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讯·上海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讯·上海

“医工交叉”助力附属医院科研创新

举报/反馈
2018-04-03 18:13:5639健康网

  在爱因斯坦的眼里,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是: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

  在同济大学诸多工科教授眼里,这世界显然是善良的。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知识与技术联系医院,发明更多的诊断方法、工具和器械,与医生们共同救助更多的临床病人。

  首届同济大学医工交叉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医工交叉”助力附属医院科研创新

  3月31日周六上午,首届《同济大学医工交叉创新论坛》在附属东方医院南院召开。来自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科学研究院等十多位教授与众多临床、医技科室的医生们济济一堂,围绕“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主题展开交流。不同学术背景、不同专业领域的“高手”们你来我往、掀波逐浪,头脑风暴带来学术思想的碰撞闪烁其间,令听者在倍感“烧脑”的同时也直呼“有趣、过瘾”。

  科学已经证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脑积液中存在两种发生变异的生物标志物,但目前除了日常观察与智力测验,仍无法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防。同济大学化学生物学教授姚天明教授提出的研究思路是,利用全新化合物和功能纳米复合材料,设计构筑超灵敏生物传感器,综合评价脑脊液中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实现对该病的早期判断。姚天明坦言,来参加论坛不仅是为交流,更是为了寻求与医院的合作。

  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毛舜教授,在论坛上发布了自己利用石墨稀适配体测试完成的全国首份水体抗生素污染地图,引起了医生们的浓厚兴趣。医生们还想知道的是,如何利用他的水污染物快速检测与实时监测技术,完成对患者血液浓度的测试,从而实现针对相同病症、不同患者的个性化给药治疗?

  对于这样的讨论形式,纳米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龚霄雁博士既熟悉又陌生。作为一个忙碌的科技“斜杠人”,龚霄雁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曾经赴美求学、工作二十余年,回国后创办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发设计外周血管支架及介入产品。面对媒体,他经常引用自己博士导师、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的名言,“Do a good job, talk a lot about it”即做好事情,多交流。龚霄雁认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内行视角往往较为局限,但没有问题是愚蠢的,只要先将问题提出来,公开讨论,集思广益,才可以得出最佳解决途径。回国后,他仍坚持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问题的商讨,也会专门聘请外行对公司的项目进行评价。

  附属医院成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的引擎

  早在2011年3月,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教授牵头的两轮863计划支持的首个国产人工心脏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并成功将专利转让上海微创微创医疗机械有限公司。人工心脏涉及医学、计算机、自动化、材料、机械、流体力学和生物流体力学、物理、数学等多个学科,历时5年多研发完成。2018年3月,东方医院耳鼻喉科小医生王卫华,利用近两年多的时间联合上海某医疗器械公司,运用力学原理开发设计的实用新型专利---一次性医用鼻中隔固位器,正在医务部门的协助下,申请医保编码,不久即将惠及患者。

  从大专家到小医生,从3D打印到分子诊断,借助工科技术解决临床问题,一直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临床医生们前仆后继的工作“传统”。

  2018年1月,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院士、副校长顾祥林等一行调研东方医院,听取并解决医院发展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院方提出建立“同济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的设想,希望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传统学科优势,将单打独斗式的“医工实验”转变为群体性、制度性创新。

  在此之前,东方医院曾针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三甲医院开展“医工结合”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现有资源,提出新的思路:拟成立的“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不仅包括多家附属医院、大学医学院、科学与工程学院,还包括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及相关行业协会、制药企业、医疗器械公司的力量,以期形成校内外合力,助力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也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研究院将秉着“搭平台、聚人才、接任务、出成果”的四大目标,尽快实现“同济系”医工交叉领域创新突破,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整合过程中,无论是传统的”医”,还是”工”,都有了更新、更深的内涵。据悉,该提议很快便通过校长办公会决议:“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将依托医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统筹和组织管理,并在东方医院等附属多家医院成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中心”,通过整合资源,打出同济医科“组合拳”。

  以附属东方医院为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中心”暂时落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本部转化医学平台,将延续该平台运行多年的首席科学家(PI)管理机制,根据研究方向设定研究方向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的运行与管理,制定研究的战略规划、统筹安排研究任务等。刘中民介绍说,待本部新大楼在2018年年中正式启用后,将再设置专门的工作空间,最终形成基础研发、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咨询服务的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平台。

  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院士表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是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开展协同合作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突破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办法和新的学科生长点,打造高端学术生态,力争成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器械、生物和康复机械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