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国教授指出,所谓“忌口”和“发物”,是中医特有的一个话题,意思是吃了某些食物后,导致疾病复发,所以需要忌口,忌食某些食物。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上就有相关的记载:“病热少愈,食肉则复。”《金匮要略》中也有:“饮食气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补体,害则成疾。”其实,中医忌口,当初主要是针对一些细菌性和病毒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或过敏体质,如哮喘、荨麻疹和其他皮肤病患者等而言的。这些疾病患者吃了某些食物,特别是异体蛋白质类的,如牛奶、虾、海鲜等之后,很容易引起感染扩散或诱发过敏。如今,这些疾病都可得到有效的治疗,忌不忌口、吃不吃“发物”,已不是一个困扰患者的问题。有些肿瘤患者这个不能吃,那个不敢碰,好像只能吃青菜和米饭了。其实,大可不必。肿瘤并非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肿瘤的复发与“发物”引起的“发”并非一个概念。
《黄帝内经》就提到:“**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意思是说,用药物(化疗或放疗)治疗疾病(癌症)时,应该用以谷、果、肉、菜等营养之品调养。这里提到的谷、果、肉、菜,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的食材。金元时代的名医张子和在其《儒门事亲》一书中就说:“若专以淡粥责之,则病人不悦而食减,久则病增损命,世俗误人矣。”所以,“忌口”不宜太严,食谱不宜太窄,否则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对肿瘤患者的康复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中医讲究的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容易侵人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人体的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肿瘤患者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中医历来认为散养鸡是一种好的营养品。鸡肫及肫内黄皮(鸡内金),也是治疗肿瘤的药材;鸡蛋是历来用于抗癌方中的食物。
再说“海货”。其实不少海产品也常见于中医抗癌处方中,如海带、昆布、乌骨牡蛎、石决明等。事实上,不少肿瘤患者已经习惯于食用海参、鲍鱼、鱼翅等,并不把它们列为“发物”而忌食了。中医认为海货有“软坚”功效且不滋腻,大多不会有碍消化。比如:黄鱼鱼肚、鱼鳔和鱼脑石等都有很好的治疗肿瘤之效;鲳鱼、带鱼也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物;螃蟹中的蟹壳、蟹爪也都被中医用于治疗癌肿患者。可见,只要肿瘤患者食之不过敏、不忌碘等微量元素,吃海产品并无害处。
韭菜、大蒜、笋和蘑菇、香菇之类蔬菜食物,也通常被认为是“发物”。其实,近年来从这些食物中提取出不少抗癌物质。不可理解的是,有说法认为肿瘤患者或者正在吃中药的肿瘤患者不可食用萝卜、绿豆,不能饮茶和醋,更是没有科学的循证依据。
王振国教授强调:“目前,中西医学界大致都认为,以下一些饮食情况在防癌上是有益的。如:吃新鲜、质量好的食品;保持各项营养要素的适当比例;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戒烟和控酒等。总之,对肿瘤患者而言,尤其是术后的肿瘤患者,保持均衡饮食、营养合理,有利于恢复健康。”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