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切忌用铁锅或者铝锅。这是因为药物中所含的鞣制、苷类物质可与铁或铝发生反应,生成鞣制盐类,使汤剂颜色变黑或变绿,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还可能改变药性,服用后不但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还会加重病情。
2018-04-12中药煎煮前到底要不要洗?很多吃中药的患者都有此疑问。
2018-01-08许多中药在服用前都要先经过煎煮,如果煎煮方式不恰当,对药效的影响会很大,你知道煎煮中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2017-06-22中药是很多人会选择的治病方法,但比较年轻的人对煎煮中药比较犯愁。其实煎煮中药没有特别难的地方,主要注意一些细节即可。我们都知道煎煮中药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比如说锅具的选择、火候的掌握等等。煎煮中药还要注意六个专业术语。
2015-01-22中药是很多人会选择的治病方法,但对于苦苦的中药很难下咽,再加上煎出的中药有难以容易的物质,这时候大家会纠结要不要全部喝掉?
2015-01-20中药虽苦,但治病效果好,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但很多年轻人不会煎煮中药,错误的中药煎煮方法会损失药效,达不到想要的治疗效果。
2015-01-16中药是治疗疾病的常见方法,效果好,但煎中药有很多讲究。我们都知道煎中药最好用砂锅、砂壶或搪瓷锅,忌用铁锅。避免降低中药的有效成分。很多时候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中药,要有第一煎和第二煎,那么两次煎中药的药液量应该多少最好呢?
2015-01-14中药治病是很多人会采用的方法,但是一些人对中药的煎煮却很头疼。一些中药材因性质、成分特殊,煎煮时需要特殊处理,方可产生最佳效果。
2015-01-07对于年轻来说,煎药确实是比较难,很难掌握用水量和火候,以致于最后的药效达不到预期效果。不过不用担心,下面我们就来教你如何煎药以及服药的方法。
2014-12-24中药煎煮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根本不算事儿,可对于年轻人,对煎药真就是抓耳挠腮了。煎药有很多讲究,若是不注意,药效就不能得到利用。年轻人会纠结,究竟用哪种锅煎药比较好呢?
2014-12-22煎制中药也是一门非常讲究的学问,煎煮的步骤,煎出的药渣都应该做好相应的步骤。
2014-12-20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煎煮中药真的很头疼,就是不知道掌握那个度。中药煎煮有很多讲究,比如哪些药要先煎,哪些药要后下……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中药煎煮的基本知识。
2014-12-17在煎制中药时我们不能很好地掌握,这样往往让药物的效果不能很好的发挥。那么在中医煎制中药时,应掌握好哪些方面才利于中药的药效发挥呢?掌握好火候是关键、选择容器很重要、滤取药汁应重视。
2014-12-14年轻人对于煎煮中药会比较犯愁:煎药钱用什么水浸泡?用什么器皿煎药?煎药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如何服用?一些人会选择用矿泉水来浸泡,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矿泉水中的一些矿物质会影响中药疗效。
2014-12-12对一般疾病,如采用中药配方煎汤,目前多为每天一剂,每剂多分两次或三次服,成人每次服150毫升左右,儿童每次50毫升左右。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时服药1次,昼夜不停,使药力得以持续,利于抑制疾病势头。
2014-12-06中药是治病效果不错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年轻人对它犯起了愁,主要原因是不会煎药。中药煎煮的方法是否适当,关系到其药效。为了大家能正确煎药,下面给大家介绍中药煎煮的12个注意事项。
2014-12-04中药治病效果好,没错,但是现代很多人担心买到假药。如今中药市场的鱼龙混杂,尤其是一些名贵中草药,经过加工冒充可能我们也无法辨别出真假,那么,有什么办法让我们辨别它们的真假呢?
