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对于年轻来说,煎药确实是比较难,很难掌握用水量和火候,以致于最后的药效达不到预期效果。不过不用担心,下面我们就来教你如何煎药以及服药的方法:
煎煮汤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制剂形式,煎药用水和火候都有一定要求。用水必须洁净,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煎药时先用适量水在容器内浸药令匀,用水量应以淹没药物或稍高为度。至于火候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发散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都应避免久煎,应当用“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煮即可,以避免久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而补益滋腻药物则大多可以较久煎煮,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药力完全。其他如贝壳、甲壳、化石及多数矿物药入汤更宜久煮。在一个处方中如果各个药物的性质和质地有显著差别,就应当分别先后,次第煎煮,其中的芳香药等则须待矿物、贝壳及某些根类药物先煮沸约10分钟后再放入。有些粉末状药物及细小的植物种子,可用纱布包裹煎煮,使不致浮散,以便饮服。
方剂中的液态药物(竹沥、姜汁等)亦不入煎,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得。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三七、川贝母)通常多制成散剂与煎得的其他药物药液同服。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龟板胶等则当另行烊化然后混合其他药汁服用。服药方法,汤剂都宜于温服;发散风寒药最好是热服;呕吐或药物中毒,宜小量频服;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冷服或凉药热服的。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以外,一般都用温开水吞服。眼药时间,也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一般说来,滋补药宜在饭前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于饭后服;其他药物一般也宜在饭后服;而安眠的药物则应在睡前服。无论食前或饭后服药,都应略有间隔,如饭前后1~2小时左右,以免影响疗效。
一剂中药,一天通常服三次。病缓可服二次;而病重病急的可隔四小时左右眼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千顿挫病势。在应用发汗、泻下等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病者个体差异,一般以得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二医院 中医科门诊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内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中医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明秀东路23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烟台市福山区南山路111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柳州市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南坝镇梁子街80号
二级 中医医院 公立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华山南路与西湖小区交汇处四季鲜向南200米处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东莞市虎门镇虎门大道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