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精选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疾病预防精选资讯

吃抗结核药怎样查肝功能

举报/反馈
2023-09-22 21:59:5739健康网

吃抗结核药物,一般建议定期检查肝功能。因为抗结核药物容易引起肝功能损害,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所以建议定期检查肝功能,可以在服药前后完善肝功能检查,明确肝功能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1、转氨酶:即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通常在服用抗结核药物1周后出现,而服药后第1周时转氨酶升高,可提示肝功能有损伤;

2、胆红素:如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这3项都在服用抗结核药物时也可能出现升高。如果总胆红素升高,特别是>17μmol/L时,则提示可能有肝功能损伤;

3、白蛋白:白蛋白正常值为35-55g/L,在服用抗结核药物1周后如果白蛋白下降,可能提示肝功能下降;

4、血清转氨酶:通常在服用抗结核药物1周后出现,而在服药后2-3周时达到高峰。如果血清转氨酶水平较高,也提示可能有肝功能损伤;

5、凝血时间:服用抗结核药物后的7-8周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都可能会出现延长的现象,有时可能会比正常值延长3-4秒。这也提示可能有肝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

6、其他:如血清蛋白电泳、血脂、胆碱酯酶等,也可能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升高,可提示肝功能受损。

如果在服用抗结核药物过程中,出现以上提示的肝功能损伤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其他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进行治疗。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