2014-12-04一些地区的人比较喜欢喝“老火靓汤”, 其特点就是用文火常时间熬制。他们认为,煲汤时间应该在3小时以上,甚至是时间越长越好。可中医专家却认为,煲汤1.5~2个小时为宜,药材熬制不宜超过一小时。
2014-12-03中药的炮制约有两千年的历史,而中药生用与制熟用在效能上是有区别的,在处方选药上,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下面就举例说明中药炮制和生用的具体区别。
2014-11-13有人习惯于在中药煎前用沸水浸泡药材,认为这样既缩短煎煮时间,又可使中药有效成分尽可能多地溶出,这实际上是缺乏科学的认识误区,中药不可用沸水泡。
2014-10-20对于煎中药,大多数的年轻人会很困扰,会有很多问题,比如说中药煎煮之前是否用冲洗。其实中药材一般是不用清洗的,若是感觉有泥沙不干净的话,可以快速过水一下,俗称“抢水洗”,而不是反复清洗。
2014-10-19很多比较年轻的人对于煎中药会很头疼,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只要找对窍门就能轻松应对。以下有几个小技巧:药罐一定要洗净、是否加盖随药应变、要“煎透”、“榨干”。
2014-09-29不同的药煎法大不同,这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对于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多系花、叶、全草等,这类药物性轻扬发散,气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长时间煎煮容易使其有效成分挥发殆尽。所以煎药时间要短,宜用武火(大火)急煎。
2014-08-26并非所有的汤药都需要温服。一般来说,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发汗解表类中药需要趁热服用,治疗虚寒类疾病的温补中药需要温服。
2014-08-13长期以来,科学地煎煮和服用中药这一问题,临床上不够重视,患者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一般只将药物水煎两次,分早晚服,这样不仅使药物的有效成分不能充分地煎岀和利用,还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影响到药物的疗效。中医学专家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岀一种有效的三三制科学煎服法。
2013-10-16中药的煎煮有许多学问,煎煮方式不当可引起药效流失。比如质地轻浮类、有毛或杂质、有黏稠液质的中药应该采用包着煎的方式,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药效的流失。
2012-12-22朋友、家人相聚,小酌一杯,难免不会醉酒。虽然喝了酒,尽了兴,但是也要付出一定代价。醉酒的滋味相信不少人都尝过。那么如何才能快速解酒不伤身?葛花、桑葚、白茅根、乌梅、高良姜都是不错的解酒中药,您不妨了解一下。
2012-08-26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个别人的体质比较容易上火,一吃上火的东西或者熬夜就会导致牙龈出血,或者口腔异味。薄荷、金银花、淡竹叶、两面针等中药具有清热、抗菌、消炎的作用。中医建议,牙龈出血的朋友不妨试试用这些中药煮沸,放凉后漱口,可帮助口腔清新。
2012-08-25夏天煎药应当煎出一次后,再加水煎第二次,混合后留出一半放至晚上服用。煎出的药汁及时放入冰箱低温保存,饮用前应先加热。需要指出的是,自己煎煮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
2012-07-03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钟燕珠副主任中药师指出,在炎热的夏季,煎药之前泡中药过久容易变质,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为宜。
2012-07-03煎药应当注意水量、火候、时间,以免煎干甚至煎糊。一旦煎糊的中药,千万不要服用,干脆倒掉重新买一服。
2012-07-02不同的药煎法大不同,这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在服药前一定要问清医生或药师,相信如果能够正确煎煮及服用方法,就能真正发挥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
2012-05-10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应超过3天,以免药液变质影响健康。
2012-04-03煎药的方法是否适当,对其疗效有很大关系。下面教大家正确煎煮中药的十二个要点。
2012-03-29发散风寒的中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
2012-02-17良药苦口,这句老话大家都知道,不少人因为怕苦,所以在喝汤药前都爱往里放很多糖。
2012-02-01大家再看中医的时候,中医都会叮嘱你在熬药的时候放点姜,糖等等,这就让很多人都不解了,熬中药为什么要放这些呢?其实这是药引。
2012-01-2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规定医院的中药煎药室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作为煎药容器。
2012-01-22对于中药煎得的汤液,虽然古代医家尚不知哪些化合物可能产生水中难溶解的物质,或者说尚不明了共煎中可能产生沉淀物的道理,但在临床实践中,却已注意到。
2011-11-26怎么煎中药最好呢?有人认为煎中药时间越来越好,有人认为煎中药药汤越浓越好。认为,煎中药时间长,中药里的有效成分都煎出来,溶于水中,会使中药效果更好。其实这样的想法有失偏颇。
2011-10-13某些中药因质地的原因,煎法比较特殊,若不正确操作会影响药效的发挥,需加以注意。特殊的煎制,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炖、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
