:50医学界

  政府部门发文鼓励不妥

  医生反感、撕裂医患关系,让医患双方心存芥蒂……山西此举在业内人士看来有些“歪门邪道”。

  医疗时评人吴帅在评论中感慨:这是文明的倒退,将会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不要说在国内,即使放眼世界,也是首创。

  “法律从来都没有禁止过拍医生,但掌握公权力的管理者现在却画蛇添足加上鼓励两个字。这个鼓励在这里显得很唐突和无礼,你为什么不鼓励拍照的民众对准公务员,又或者是别的职业群体,而偏偏唯独只对准医生。难道是因为医生这个职业群体素质最低,需要专门的鼓励,狠狠监督和破格监督吗?”

  怀着改善医德医风的初衷,山西此举也许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诱发“次生问题”。

  “作为行政主管单位,对患者的举报可以持欢迎的态度,但是并不赞同鼓励患者举报,更不赞同鼓励患者用随手拍这种方式。医患关系不和谐,未建立医患信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鼓励患者举报,医务人员必然会对患者群体产生防范心理,采取防范措施,不利于医患关系和谐。”资深医疗律师宋绍辉指出。

  “从证据的效力来说,随手拍等方式产生的证据属于电子证据,容易被篡改,也容易碎片化,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事实。对于这些证据所反映的事实应当持慎重的态度,不能轻易地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鼓励采取“随手拍、及时拍”等举报投诉方式,谁来拍、怎么拍……山西此举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在睢素利教授看来,政府部门制定、出台某些文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可执行性。

  “医院作为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如果拍摄到其他患者,是否会泄露他人的隐私。以这样的方式不应该,鼓励这种行为很不合适,这不是改善医德医风正确的做法。”

  患德患风同样重要

  患者拍摄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业内尚未有明确的处理办法出台,医生多数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邓利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患者或家属拥有对病情的知情权,但这种录音录像的行为说明患者缺乏对医生的信任,会引发医生反感。似乎也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如果医生难以接受这种行为,完全可以要求对方停止。我给医生的建议是,患者不收起摄像设备,就拒绝与其讨论病情。”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乃适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深化职业素养培育工程——我心目中的好医生座谈会”曾分享自己的感悟。

  他认为,一个好的医生要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在门诊中,面对患者家属的偷偷录音,李乃适这样看待。

  “你录音不录音,我都会这样做,我都会这样看病。我自己不会为此而太过烦恼,作为一个医生来说,心态是好的,对我的负面影响也会更少。”

2/2下一页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