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讯·广东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讯·广东

传承“援藏精神”,八名“白衣天使”讲述援藏故事

举报/反馈
2021-08-17 17:20:5139健康网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

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援藏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援藏精神”也正在成为援藏人的精神底色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接见被晒成了古铜色的援藏干部们时,动情地说:“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我们用脚步重温那段援藏的光辉历程,用文字记录这片雪域高原之上发生的点滴故事,从一项项蓬勃的事业,从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从一张张幸福的面孔,感受健康带来的欢声笑语。

下面讲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近年援藏人员的故事:

故事一、援藏不是一次旅行

谢尚奎

2016.8-2018.2 陕西咸阳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西藏确实很美,林芝的桃花沟、巴松措、鲁朗小镇,山南的羊措雍湖,拉萨的布达拉宫,还有那木措,那是离星星最近的地方。说起这些,很多人都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说到援藏,跟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不一样。

我是2016年8月到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开始为期一年半的援藏工作,除承担科主任、大外科主任、医疗院长行政职责外,还有日常临床医疗、大学本科教学、学科建设、外科支部等大量工作,每天开会、门诊、查房、手术、上课,当然,临床医疗工作仍是重中之重。作为医生,尤其是援藏医生,医疗质量与安全关系到援藏政策,关系到藏族同胞的生命安全与信任,是首先要面临的挑战。

记得一位肾脏手术患者,术后第6天晚上突然出现发热、全身大汗淋漓,血压低,引流血性物约500ml,病情危重。我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科室,所有医生都很紧张,因为之前曾出现过类似病例,处理不当病人没能抢救过来,医院也因此赔偿了不少,大家还心有余悸,多数医生建议眼下这位病人转院。虽然病人不是我主管,也不是我的专业,但大家还是要我作最后决定。查看病人后,分析放射及其它相关检查,考虑患者术后出现局部感染,感染导致发热和出血,发热时往往会有体液丢失,决定立即紧急扩容、冲洗通畅引流,同时做好手术准备,我没有建议转院。通过3个小时的紧急处理等保守治疗,患者血压稳定、出血停止,转危为安,避免了一次因处理不当或转院或二次手术引起危及病人生命和潜在医疗纠纷的可能,患者家属很感激,十分满意,科室及医院其他同行紧张的心情也得到舒缓,所有参与医护人员也经历一次考验,学到了很多。现在回想起来,援藏确实需要,需要我们的技术、需要我们的经历、需要我们站在他们后面,援藏不是旅游。

援藏结束后,因为其它医疗上的事又回去过几次,很遗憾,至今还没能真正在西藏旅行一次。

故事二、援藏,人生最有意义的篇章

王玲玲

2017.8-11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

县人民医院

早产(胎龄29周)、极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1.4kg,一度下降至1.1kg),呼吸关、营养关、感染关,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宝宝终于在满月那天出院了,出院体重2.1kg......这是西藏边坝县首次成功抢救这么小、这么危重的早产儿。两年后当地医生反馈说患儿生长发育良好,得到消息的那一刻,我满满的成就感。

2017年9月我前往边坝县人民医院开展3个月的对口支援。当地的医疗条件之差超乎想象,还要承受头痛、头晕等高原反应。我们援藏医疗队到来后,不仅实现了小早产儿救治的“首次”,还指导护士首次将静脉留置技术应用于新生儿。

最令人难忘的是在离开西藏的前一天晚上,一名日龄7天的新生儿因皮肤黄染3天,拒乳、不哭、抽搐1天来就医。当时患儿反应很差,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秒,评估胎龄36周,体重1.6kg,体温不升,皮肤重度黄染,四肢肌张力高,抽搐、角弓反张。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胆红素脑病。我立即给予扩容纠酸、止痉、抗感染和蓝光等治疗,抢救工作一直忙到下半夜,待患儿休克纠正,生命体征稳定后,已经是次日凌晨4点,还有六小时就要撤离回广州了。启程前我又查看患儿并指导后续治疗后才踏上归途。这是边坝县医院首次成功抢救核黄疸病人。

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我本着“留下带不走的人才”的理念,重视带教工作,针对该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开展教学查房和学术讲座活动,示范了胸腔穿刺术、新生儿新法复苏等专业技术,帮助边坝县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我很骄傲自己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援藏,是我人生最有意义的篇章。

故事三:那灿烂纯真的笑容 至今难忘

向军

2018.3-2019.9 陕西咸阳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我作为第八批中组部、教育部援藏工作组一员,于2018年3月5日赴西藏民族大学,后任附属医院外科主任。在1年半的援藏工作中,深刻认识到援藏工作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充分感受到西藏民族大学及附属医院领导、同事对援藏干部的重视和关怀;在六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民大第八批援藏工作组的带领下,我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推动民大附属医院和中山六院更紧密合作。援藏经历也使自己获益颇深,提升了自身政治觉悟,锻炼了工作能力。