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煎药给药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煎药的目的,是把药物里的有效成分,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扩散、渗透和脱吸附等),转入到汤液里去。
2011-07-25一些人在煎煮中药之前,总是先用清水将中药饮片洗一遍,认为这样做能保证卫生,其实这是不对的。
2011-07-24有些中药材因性质、成分特殊,煎煮时需要特殊处理,方可产生最佳效果。
2011-07-23中药汤剂沉渣该不该扔?大多数煎过药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这是因药而定的。下面大家来了解一下。
2011-07-22广东人有煲“老火汤”的习惯,认为汤煲得越久越够火候,营养也越好。其实煲汤并非越久越营养,请勿入四个误区。
在熬煎中药的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专家说:“中药在熬煎的过程中,有些细节确实会影响到药效,在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中药以其毒副作用小,治本除根而深受百姓的欢迎,那么在中药煎煮时, 你该选择医院代煎or自煎呢?下面新浪中医的小编就来说说这二者的利弊,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规定医院的中药煎药室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作为煎药容器。那么,在熬煎中药的过程中,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注意事项么?专家说:“中药在熬煎的过程中,有些细节确实会影响到药效,在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包煎就是把某种药用纱布袋包起来与其他药一起放在锅内煎。包煎针对特殊的药物有特殊的作用。
汤剂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对中药的煎法历来都很讲究,如明朝李时珍说:“凡物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学家徐灵胎也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
一包包中药带回家,可不能一“煮”了事,煎药的方法直接关系到治病的疗效。那么,在家如何煎中药又不影响疗效呢?那就要细心再细心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煎中药的5个注意事项吧!
喝中药有讲究,同样煎中药也有讲究。我们知道,煎中药最好用砂锅、砂壶或搪瓷锅,忌用铁锅。砂锅受热均匀,不会使中药的有效成分起化学变化而降低药效。那么,在头煎和二煎中药方面,两次煎中药的药液量应该多少为宜呢?
不同的药煎法大不同,这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对于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多系花、叶、全草等,这类药物性轻扬发散,气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长时间煎煮容易使其有效成分挥发殆尽。
2011-04-29熬药时要不要盖上盖子,可不是生活习惯的问题,不同的药物,敞开盖和盖上盖效果确实有差别。一些挥发性药材,如果敞开熬,有效成分会随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药效将大打折扣。这类挥发性药材很容易辨认,一般是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湿类药物,如薄荷、苏叶、藿香等,且煎煮时间不宜过久。又如一些补益类药物如人参、鹿茸、西洋参等,需要在容器内用小火慢煎久熬,才能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来,也应该盖上盖子,以防止药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随水蒸气失去了。
2011-04-27煎中药是不是越久越好?煎煮时有什么禁忌?这是人们在家煎中药时经常遇到的困惑。
用井水或纯净水或自来水。加水量应根据药量、吸水程度及煎煮时间而定。一般头煎加水量多一些,以浸没药材超过药罐子2-3厘米为度,第二煎加水量可酌减。常说的3碗水煎成1碗不太准确。因为火候有大小,碗也有大小,弄不好水量不是多就是少了。
很多人都认为药物须饭后服用,其实不然,中药汤剂服用时间会影响药物的疗效,选择合适的时间服药是非常重要的,有些药物需空腹服用。
中药治病,不但要对症下药,服药方法也要恰当,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补益药要辨证施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同时,喝药前要学会如何熬药,特别是有些熬药的细节,将会影响到药效发挥。
以水浸过药材表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因其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又具有制备简便,吸收显效迅速等特点,倍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眯。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
