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怎么说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生怎么说

秋风起,警惕紧张性头痛的“换季侵袭”

举报/反馈
2024-08-20 16:25:3939健康网

一吹凉风、长时间工作或失眠,就会出现紧张性头痛,甚至感觉头部像戴了一个无形的“紧箍咒”一样。那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紧张性头痛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三科(神经内科)医生团队进行详解。

一场秋雨一场凉,虽日间暑热未消,然夜间凉意已起。在这换季之时,紧张性头痛作为秋季常见的健康困扰,悄然成为不容忽视的季节性问题。

紧张性头痛患病率很高

紧张性头痛,亦称肌收缩性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据了约45.3%的份额,全球患病率更是高达11%至45%,意味着每百人中至少有11人受其困扰。

其典型特征是双侧轻中度压迫样或紧箍样头痛,就如同头上被戴上了无形的“紧箍咒”一样。头痛部位常出现在头顶、颞部(太阳穴附近)、额部或枕部。

此病症多与日常生活应激息息相关,如繁重的工作压力、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情绪剧烈波动等。作为一过激性障碍,紧张性头痛往往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如果持续存在,可能是焦虑症或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因此,对紧张性头痛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秋季容易出现紧张性头痛

秋季的光照时间逐渐减少,扰乱人体生物钟,容易引发人们的悲伤、焦虑、情绪低落或烦躁不安。这种情绪变化可能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的表现,而至少有15%的普通人群在秋天抑郁情绪会变得更加严重,故常被称为“悲秋”。

2. 气候变换的季节影响随着气温下降与空气干燥,如皮肤、口舌干燥等身体的不适感油然而生,加之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易导致疲倦与情绪低落,为紧张性头痛埋下伏笔。

3. 生理节奏的微妙调整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偏向“收敛内藏”,代谢与生理活动随之变化,身体需重新适应这一转变,过程中可能伴随疲劳、食欲波动等,进而影响情绪状态。

4. 心理重压的累积效应秋季作为收获与反思的季节,人们往往面临更多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加上秋之静谧的环境促使内心活动增多,容易反思与自省,焦虑与烦躁情绪悄然滋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紧张性头痛

1. 中医治疗药物辨证施治:中医认为紧张性头痛的发作与风、火、痰、虚、瘀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针灸治疗:通过穴位刺激,调和气血,缓解紧张,往往疗效显著且副作用极小。

推拿按摩:放松紧绷的肌肉与神经,促进血液循环,为头痛患者提供有效辅助。拔罐疗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适合追求物理放松的人群。气功与放松训练:气功疗法及放松训练可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和压力,有研究显示,太极拳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放松训练,可以有效改善紧张性头痛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

2. 西医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涵盖止痛药、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及肌肉松弛药等,但需警惕止痛药过度使用导致的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预防为先,远离紧张性头痛的侵扰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按时起床,避免熬夜。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全谷类和瘦肉等。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酒精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多吃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山药、麦冬等。适量运动,增加光照时间: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如果无法外出,可以尝试打开窗帘或使用人工光源来增加光照时间。

2. 调整工作与学习环境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学习,每隔一段时间(如1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做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转动头部、耸肩等,以缓解颈部和肩部的肌肉紧张。改善工作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屏幕。可使用可调节高度的桌子和椅子,以及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用品,以减少对颈部和肩部的压力。

3. 调节情绪与心理压力学会放松: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温水浸泡等放松技巧。保持社交活动:与朋友或家人交流,也可以组织或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互动。积极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同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压力,或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以减轻心理负担。

4. 注意保暖与补水注意保暖:秋季早晚温差大,外出时应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头部和颈部受凉。室内也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干燥。及时补水:秋季空气干燥,人体容易失水。建议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以维持身体正常的水分平衡。在换季之时,面对紧张性头痛的潜在威胁,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结合中西医的治疗智慧,从生活习惯、工作环境、情绪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做好预防与调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秋日美景的同时,保持身心的健康与平衡。

(通讯员 谭玉群 安俊停 )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