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台湾求新求变的基因
中华商店经营发展协会理事长龚荣茂表示,大陆药店业者到台湾参访时经常问到几个问题:台湾药局的经营定位模式有哪些?经营获利模式是什么?有何可供大陆同行借鉴的地方?
目前,台湾共有2300万人口,7400多家药店,人店比约为3100人/家药店,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台湾药店求新求变的基因正来自于市场的压力,迫使它们在产品规划与经营定位方面进行转型。
与大陆相比,台湾药店最大的特点在于业态的快速变化与丰富多样。从业种的概念分类,目前台湾药店的形态包括医疗机构+药局、医院药局、联合门诊药局、门前药局等;从业态概念分类,包括专门型药店(健保调剂专门型、医美专门药店)、复合型药店(药婴型、药妆型、医疗保健器材药店)、便利型药店(便利型、药妆精品百货如康是美)等。
“始于顾客的需求,终于顾客的满意,这将是零售药店企业应予思考的。”龚荣茂说,1978年~2010的业态变迁中可以发现,台湾药店的每次转型都与消费者的消费特性相呼应,而反观大陆药店,经营者并未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更多是凭感觉或者赶新潮。台湾药店业态变迁如下:
1.传统药局——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理需求;
2.开架式药局——满足追求便利、时效、明亮、舒适的需求;
3.药妆便利店——满足喜爱多品种、高品质商品的需求;
4.大型妇婴店——满足消费多样化的需求;
5.复合式药局——满足多功能休闲购物的需求;
6.综合型药局——满足追求乐活、自我照护的需求;
7.便利型药局——满足“安健美”的需求。
对台湾药店业态的研究,还应放置在整个台湾流通业的背景下,须知台湾是亚洲流通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台湾商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师豪介绍了1950年代后台湾流通业的变迁,这个过程同样与消费者需求变化相呼应,并和药店业态的变迁步调基本一致——
1950~1969——传统通路商主导流通业。满足基本生理需求;
1970~1979——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主导流通业。满足消费者喜爱多品种且高质量商品的需求;
1980~1989——便利商店与超市兴起、连锁经营兴起、专门店盛行。满足消费者注重便利、快速、明亮卖场的需求;
1990~1999——百货公司再造,量贩店、3C卖场兴起,购物中心出现,餐饮连锁盛行。满足消费者喜好低价商品、消费多样化的需求。
2000年迄今——便利商店转型升级,商店竞争转换为商圈竞争,业态竞争与替代激烈,业态创新与模仿风气盛行,平价商店兴起,宅配、电视购物兴起,实体与虚拟通路盛行,各业态连锁品牌多元化发展。满足消费者重视消费体验的需求。
“流通革命的意义是货畅其流,抢占销售据点,掌握消费需求,创新生活提案,创造顾客价值。”吴师豪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商业。”
龚荣茂也表示,唯有创新求变才能真正胜出。
无论是台湾的流通业还是药店业,其发展历程都为“创新”两字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主任药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药剂科
主治医师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北京协和医院 药剂科
住院医师
福州市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牡丹江市东安区东长安街47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陕西省横山县横山镇李家洼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常德市人民东路738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西大街30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东环路北口
二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济南市市中区济微路12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