2010-11-23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规定医院的中药煎药室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作为煎药容器。那么,在熬煎中药的过程中,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注意事项么?专家说:“中药在熬煎的过程中,有些细节确实会影响到药效,在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金银花是忍冬科常绿缠绕藤本忍冬的花蕾。因其花“初开时花色俱白,二三日后花色变得金黄,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金银花清香飘逸,沁人心脾,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也是一种常用中药。
以水浸过药材表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先将药物放入容器内,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30~60分钟,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而中医运用中药又常常是组成复方应用,中药材的炮制方法通常又是根据组方的需求而定的。饮片(各炮制品的总称)质量的好坏对方剂的疗效和适应证有直接的影响。由于药方方剂对方中药物的炮制要求常用脚注方式标明(亦有直接冠以炮制品名的)或在用法中予以说明,这样就把炮制与药方的疗效紧密结合起来了。
2010-10-24许多家庭都在用装有大桶装的矿泉水,但对于煎药来说,矿泉水却不是一个好选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等,它们对中药发挥药效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2010-10-10米熟则汤成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等。这些方后均注有“米熟成”,米熟则汤成,目的在于取稼穑之品粳米甘平之性,在补养脾胃、顾护脾肺之阴的同时,缓其方中其它药物之寒降性能,使药性在中上焦持久地发挥治疗效用。
2010-09-22许多家庭都在用装有大桶装的矿泉水,但对于煎药来说,矿泉水却不是一个好选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等,它们对中药发挥药效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自动煎药,保住挥发药之效
医院代煎使用的是自动煎药机,煎煮过程在密闭、高压环境下进行,设定好时间、压力等参数,煎好后经人工或自动挤压,将药液输送到自动包装机包装。
专家建议,中药在煎煮前不要冲洗,而是用水泡一下。中药材大多数是以植物为原料,有不少植物药内含有蛋白质和淀粉,如果这些植物药不经水泡,一加水就立即煎煮,那么蛋白质遇热就会发生凝固,淀粉会糊化,这样就会妨碍有效成分的煎出。
2010-05-24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因其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又具有制备简便,吸收显效迅速等特点,倍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眯。
2010-05-22许多家庭都在用装有大桶装的矿泉水,但对于煎药来说,矿泉水却不是一个好选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等,它们对中药发挥药效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2010-04-18小宝宝们喝中药时,不是哇哇大哭就是把药吐了,这是因为有的中药太苦了,就是成年人喝着也难受,让宝宝乖乖喝中药要注意以下四点。
2010-03-17小儿由于生理上的特点,肠胃吸收功能较差,而排泄较快,为了保证疗效,煎煮中药的方法和成人有别,我们到底该注意些什么呢?
2010-03-13《伤寒论》对药物的煎煮方法十分重视,书中更有一些更特殊的煎药方法,忽略这些方法往往会影响到中医汤剂疗效的正常发挥。
中药汤剂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最早、目前应用仍最广泛的一种剂型,让病家与患者明白科学煎药的诸多要素,是保证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0-02-04近年来煎药机的广泛使用,方便了患者煎煮中药汤剂。但是一些不正规的药店代客煎药时,没有按中药处方要求先煎或后下,不仅影响中药的疗效,还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切不可掉以轻心。
要使中药切片煎透,让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应以加盖煎为好。尤其是煎煮的药中含有可随水蒸气挥发的成分时,如薄荷、藿香、砂仁等,最好加盖煎煮。
2010-01-23我们在服用中药煎剂的时候,常常会在碗底发现一些泥糊状的沉淀物,这些东西是该一起喝掉还是扔了呢?
2010-01-10因中药含有多种生物碱、有机酸等成份,特别是在加热条件下,很难避免不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药物失效,甚至生成某些毒性更大的铬化物。
2010-01-07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经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的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
2009-12-28 解析 中药煎煮前该不该洗俗话说“良药苦口”,但毕竟苦口之良药难以下咽,特别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时候,有人通过长期服药总结了一套经验,来看看吧!
