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值此“世界淋巴瘤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淋巴瘤之家共同主办,罗氏制药中国支持的2019年“因美而生”世界淋巴瘤日公众宣教活动,于9月9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隆重举行。
该活动旨在唤起社会及公众对于淋巴瘤疾病及患者的共同关注,通过宣传淋巴瘤规范诊疗,提升公众对淋巴瘤疾病的科普认知,鼓励更多癌症患者及其家庭,坚定抗击疾病的信心。活动当天,患者和医护人员通过诗歌朗诵、歌舞表演的形式,向社会外界展现了淋巴瘤患者抗击病魔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澎教授
为什么淋巴瘤不叫“癌”?专家带你走近淋巴瘤
许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是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会有哪些症状?为什么淋巴瘤不叫“癌”? 恶性肿瘤的命名系统把起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称为“癌”,如肺癌、肝癌等,而恶性淋巴瘤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因此不称为“癌”。
淋巴瘤是全世界最常见的一种血液癌症,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可随着淋巴和血液播散,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我国淋巴瘤发病率约为6.68/10万人,居各类癌症发病的第8位,近几年呈增长趋势。
严格来说,恶性淋巴瘤并不只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疾病,根据瘤细胞病理特征,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所有淋巴瘤的91%,其中占比最多的又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护人员现场为患者答疑
淋巴瘤其实并不可怕,科学治疗+阳光心态决定一切!
由于公众对于淋巴瘤的不了解和对于癌症的恐惧,患者和家属总是“谈癌色变”!其实,淋巴瘤是目前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它的治疗过程本身,也没那么可怕。刘澎教授介绍,随着肿瘤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时代,淋巴瘤治疗也进入了靶向及免疫治疗的新阶段。针对国内常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子靶向药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是国内外权威临床指南一致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研究显示临床治愈率最高可达70%。目前中国靶向治疗的使用率不到50%,5年生存率仅为37.2%。随着国家对癌症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肿瘤药物被纳入医保报销,临床医生规范化的治疗为中国的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更多治愈的希望。
大部分的肿瘤都强调“早诊早治”很重要。淋巴瘤的亚型极其复杂,根据2016年WHO最新分型,淋巴瘤共有85个亚型。不同的亚型所需的治疗方案也不同,因此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有些类型要尽快治疗,治愈的希望就很大。根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数据显示,NHL患者进行为期 6-8周的标准疗程后,5年总生存率为61.64%,达到欧美同等水平。
“因美而生”世界淋巴瘤日公众宣教活动现场的患者积极参与
医保护航,助力淋巴瘤患者抗击病魔信心
根据淋巴瘤《生存调查报告》中显示,从中国淋巴瘤患者的经济负担角度来看,60%的淋巴瘤患者需要自付的治疗费用在10-50万元之间,只有12%的淋巴瘤患者需要自付的治疗费用在5万元以下。70%的淋巴瘤患者会使用靶向、免疫治疗药物,超过40%的患者要花费超过家庭年收入3倍以上的费用来使用标准治疗。
刘澎教授指出: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人社部更新了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纳入36种高价药物,其中就包括了用于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基石药物——利妥昔单抗,对于患者而言,国家医保覆盖支持,将大幅减轻中国B细胞淋巴瘤患者经济负担,让患者树立了治愈肿瘤的信心,也让更多患者获得治愈机会,成就更美的自己,造就美好的生活。
刘澎教授现场讲解淋巴瘤防治常识
为了让更多患者了解淋巴瘤诊治和康复知识,引导患者接受规范的治疗,刘澎教授介绍到:今天只是我们向淋巴瘤宣战的开始,由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淋巴瘤之家共同主办的2019年“因美而生”世界淋巴瘤日公众宣教活动,将联动全国15家医院,围绕915“世界淋巴瘤日”共同行动起来,给患者带去战胜病魔的信心和专业的康复辅导,向更多公众传递疾病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疾病的理性认知,树立起迈向康复的信心,我相信一切阴霾都会散去,一切都将“因美而生”!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中医全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