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精选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疾病预防精选资讯

血丝虫病是怎么得的

举报/反馈
2023-12-23 03:05:0739健康网

血丝虫病可能是由于蚊虫叮咬、接触污染水源、遗传易感性、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蚊虫叮咬

血丝虫病是由血丝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传染病,当带有微丝蚴的蚊子叮咬健康人时,微丝蚴会随着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血液中。因此,预防血丝虫病的关键是减少蚊虫叮咬,如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等。

2.接触污染水源

如果经常在有血丝虫的地方游泳或者洗澡的话,就有可能会导致皮肤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感染。建议患者平时尽量不要去不干净的水域里面玩耍或者是洗澡,以免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

3.遗传易感性

血丝虫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遗传有关。对于存在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例如,在流行区可考虑服用预防性药物。

4.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对血丝虫的防御能力较弱,容易遭受感染。提高免疫力是预防血丝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来实现。

5.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无法有效抵御外来的病原体入侵,包括血丝虫。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期间,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蚊虫叮咬,并定期监测病情变化。

针对血丝虫病,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血清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查,以评估感染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在流行区域,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可能存在感染源的环境中。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