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又名情绪不稳定人格障碍,是精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
有专家描述边缘型人格障碍是“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
根据新版的《DSM-IV-TR》的定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症状如下:
1、疯狂努力以避免真实或想像中的被放弃。
2、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特征为变换在过度理想化及否定其价值两极端之间。
3、认同障碍:自体形象或自体感受持续明显不稳定。
4、至少两方面可能导致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
5、一再自/杀的行为、姿态、威胁,或自伤行为、
6、由于心情过度易于反应,情感表现不稳定。
7、长期感到空虚。
8、不合宜且强烈的愤怒,或对愤怒难以控制。
边缘型人格障碍一般起病于儿童后期或青春期,该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可能较低,女性患者偏多,约占75%。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有关研究尚未得出明确结论。已发现先天遗传、儿童期虐待、早期不良环境等对该病的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治疗上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认识自我,学会如何处理情绪创伤、调节负性情绪,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学会如何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痛苦,情感不稳定可选用心境稳定剂改善,抑郁情绪者可选用抗抑郁药物。若存在明显焦虑及睡眠问题,可予以苯二氮䓬类药物,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可帮助控制冲动及攻击行为。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