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胡世云

林黛玉为什么会红颜薄命?真正“凶手”其实是他!

举报/反馈
2017-11-07 17:48:2739健康网

最近,一部小戏骨版《红楼梦》俘获了不少观众,也因为选角年龄更加符合《红楼梦》原著而受到好评。当中饰演林黛玉的“小戏骨”更是将原著中黛玉的“颦笑”与“忧郁”完美地呈现出来,只可惜,黛玉红颜薄命,让人惋惜。

本期的胡说中医,我们就来聊聊最近大火的《红楼梦》中,在花样年华的林黛玉为何会香消玉殒?

实际上,林黛玉的红颜薄命不仅仅是她“伤春悲秋”的性格,从《红楼梦》的一些细节中,我们不难发现,她的早逝还与其本身的体质以及日常的生活调理有关。

《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身体又极怯弱”,如“美人灯”一吹就倒。林黛玉身世颇为坎坷,她7岁左右丧母,后父亲又抱病去世,不久成为寄人篱下的孤儿。

“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是对林黛玉一家的描述,而其父“林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从其父母早逝的情况来看,家族体质均不足也为林黛玉最终“殒命”埋下了伏笔,黛玉出场体格便是极羸弱,身体面庞弱不胜衣,有不足之症,让人我见犹怜。

刚进贾府时黛玉就对贾母说“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体质虚弱再加上从小就是药罐子,不加以正确调理,想要获得长寿自然是不可能,再加上林黛玉的情志难调,也就注定了她在花样年华之时难以续命的结局。

除了“底子薄”,最终击垮黛玉的正是她的“多愁善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出自黛玉的《葬花吟》,当中有消极颓伤的情绪也体现了黛玉感怀身世的无奈。脏腑之气会对心情有影响,而心情也是脏腑之气虚实的外在表现。

上一期的胡说中医我们曾经提到,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


《素问 举痛论》就曾提及: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肺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林黛玉的肺气虚弱,不能给其全身输布足够的气量,遇到了令她情志抑郁不爽的事,就很容易多愁善感,老爱哭,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但遇到开心的事情后,肺气则可以调达而布散全身,神清气爽。

另外,林黛玉对疾病本身是信天由命,对疾病的治疗态度十分消极。

宝钗曾去看望病中的黛玉,她说:“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不是个常法。”

黛玉道:“不中用。我知道我这样病是不能好的了。且别说病,只论好的日子我是怎么形景,就可知了。”宝钗点头道:“可正是这话。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竞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黛玉叹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说话之间就已咳嗽了两三次。

情根深种的黛玉因宝玉而情绪不断起伏,九十六回和第九十七回,黛玉遇见傻大姐最终知道了宝玉与宝钗即将成亲,心里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一般,甜苦酸咸”,终于在宝玉娶宝钗的时辰,气绝身亡。遂成“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之悲剧结局。

在《红楼梦》中,体质虚弱的黛玉是出了名的药罐子,其中关于黛玉治病有所提及的就有人参养荣丸和天王补心丹。


林黛玉服用的药方

【人参养荣丸】

《红楼梦》第3回,黛玉初进荣国府,贾府的人问她“常服何药?为什么治不好她的不足之症”,黛玉回答说:“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贾母闻知后说:“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虽然林黛玉和贾母都服用,但追求的功效却是不一样的,黛玉用人参养荣丸益气养血,治体弱多病的虚损之疾;贾母服用人参养荣丸滋养气血,延年益寿,预防老年痴呆。这也是中医异病同治原则。

人参养荣丸系由《和剂局方》中的人参养荣汤制成,由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当归、茯苓、白芍、肉桂、熟地、远志、五味子、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有温补气血的功效。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天王补心丹】

在第二十八回,提到黛玉吃的是“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处方来源于明末儒医洪基所著的《摄生秘剖》。据传说,此方为邓天王赐给志公和尚的,以其良效并托神话之传说,起名为“天王补心丹”。

方中以生地、玄参、天冬、麦冬滋阴清热;丹参、当归补血养心,使心血足而神可安;党参、茯苓、甘草益心气,安心神;柏子仁、远志、石菖蒲宁心安神;五味子、酸枣仁敛心气,安心神;桔梗载药上行;朱砂镇静安神,诸药配伍共奏养心安神、滋阴清热之功。

中医认为,“补心”即补养心血。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忧愁思虑过度则伤心,神明受伤则主不明,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所以出现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治疗宜滋阴清热,养血安神。天王补心丹滋中寓清,标本兼治,对于心肾不足,阴亏血少,心失所养而引起的虚烦、失眠、惊悸、多梦、健忘等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林黛玉平素体弱多病,患有“肺痨”,在情绪上又多愁善感,内伤七情,故经常烦躁不寐、五心烦热、虚火上炎,这些症状都是由于阴亏火旺引起的。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本文图片来源于39健康网,已获正式授权。

精彩推荐

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心血管知识?快来关注「胡世云主任」公众号(微信搜索:hushiyun-doctor),还可以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世云主任」频道哦!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