2009-12-24 良药虽苦口 服之有妙法我们在服用中成药的时候,是不是一律都用温开水送服呢?中医认为用什么送服药物很重要,现在就由小编为您细细道来。
2009-12-16 小编话你知 送服中成药有讲究补益调理药是以滋补人体气血不足为主要功用。
很多家庭平时不备煎药的沙锅,一旦需要熬中药时,就用不锈钢锅或铝锅来应急。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些问题,需要大家特别注意。
2009-12-11 小编教你 煎中药该要用什么锅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规定医院的中药煎药室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作为煎药容器。那么,在熬煎中药的过程中,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注意事项么?专家说:“中药在熬煎的过程中,有些细节确实会影响到药效,在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2009-11-02 中药药效不流失的煎煮细节《伤寒论》对药物的煎煮方法十分重视,其煎药方法除了常见的先煎、后下、烊化、兑服之外,还有一些更特殊的煎药方法。这些特殊的煎药方法常常被广大中医师在处方、医嘱时忽略,而影响到中医汤剂疗效的正常发挥。
2009-10-23 现代中医广泛忽略的中药特殊煎法早在春秋战果时期,人们就认识到用酒来炮制药物可以增加药物的疗效,即使是现在,中药房里的许多中药还需经过酒的炮制。《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酒制中药近50多种,名方中酒制中药入药也不少。因酒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之功效,在服用部分中药或中成药时,如果能用酒浸泡后饮用或用温酒送服,将会更好地发挥药物防治疾病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9-08-27 酒为何能增强中药的疗效煎煮中药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想的治疗效果,例如:煎中药前要先用冷水浸泡。
2009-08-04 煎中药前要先用冷水浸泡中医治病,以煎熬汤剂为主。正确的煎煮方法很重要。
2009-08-03 中药应根据药性煎药为什么有一些饮片要先煎呢?究竟那里面存在什么的道理?
2009-08-03 为什么一些饮片要先煎许多病人看中医非常积极,煎煮中药却马马虎虎。“找一个好中医不难,煎煮好中药不容易”。此话很有道理,说明煎煮中药大有学问。
2009-08-02 煎煮中药的学问中药汤剂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最早、目前应用仍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有“伊尹,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的记载,说明我们的祖上早在商周时代已开始汤剂的应用。由于它制备简便,奏效迅速,加减灵活,特别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虽口感五味夹杂,但还是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
2009-07-28 煎药之法 宜深究中医中药是祖国的传统医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药处方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令人费解的“专用名词”,使煎药者无所适从。那么,其含义是什么呢?
2009-07-27 煎熬中药的“专用名词”听说何首乌能治少白头,小王高兴极了,忙到中药店去买了回来熬水喝。可是,喝了半天以后,肚子就有点不舒服,后来发生疼痛,半夜三更竟然闹起肚子来。小王忙到医院去看,医生说,这是吃了何首乌引起的。
2009-07-27 服何首乌为啥闹肚子?临床上中医师应用望、闻、问、切四诊采集病史,应用中药饮片辨证治疗疾病,可以灵活地加减用药,更好地针对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规范治疗,其疗效往往要优于固定处方的中成药,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服用中药的最大麻烦之处在于煎煮中药,有些年轻人连做饭都不会,如果要求其很好地掌握火候自己煎药,显然这是有难度的。
2009-07-21 煎药机PK传统煎药立秋后,不少人都琢磨着喝点汤药来补补身体。但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刘玉宁主任医师却提醒说,补益药要辨证施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同时,喝药前要学会如何熬药,特别是有些熬药的细节,将会影响到药效发挥。
2009-07-20 熬中药时别忽视了细节由于微波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好、加热效率高等特点,在中药煎煮过程中可以穿透药材迅速加热,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009-07-04 微波炉煎中药的具体方法一个冒着热气的短嘴儿沙锅,一位拿着蒲扇满头大汗的阿姨,这大概就是我们记忆中煎煮中药的场面了。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再难接受这面对沙锅两三个小时的辛苦。于是,大到医院、小到门诊部,都为大家提供了中药代煎的服务,既节省了时间,又免去了熬药时弥漫在空气中怪怪的气息。
2009-06-19 煎中药有方法:先煎后下自己熬煎煮中药并不是直接把药材放进煲里煲就行的,它是有一定讲究的,下面看看煎煮中药的三个常识!