援藏经历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其中藏族大学生们活泼、质朴的笑脸不时在我脑海闪现照片中那是我第一次给民大医学部的藏族本科生上外科学理论课后和同学们的合影。我很珍惜在民大的第一堂大课,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临床具体病例与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应用创新多媒体教学手段,走下讲台与同学们互动: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还特意介绍了我的博士导师、外科学主编汪建平教授,同学们课堂上的学习热情超乎我的预期;课间与同学们交流人生规划又让我感受到了藏族学生的率直和阳光;下课铃响起后,平时印象中略有害羞的藏族学生们非常大方地和我合影留念。而运动场上生龙活虎的藏族大学生主动细致纠正我的动作,让我感觉到他们的友善和认真。相处虽然短暂,和藏族学生的师生情却长留心间。

故事四:援藏,不仅是使命,更是责任

李婕

2018.5-8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

县人民医院

2018年5月,我跟随中山大学医疗队前往西藏边坝县人民医院产科开展3个月的支援工作。来到边坝县的第二天,克服了最初的高原反应后,我和队友们很快投入到工作中。

6月14日,来到藏区昌都边坝县的第二个月,凌晨三点,我接到了值班医生电话,“有一名怀第四胎的经产妇,宫口开全已经4个多小时尚未分娩!”听到这样的消息,我的心里“咯噔”一下,马上紧张起来。对于经产妇来说,宫口开全后大部分应在1小时内娩出胎儿,如果超过时限意味着可能存在梗阻性难产,时间越长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可能极大,对于妈妈来说发生子宫破裂、产前产后大出血危及生命安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捏着一把冷汗,我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医院。经过检查评估,考虑胎儿大、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阴道助产不可行,必须尽快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可是至此产妇本人仍然坚持要经阴道分娩。在值班医生的协助下,一边进行术前相关准备,一边与产妇及家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沟通,最后终于同意手术分娩。

凌晨4点半左右,宫口开全近6个小时,经剖宫产助娩出一活女婴,羊水完全是粘稠的胎粪,所幸新生儿评分活力尚好,体重4.4kg。因为产程太长,胎儿大,子宫下段肌层水肿,下段肌层裂伤约7CM,差不多达到宫颈外口。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乏力,当地医院仅有最普通的缩宫素药物,最终只能依靠缝扎技术止血。裂伤处缝合止血非常困难,术中出血共约1200ml,产妇在胎儿娩出后曾一过性的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达138bpm,听着产妇增快的心率,我和医疗队同去的麻醉科杨晓宇医生的心脏仿佛也要跳出了胸腔,随着她心率的下降,才慢慢平复。因为县医院没有血源,不能输血,担心术后宫缩乏力无好转,或者是凝血功能异常引发的再次出血,手术中对创面的止血特别谨慎,一般的剖宫产手术40分钟左右可以完成,可这次手术做了1小时40分钟,做完手术衣服汗湿了大半。不过最终母女平安也总算是松了口气。当地医生说如果医疗队没有去的话遇到这样的情况,手术他们是不敢做的,只能把患者往上级医院送,但是到最近的昌都市人民医院也需要6-8小时的车程。想起刚来的时候听说有个女干部,才23岁,也是类似的情况,送到昌都,又送到拉萨,最后送到成都还是没能挽救生命。这让我们再次体会到培养当地医务人员技术能力真是任重而道远。

故事五:敢拼会赢,干事成事,做家国情怀的“追梦人”

郭学峰

2019.7至今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2019年7月,我作为第九批援藏干部的一员来到西藏民族大学工作,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有2年多的援藏时间。在这段难忘的援藏经历中,感触很多、感悟也很多,我总觉得,在合适的年龄,做一些有特殊意义的事,是人生的幸事!

记得两年前,我代表医院陪同中山大学党委陈春声书记等领导,到西藏民大慰问大学的援藏干部,从到学校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的喜欢上了那里。在与学校领导、援藏干部的深入交流中,我被他们的信念、信仰和事迹所感染,开始萌发了自己也要参与到援藏工作中去的想法。我想,这可能就是我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后来经过组织筛选,我很荣幸得愿以偿,变成了一个援藏干部。

刚到西藏民大医院的时候,医院的基础条件有限,医疗技术能力和医院管理水平还都处于相对偏弱的状态,满足不了区域内群众和全校教职员工对健康的需求。我想既然来了,就要干出一番事业,利用我行政、业务双肩挑的优势,逐步的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作为消化内镜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的带领消化内镜团队开展一系列新技术项目,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为西藏民大45岁以上教职员工做全员胃肠镜检查,为辖地居民行胃肠镜检查1700多例次。

