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悖论何解?
反对大医院盲目扩张的方针不难理解。实践证明,目前的大医院外延式扩张不一定就能够导致看病不贵,这就如同房子盖得再多,房价也降不下来一样,属于“中国式市场悖论”。大医院盲目扩张导致土地、房屋、设备、人力、决策等运营成本大幅增加,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还得由患者埋单。同时,单纯依靠大医院发挥品牌效应而大肆扩张,将削弱基层医疗服务卫生体系,等于引导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大医院集中,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陈竺称近期的改革思路之一是,在农村优先发展县级医院,向乡镇卫生院延伸,做到“大病不出县”。在城市,强化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做到“小病不出社区”,以此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这思路够清晰,换句话说就是:大医院不能盲目扩张,但鼓励中小医院扩张,以达到医疗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实,扩展中小医院,特别是社区医院的工程已经起步了较长时间,我家附近就有社区诊所,以及乡镇医院、民营医院等,按理说一般的小病没必要到大医院扎堆,但许多市民,包括我的家人仍然迷信大医院。我女儿感冒,我想带她到最近的乡医院,家人却说我脑子进水。前些日子家里有老人需要灌肠,带他到附近的医院,老头一听说是民营医院,便死活要转到公立大医院。在那个大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就花去两万多元,比民营医院的花费贵多了,而且依然拥挤不堪。我的直觉是:看来在一定时期内,大医院不适度扩张还是不行。
这又产生了新的悖论:大医院不能盲目扩张有道理,患者“扩张”到大医院也有道理。但是,要找到新的思路,走出“悖论”还是可能的。前面所谓越扩张越“拿俏”的“中国式市场悖论”是建立在全面市场化上的必然逻辑,却不是新医改政策所强调的摈弃过度市场化路线回归公益本性的必然结果。在古巴、朝鲜及欧洲“福利国家”,公立大医院完全是公益性质的,看病基本不要钱。这样的公立医院扩张是国民之福,再怎么“盲目扩张”都不可能将成本直接转移到患者身上,更不可能扩出“中国式市场悖论”。
当然,无论是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福利国家”都在转型,不计成本地养懒人、养病人的制度我们也玩过,如今不能完全走回头路。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总是可以做到的。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不过是是回归其本性。保持公益本性的适当扩张,不能叫盲目扩张。而公立医院如果不回归公益本性,即使不扩张,它也在“盲目乱性”讨人厌。
据财政部消息,今年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70899.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536.02亿元,增长21.5%。而前3季我国GDP增10.6%,财政收入增速超GDP近一倍(同日《新京报》)。社会各界都盼望着拿可观的财政收入搞点公益事业,等于给全国人民发红包。不知是否有计划拿一部分财政收入扩张各级公立医院?
对许多医院来说,当务之急不是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的扩容,而是把管理搞上去。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精打细算,能省则省,依靠科学管理降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从而惠泽百姓。这样的“做优”,比之于粗放的“做大”,才符合我们的国情。当然,这不能只靠医院的自觉,而更需要政府对医院配置和设置上进行干预,通过控制审批数量和规模,来控制资源过度集中、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实习编辑:伍泳娴)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陕西省泾阳县泾干镇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未央路149号西北石油管道局亚凯园
二级甲等 民族医院 公立
辽宁省阜新市北环路141号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铁锋区平安南街48号
二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医院 公立
沈阳市铁西区南七中路36号
三级 中医医院 公立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湖路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