2009-06-19 煎煮中药学会三常识怎样煎中药?这似乎不成为话题,按传统方法,都是把中药先用冷水浸没较长时间,然后用小火慢慢煎熬若干时刻。倒出头煎药汁后,再用冷水浸没4~5个小时,以后再用小火煎熬若干时刻后,倒出二煎药汁。
2009-06-17 煎中药的方法应改进“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广东人存在着浓厚的老火靓汤情结。广东省中医院佘自强药师表示,药材煲汤有科学根据,关键在于纠正煲汤错误认识,对症下药。
2009-06-11“人吃五谷生百病”,患病服药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对于中草药,必须掌握科学的煎煮方法,才能发挥药物应有的疗效。
2009-06-09 怎样煎煮中药才科学中医治疗或食疗,讲究寒热虚实,首先要掌握好药物或食物的性能。性能是指药物或食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与功能。
2009-03-15 用中药 这些常识要知道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煎药给药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煎药的目的,是把药物里的有效成分,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扩散、渗透和脱吸附等),转入到汤液里去。一包包中药,不能简单地加些水煎煮一下就算完事,还需要注意一些原则、方法和条件。一般说来,需要注意下面5个问题:
2009-03-14 煎药,这五点你知道吗?中药煎煮有一些禁忌,这里给你介绍三点常识:
2009-03-10 中药煎煮常识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因其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又具有制备简便,吸收显效迅速等特点,倍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眯。
2009-02-26 如何正确的煎煮中药汤剂刚工作的女儿莉莉看到同事正在吃一种“减肥中药”,配方中有茯苓、荷叶和决明子几味中药,同事说减肥效果很不错,于是她自己也到药店买来了这几味药,说要喝了减肥。她说,她身边有许多人都这么喝中药“茶”。
2008-08-13 中药泡茶有讲究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因其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又具有制备简便,吸收显效迅速等特点,倍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眯。 但是,面对一包包的中药,常常使人们不知所措,为此向您介绍一些煎中药的知识。
2008-08-01 煎熬中药都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药引的种类繁多,但以单味药为多。例如桔梗开宣肺气,引药上行,上焦病变多用;牛膝补肾强筋,引药下行,下焦病证可投;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等等,临证验之,多有裨益。
2008-05-26 趣谈中医中的“药引”煎好的中药汤剂放温服用,碗底常有泥糊状的沉淀物。这些中药沉淀物到底是喝掉还是倒掉不要,人们的看法多有不同。
2008-05-20 中药沉淀物要喝吗砂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是煎药的首选。需要注意的是,砂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形成裂纹。
2008-05-19 煎中药,最好用砂锅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问题是,有的药实在是苦不堪言,难以喝下。有时候,有的病又不得不连服多帖,有些人真的是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吞服。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
2008-05-05 怎样喝中药才能不苦?历代医家运用昼夜节律指导对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在服药时间的选择上,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行之有效。
2008-04-28 中药 什么时候服用最好煎煮方法各异: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各种中药的质地、性质往往有显著差异,因此,煎煮方法或煎煮时间常不相同,有先煎、后下、包煎等。
2008-04-25 不要用微波炉煎中药汤剂煎药时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2008-04-17 发挥中药作用的两个关键喝药后立刻用凉水漱口,然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必要时可嚼一块口香糖,及时去除口腔中的异味。
2008-04-07 服中药后凉水漱口可缓解苦涩感煎药时对火候掌握的原则。煎煮时火候过强,水分蒸发快,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亦易焦糊。火候过弱,煎提效果低。
2008-03-28 火候热源的选择在服参期间不宜吃茶叶、萝卜等 。若发生感冒发热、胸满腹胀等疾病时,应暂停服用。
2008-03-20 人参怎样服用效果最佳中药里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药汁里。一般服法是趁温热时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一半。
2008-03-18 中药汤剂不宜过夜服用掌握服药时间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另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比较重的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段内服用。
2008-03-13 中药祛苦六法枸杞可分为三个部分来使用,枸杞叶可用来泡“枸杞茶”饮用;红色果实“枸杞子”可用于做菜或泡茶;枸杞根又称为“地骨皮”,一般当作药材使用。
2008-03-12服汤药与吃饭应间隔1小时左右,一般的药物饭前服或饭后服均可,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发作前2小时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
2008-03-10 汤药怎么吃效果好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中药汤剂的沉淀物是喝还是弃,应视汤剂中的药物而定。就以黄连与甘草共煎为例,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又名黄连素)、甲基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而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甘草次酸等酸性成分。
2008-03-09 中药沉淀物是喝还是弃包煎药就是用纱布袋包着煎的药。这类药的特性是:有的带有绒毛,煎药时药汁中的绒毛不易除去,服后会刺激咽喉,如旋复花、枇杷叶之类;有的粘性成分多,有的遇水即糊,煎药时会糊锅,如车前子、葶苈子、丸、散、丹、曲、粉、霜之类。
2008-03-05 中药“煎”法学问大煎好的中药汤剂放温服用,碗底常有泥糊状的沉淀物。这些中药沉淀物到底是喝掉还是倒掉不要?