故事六:“授人以鱼”远不够,重在“授人以渔”

李英儒

2019.8-2020.2 西藏林芝

林芝市人民医院

西藏,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有雄伟的布达拉宫、神圣的雪山、美丽的湖泊,还有那虔诚的人们,是无数人向往的地方。但这美好的背后,却有着这样一群人默默奉献着,他的名字叫援藏医疗队,而我就是其中一员,2019年8月奔赴林芝。

众所周知,西藏是一个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方。在沿海地区很常见的胃肠镜筛查,在西藏林芝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即使是做了肠镜,筛查出结直肠肿瘤,却又不得不长途跋涉到拉萨或者是内地医院就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部分病人就此放弃。

藏族卓玛今年36岁,是林芝地区所辖一个贫困县的农民,长期便血一年了,但由于农务忙,一直没有检查。丈夫趁着农闲的时候,带她来林芝市人民医院做个肠镜,却发现是个右半结肠肿物,病理提示是中分化腺癌。卓玛丈夫知道这个消息后,简直是晴天霹雳!这意味着他又要转诊拉萨或是内地医院诊治,本来就是贫困户的他,如何承受得起?卓玛丈夫四处打听,知道林芝市人民医院来了一名援藏的博士医生,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全国最著名的胃肠中心过来的,开始看到了一线希望。手术也正如术前预判一般顺利,术后迅速康复,卓玛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脸上的高原红像跳跃的火焰。

在援藏期间像这样的“首例”手术,已完成多项:首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首例远端胃癌根治术(胃次全切除术),首例近端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首例全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首例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开展了多个新技术,如胃癌新辅助化疗,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腹股沟疝术后护理等,改良了多个手术流程,如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TAPP),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痔切除术(PPH)等。

除此之外,还积极举办腔镜技术培训班,提高当地年轻医生的腔镜水平,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技术队伍。面向全院开设“白求恩大讲堂-柔性援藏医疗系列讲座”,为全院住院医生、规培生、进修生、实习生提供一个了解医学前沿的平台,得到了全院医护人员的热烈欢迎。

故事七:为藏族同胞们的健康 出一份微薄之力

黄金旭

2019.8-2020.2 西藏林芝

林芝市人民医院

2019年8月11日晚我跟随“广东省援藏医疗队”,到西藏林芝开展为期半年的援藏工作。上班的第一天,我满怀热忱,主动熟悉着陌生的环境,认认真真为患者服务。快要下班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急诊科的电话,有一名车祸受伤的病人需要送入ICU治疗,病人男性,进入ICU已经是昏迷状态,他满脸满身都是血迹,心电监护从接到病人身上那一刻,持续的报警声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病人命悬一线。面罩吸氧,打留置针,插尿管,清洗伤口......做完这些后发现病人血氧饱和度只有60%,由于患者下颌损伤无法进行常规的经口气管插管,一同援藏的徐永昊主任提出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当时在场的医生护士都沉默了。主任看了看在场的人后问到:“金旭你能不能协助我进行纤支镜下气管插管?”我坚定地回答:“我可以!”就这样,医护配合极力抢救后,病人的生命体征算是稍微的稳定了,我们也算是松了口气。事后当地医生说,在此之前没有人做过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是把病人送到拉萨去,从林芝到拉萨最快也要6-8个小时车程......由于医院地处偏远,人力缺乏,藏区ICU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护士夜班常常从晚上7点工作到第二天中午。

在支援的那段时间里我常常忘记时间和空间,忘记疲惫,只记得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把自己的所学所会倾囊相授,只为藏族同胞们的身体健康出一份微薄之力。

故事八:让中医药在雪域高原落地开花

林景琳

2019.9-2020.10 西藏林芝

林芝市藏医院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2019年9月出发开始为期1年的援藏工作,期间发扬“老西藏精神”,帮助林芝市藏医院阶段性圆满完成创建三乙医院目标。

记得当时有个因急性阑尾炎发作而腹痛难耐的患者,外院B超提示阑尾炎并建议做急诊手术,但是患者惧怕手术便来到林芝市藏医院求医。患者除了腹痛,还有低热37.6℃,三天未排大便,腹部张力中等,右下腹压痛明显,舌红、苔白黄腻、脉沉弦。症属太阴阳明合症(肠痈),予以大黄牡丹皮汤加针刺治疗。患者当时腹痛就缓解了,三天后回访说症状消失,可以正常干农活了。

作为一名援藏医生,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业务精、素质高的医疗队伍,帮助成立了针灸科和康复科,积极发挥援藏专家“传、帮、带”作用,开展“伤科手法”新技术一项,组织义诊及代表藏医院参加“万名医生下乡活动”,“简便验廉”的中医特色正在突显,颇受上级领导和患者欢迎及好评,用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