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疗·资源

第三届带状疱疹关注周:深刻认识带疱风险,全面提高预防意识

举报/反馈
2024-02-26 14:38:0939健康网

2月22日,一座大型“气球长城”空降广州小蛮腰,成功挑战“最大的气球地标造型”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这座特别的“长城”总长27.36米,宽5.438米,高7.105米,由10万只金色气球制作完成,立体摆放在广州塔二层摄影平台,吸引了游客驻足打卡。此次挑战,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发起,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希望通过长城“守护、护卫”的美好意象,在第三届带状疱疹关注周来临之际,呼吁中老年人积极构筑自身免疫长城,守护健康。

“最大的气球地标造型”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此外,由健康报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支持的“深刻认知带疱风险,全面提高预防意识”媒体沟通会于25日在京举行,并公布了《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疾病和预防认知调研》结果(以下简称“调研结果”)。来自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协会代表就带状疱疹的疾病负担、高风险人群、疾病预防和管理等重点话题展开探讨,旨在提升高风险人群(慢性病、风湿免疫性疾病人群等)对疾病风险的认知,提前做好疾病预防,助力健康老龄化。

50岁及以上人群轻忽带状疱疹发病风险,普遍知道但不认为自己会得

当前,我国中老年人对于带状疱疹的疾病风险认知如何?此次会议公布的《调研结果》显示,85.7%的中老年人普遍知道带状疱疹但不认为自己会得,超6成中老年人认为自己离带状疱疹较远,对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仍有2大认知误区:一是超20%的中老年人认为得过一次带状疱疹就不会再得了;二是超17%的中老年人认为得过水痘就不会得带状疱疹。实际上,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和水痘的“罪魁祸首”都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疾病。儿童时期,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通常会患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依然会潜伏在体内。即使身体健康,几乎所有年长的人神经系统中都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下降,病毒会再激活引发带状疱疹。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崔勇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崔勇表示:“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约1/3的人一生中至少罹患1次带状疱疹,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因此,普通中老年人群也需要警惕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另外,年后皮肤科门诊就诊人数显著增加,这是由于春节期间天气寒冷,流感高发,加上可能存在的过度劳累,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从而引发了带状疱疹。”

疼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但多数中老年人对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疾病负担的认知还有待提升。据《调研结果》显示,过半中老年人轻忽了带状疱疹的疾病负担。同时,没有经历过,对带状疱疹的疼痛无法感同身受。其中,如针刺,烧灼,刀割,电击般疼痛、疼到无法穿衣盖被、疼到让人沮丧,抑郁是得过带状疱疹的患者对疾病的3种主要评价。崔勇介绍“一旦发生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特别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会对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临床上曾经遇到的严重情况,包括穿衣服刺痛,睡觉时只能保持一种姿势等,还有少数患者疼痛时间超20年,反反复复,甚至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对患者本人和家人而言,都是一种长期折磨。”

慢性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离带状疱疹更近,患病风险更高、危害更深

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有哪些?这些人群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有多高,危害有多深?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医师齐海梅表示:“慢性病离带状疱疹更近。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4-41%。慢性病人群一旦发生感染,有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出现临床不良健康结局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患者得带状疱疹后,导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难。”

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医师齐海梅

除了慢性病人群以外,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也是带状疱疹的主要高风险人群之一。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小峰表示:“由于免疫机制的紊乱,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防御功能降低,罹患感染(如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的风险远高于健康人群,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4倍,这是由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治疗时使用激素,以及JAK抑制剂,使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变得异常活跃。同时,红斑狼疮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后还会显著增加狼疮疾病的活动度。”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曾小峰

从《调研结果》来看,虽然高风险人群罹患带状疱疹的比例高达68%,但仍有56.7%的高风险人群认为自己离带状疱疹较远,超半数的高风险人群轻忽带状疱疹的危害。而经历过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对带状疱疹的疾病风险、危害认知相对较高。其中,管理不好,容易反复,疼痛时间变长、影响原有疾病控制、引发其他更严重的并发症是高风险人群罹患带状疱疹的3个主要担忧。齐海梅介绍“在门诊中,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后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带来不良的预后,增加死亡风险。门诊中一位患者带状疱疹长在三叉神经处,引发了严重的脑梗,导致偏瘫,一直到现在都是处于半身不遂的状态,不仅疾病负担重,家人也要投入持续的精力进行护理,苦不堪言。”谈到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情况,曾小峰介绍“目前我国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已超8000万人,红斑狼疮的患者更容易遭受带状疱疹的侵袭。与其他国家红斑狼疮患者大多死于疾病本身的情况不同,据国内近20年的临床死亡率原因排名显示,长期位居我国狼疮死亡原因排名第一的仍以各种感染为主。因此,加强高风险人群对于常见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等的积极预防和管理尤为重要。”

多方携手呼吁高风险人群构筑免疫长城,促进疫苗接种行动

《调研结果》发现,高风险人群对于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有一定的认知,但相比普通人群,仍有超3成的高风险人群对于接种疫苗更为谨慎。其中,有效性、不良反应、如何选择是高风险人群最为关注的3个问题。

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助理、预防保健科科长陈秋萍

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助理、预防保健科科长陈秋萍表示:“接种疫苗可以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接种疫苗时,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考虑自身身体状况,重点把握疫苗的适用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什么情况不能打)这三大‘关键词’,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首先,疫苗接种都要遵循一定的接种要求和接种方案,因此,老年人首先要关注适合自己年龄的疫苗进行接种。其次,要关注疫苗的保护效力(保护效力是指接种疫苗人群与未接种疫苗人群相比,减少疾病风险的程度),如果说疫苗的保护效力为80%,那么接种后能帮助受种者减少80%感染疾病的风险。当然,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保护效力也有所不同。最后,禁忌证(关于什么情况不能打),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可以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第一,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当慢性病处于稳定期可以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接种疫苗,如果慢性病处于急性期暂缓接种疫苗。第二,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可以接种疫苗,建议在疾病稳定期、免疫抑制治疗开始2-4周前接种。选择疫苗时,建议首选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并在疫苗接种前接受专科医生评估。接种后,患者可能出现异常的免疫应答和不良反应,推荐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诊治。”

(健康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杨秋兰)

健康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杨秋兰表示:“作为卫生行业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有着90余年红色历史的《健康报》,始终坚持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己任,深入宣传党的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决策部署、政策措施、积极成效和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及时报道医药科技进展和健康防病知识,传播科学准确的健康信息,激励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团结奋进、无私奉献,增进社会各界对卫生健康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未来,《健康报》将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职责,进一步做好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的科普宣教,推动‘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开展,助力健康老龄化。”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候任副会长郑浩彬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候任副会长郑浩彬表示:“《‘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要求坚持健康至上,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长期关注社会老龄化与老年健康产业发展,成功挑战‘最大的气球地标造型’吉尼斯世界纪录TM称号,在第三届带状疱疹关注周来临之际,共建老年免疫长城,远离带状疱疹,关爱老龄健康。”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编委、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韩瑞芸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编委、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韩瑞芸表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引之下,也十分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未来希望继续携手各方,不断以创新的形式,共同推动中老年人的健康科普宣传活动深入发展,帮助广大中老年人尽早乐享银龄生活,为健康中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