2008-02-15 疑问:你会把中药沉淀物喝掉吗?中医对送药的用水是很有讲究的,用不同的汤汁送服不同的中成药,可大大提高疗效。
2008-02-11 服用中药 你配什么水?由于中药一般带有苦味,许多病人都怕吃药,一吃就想吐。其实,只要采取正确的服药方式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呕吐现象。
在煎煮中药之前,有些人觉得中药很脏,总是习惯洗洗,其实,煮中药前,到底要不要洗呢?
2008-01-09 煎煮中药前 洗还是不洗在每个方剂中,组成的药物皆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的差异。而糖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
2007-12-27 喝中药不能随便加糖有时候,有的病又不得不连服多帖,有些人真的是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吞服。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
治疗疾病时,除了要选对药物外,还应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中成药的非处方药因不同的作用制成不同的剂型,通常分为内服、外用二大类。
2007-11-14在我国,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大类。有很多病友偏爱中药。在现实中,我们常发现有些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外地的患者,因为来北京就医不容易,于是在大医院看病开方后,一次性购买大量的中药,带回家储存。
2007-11-10 家庭储藏中药有讲究人们在煎煮中药时往往有一些误区,这些做法有时会降低药效,甚至使药物失效。
2007-11-09 正确煎煮中药(下)中药的服用方法有十余种,其中最普通的服法是温服,即汤药煎好后晾温服用,多数中药适合此种服法,服药与进食间隔时间应在1个小时以上。
2007-11-09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煎药给药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煎药的目的,是把药物里的有效成分,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扩散、渗透和脱吸附等),转入到汤液里去。
2007-11-08 煎煮中药 五项注意中药煮煎和服用,要根据病情和药性决定,恰当的煎服方法与药效的发挥和疗效是有一定关系。
2007-11-08 煎服中药要得当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功不可没,然而囿于各自的专业,多数人对这种文化积淀缺乏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谈谈煎煮中药的问题。
2007-11-05 正确煎煮中药(上)家庭自行配制药酒,一般以50~60度的米酒及优质烧酒最为合适,亦可用低度白酒、黄酒。祛风活血的药酒,酒浓度可以高一些,而补益药酒所用的酒,浓度要低一些。
2007-11-05 药酒——酒助药势,药添酒香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的特性,选定最佳的给药时间,能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
2007-11-04 中药服法有讲究红糖属于蔗糖的一种,口服后可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显然对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会产生不良反应。
2007-11-03 服中药用红糖水好吗?煎中药决不能加热水。同理,煎中药前应将药物浸泡一段时间,使水能渗透到药物的内部组织,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但切不可用热水,只能用冷水。
中药的煎煮和服用对药效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服用和煎煮的方法不正确,所服用的中药就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或疗效大打折扣。
2007-10-24沙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是煎药的首选。
2007-10-23 煎中药,到底要用什么锅?很多人煎煮汤药时都喜欢延长时间,认为越浓的汤药其有效成分才被煎煮出来的越多。事实上并非如此。
2007-09-24 汤药越浓越好吗?立秋后,不少人都琢磨着喝点汤药来补补身体。但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刘玉宁主任医师却提醒说,补益药要辨证施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同时,喝药前要学会如何熬药,特别是有些熬药的细节,将会影响到药效发挥。
2007-09-13 煎煮中药学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