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2024年11月24日,2024人类精子库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人类精子库的专家讨论并发布了《关于男性适龄生育、适时保存生育力的倡议书》,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男性生育健康,倡导适龄生育,适时考虑保存生育力,以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男性初婚年龄逐年推迟,精液质量呈下降趋势
当前,我国男性初婚与生育年龄呈推迟趋势。《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4岁,而2010年为24.9岁。生育年龄在不断推迟,有数据显示,35岁以上初次生育的比例显著增加。与此同时,男性精液质量的下降趋势也令人担忧。全球研究显示,精子数量和活力在过去几十年间显著下降,E Carlson等通过文献检索回顾性分析了1938—1991年间发表的61篇文章,总数14,947例男性精液质量参数,分析发现精子浓度已经下降了40%、精液体积下降了20%以上。我国学者分析了2008—2018年全国7家人类精子库捐精志愿者的精液参数,发现精液量、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正常形态率随时间变化而下降,反映出中国健康男性精液质量的下降趋势。
会议上透露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部分人类精子库捐精志愿者的合格率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约40%降至目前的约20%,个别地区甚至降至15%以下。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个体的生育能力与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人口质量与社会的长远发展。”会上,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熊承良教授主持讨论,来自全国各地人类精子库的专家们就男性生育健康建言献策。
适龄生育孕育健康子代,生育力保存留住生育机会
与精液质量下降相应的是,不孕不育率的上升。有研究显示,2007—2020年间,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已从12%升至18%。
“近年来社会比较多关注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其实男性也有。”广东省生殖医院副院长、广东省人类精子库主任张欣宗表示,建议男性在25~35岁生育。适龄生育不仅有助于提高生育成功率,也有利于子代健康,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有研究表明,男性年龄与精液量、精子总数、精子活力呈负相关。男性在25~35岁时精子质量最好,浓度高、活力强、受孕成功率高,35岁后,精液量和精子总数、精子活力开始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不仅生育能力下降,生育缺陷或者疾病子女的概率会相应增加,高龄父亲的子女患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风险较高。此外,高龄父亲的精子DNA碎片率增加,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增加流产的风险。已有研究分析了男性年龄对辅助生育失败的风险,认为男性40岁如同女性35岁一样是“高危界限”。
面对初婚年龄推迟、精液质量下降的趋势,会上专家们除了提倡男性适龄生育,也鼓励男性适时进行生育力保存,为自己与家庭的未来增添一份保障。
男性生育力保存也称自精保存,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将男性精子冷冻保存以备将来使用,是一种有效的生育保险手段。对因疾病、职业暴露、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影响生育能力的男性,以及暂时没有生育计划或因工作、学习等原因推迟生育的男性而言,生育力保存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保留生育机会,还可以减少未来生育时的健康风险。
倡议书还倡导男性健康生活、科学规划生育和生育力保存以提高生育质量。呼吁社会各界共同促进适龄生育与生育力保存,营造健康、科学的生育环境,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附倡议书全文
关于男性适龄生育、适时保存生育力的倡议书
尊敬的社会各界朋友: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要求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
当前,我国男性初婚与生育年龄呈推迟趋势。《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4岁,而2010年为24.9岁。生育年龄也在不断推迟,有数据显示,35岁以上初次生育的比例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受不良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影响,男性精液质量的下降趋势也令人担忧。全球研究显示,精子数量和活力在过去几十年间显著下降。E Carlson等通过文献检索回顾性分析了1938—1991年间发表的61篇文章,总数14,947例男性精液质量参数,分析发现精子浓度已经下降了40%、精液体积下降了20%以上。我国学者分析了2008—2018年全国7家人类精子库捐精志愿者的精液参数,发现精液量、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正常形态率随时间变化而下降,反映出中国健康男性精液质量的下降趋势。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个体的生育能力与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人口质量与社会的长远发展。
在此背景下,2024年11月24日在广州召开2024人类精子库高质量发展论坛,我们联合发出倡议,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男性生育健康,倡导适龄生育,适时考虑保存生育力,以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一、优生优育,倡导适龄生育
有研究表明,男性年龄与精液量、精子总数、精子活力呈负相关。男性在25~35岁时精子质量最好,浓度高、活力强、受孕成功率高,35岁后,精液量和精子总数、精子活力开始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不仅生育能力下降,生育缺陷或者疾病子女的概率会相应增加,高龄父亲的子女患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风险较高。此外,高龄父亲的精子DNA碎片率增加,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增加流产的风险。已有研究分析了男性年龄对辅助生育失败的风险,认为男性40岁如同女性35岁一样是“高危界限”。
我们建议男性在25~35岁最佳时间生育。适龄生育不仅有助于提高生育成功率,也有利于子代健康,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二、未雨绸缪,保存生育力
有研究显示,2007—2020年间,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已从12%升至18%。也有部分人类精子库分析了捐精志愿者合格情况,发现近年来捐精志愿者合格率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约40%降至目前的约20%,个别地区甚至降至15%以下。
男性生育力保存也称自精保存,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将男性精子冷冻保存以备将来使用,是一种有效的生育保险手段。这对因疾病、职业暴露、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影响生育能力的男性,以及暂时没有生育计划或因工作、学习等原因推迟生育的男性而言,尤为重要。生育力保存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保留生育机会,还可以减少未来生育时的健康风险。我们鼓励男性积极考虑生育力保存,为自己与家庭的未来增添一份保障。
三、科学态度,积极行动
为了提高男性生育质量,我们倡导以下行动:
1.健康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科学运动,以维护身体健康与生育能力。
2.科学咨询。在规划生育或考虑生育力保存时,积极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咨询与指导,做出科学明智的选择。
3.积极宣传。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宣传,提高公众对适龄生育与生育力保存的认识与重视,营造健康、科学的生育环境。
适龄生育和保存生育力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和幸福,也关系到家庭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郑重承诺,将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持续致力于提升人类精子库的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为广大男性提供更专业、安全的生育力保存服务。
让我们携手并进,以科学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共同促进男性适龄生育与生育力保存,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特此倡议!
2024人类精子库高质量发展论坛与会专家
2024年11月
(通讯员:张璟 图片:医院提供)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生殖医学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生殖医学科
主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生殖医学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生殖医学科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惠州市上排大岭路10号
二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立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大桥路8东北方向60米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宁安市中心大街1号
三级 门诊部 公立
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65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陇西县长安路南河桥西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3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