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怎么说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生怎么说

宝宝肌肤干燥瘙痒原因不简单,医生提醒:警惕特应性皮炎

举报/反馈
2025-02-11 09:19:1439健康网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中医师吴治民

审核: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胡勇

都说宝宝的肌肤水嫩透亮,看了让人忍不住想捏一把,可是,如果宝宝的皮肤,突然变得干燥粗糙、瘙痒不适,宝宝反复搔抓,会对皮肤屏障造成进一步的损坏,涂了各种儿童润肤乳都没用,这可愁坏了各位宝爸宝妈。

近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遇到许多家长带着宝宝前来就诊。医生诊疗后发现,这并不是简单的冬季皮肤干燥,而是在临床中儿童高发的一种皮肤病——特应性皮炎(AD)。

宝宝肌肤干燥瘙痒原因不简单,医生提醒:警惕特应性皮炎

什么是特应性皮炎(AD)?

特应性皮炎(AD,以下简称“AD”)又称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AD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严重瘙痒、湿疹状损伤、皮肤干燥与屏障功能受损。特应性皮炎可视为一种特殊的湿疹形态,其中“特应性”即指“过敏性体质”。患有AD的人不仅仅是频繁的皮肤问题,还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或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

AD患者不同时期皮损临床表现

0-2岁的婴幼儿:皮损初期多分布于两颊、额部、头皮,皮疹以急性湿疹表现为主,后逐渐蔓延至四肢伸侧。

2-12岁的儿童:多发生于面颈、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湿疹为主要表现,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苔藓样变。

大于12岁的青少年与成人:皮损也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主要发生在踝腕、肘窝、腘窝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手部,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损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痒疹样皮损改变。

AD的临床指南推荐治疗

2020年欧洲ETFAD立场文件推荐:AD要阶梯治疗,也就是对于轻、中、重度患者需要对应治疗方案。基础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前提。以凡士林、维生素E乳、甘油等基础润肤为主,此外需进行临床健康宣教,并避免临床过敏原的接触;对于轻度AD患者,以外用弱中效糖皮质激素被动性治疗,或根据局部情况选择:吡美莫司、包含银的抗菌剂、银离子敷料、外用克立硼罗;对于中度AD患者,推荐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或中强效糖皮质激素进行主动维持治疗,湿包、光疗等;对于重度AD患者,推荐住院治疗,使用生物制剂,或全身免疫抑制,如环孢菌素A、甲氨蝶呤、硫唑嘌呤、霉酚酸酯。

AD的中医治疗

特应性皮炎高发于儿童,同时面颈、脚腕、肘窝、脚踝、腘窝等身体转折活动的部位,因此中医将其形象地称为“四弯风”。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孕育时期,母亲过食肥甘及辛辣油炸之品,助湿化热;或由七情内伤,五志化火,遗热于胎儿,导致胎儿先天禀赋不足,素体偏热;复因喂养不当,而致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湿热内蕴,外发肌肤而为病;或伤津耗血,血虚生风生燥,逗留肌肤,肌肤失养而失去濡润而发为本病。

1. 中医内治由于AD可迁延至成年,可采用分期辨证施治:

(1)婴儿期:以风湿热证为主,以湿热清为主方加减,药用黄芩、栀子、金银花、车前子、泽泻、甘草等。(2)儿童期:以血热夹湿和脾虚湿蕴证为主,以加味消风散加减,药用荆芥、生地、丹皮、白鲜皮、蝉蜕、牛蒡子、白术、薏苡仁等。(3)青少年与成人期:与血虚风燥证为主,予养血祛风饮加减,药用当归、生地黄、芍药、川芎、地肤子、白鲜皮、苦参等。

2. 中医外治(1)耳穴贴压:运用耳穴压豆( 取耳穴心、脾、神门、内分泌、风溪),可以明显减少患儿皮损面积,缓解瘙痒症状,并能有效改善患儿睡眠质量。(2)小儿推拿:AD发作期以清天河水、揉中脘、沿两侧膀胱经抚背等推拿手法治疗,AD缓解期以补脾经、摩腹、捏脊、揉按足三里等推拿手法治疗。

日常防护与管理

1. 重视润肤应坚持全身涂抹润肤保湿剂,至少2次/日,保证足量、多次、长期使用。

2. 合理洗浴洗浴时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2-40 ℃为宜,时间一般5-10分钟,减少洗浴次数;沐浴产品应选用温和、刺激性小的中性产品;洗澡后应立即涂抹润肤保湿剂。

3. 避免接触过敏原穿着衣物应宽松、光滑、柔软,避免接触刺激性织物、避免环境中常见的过敏物质,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

4. 合理饮食提倡新生儿母乳喂养,排查过敏食物(鱼、虾、蟹、牛奶、鸡蛋、坚果等),同时减少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煎炸、冰冻寒凉等刺激性食物。

5. 生活有度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改善睡眠质量,鼓励适度的体育锻炼,调畅情志,愉悦生活。

结 语

近年来,AD患病率呈逐渐增加趋势,且患病率较高的地区大多集中于发达国家或大城市,可能与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不断地完善对AD的认识,并为AD患儿拓展新的治疗手段。中医学对于AD的治疗注重体质调理,不仅可以缓解瘙痒与皮损症状,还可以从整体调理,减少复发率。唯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可为AD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综合治疗措施,全方位保障皮肤健康。

(通讯员 安俊停 李龙浩)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