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胡世云

深度解析:伊尹是如何从小奴隶变成一代贤相的?

举报/反馈
2017-08-21 20:10:0039健康网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美食的创造有赖于厨师的精心烹调,国事之盛有谋士能臣的功劳,经典名方更源于医者丰富的诊治经验与苦心钻研……

在历史上,便有这么一位厨师大大。他将烹调技术与养生相结合,创立食疗方,开后代“药食同源”之先河,更值得称道的是,他改变历代中药服用方法,创制汤液,极大地提高了药物疗效,标志着方剂的诞生,与此同时,他功劳显赫,助帝王成就大业,他就是伊尹。

除了“能吃会做”,厨神伊尹到底是如何踏上人生巅峰,又是怎么将中华厨艺流传后世,造福众多吃货,在中医药历史上留下绚烂的一笔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伊尹大大传奇的人生。

从奴隶到位极人臣,他的人生开了挂

据史料记载:伊尹,又名伊挚(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小名阿衡,“尹”不是名字,而是一个官职,即“右相”的意思。夏朝末年生于空桑(今洛阳伊川县,一说今河南杞县),由于伊尹的母亲住在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伊尹出生时遭遇洪水,获救后被莘国国王的厨师收养,也正是这一段经历,决定了“中华厨祖”的起跑线。

伊尹的发家是从“厨师”开始的,尽管是一名料理能手,他并不满足于灶台前的生活,伊尹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他决定离开师父,到“有莘之野”隐居躬耕。

《孟子》中说:“伊尹躬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在他心目中,整个人世间好比做菜的厨房,他把复杂的治国之道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所谓“大国若烹小鲜”谈的便是伊尹的“厨房治国”理论,也正是这段躬耕时光让伊尹创制了汤液。

当时的伊尹,除了作为奴隶主贵族的厨师之外,他早就已经是家庭教师了,《墨子尚贤》有载:“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师仆就是当时对家庭教师的称呼,可以说是十分上进与厉害了。


直至遇见汤,伊尹正式开启了另一番“开挂般”的人生。

实际上,在莘期间,伊尹早已名声在外,求贤若渴的商汤王三番五次以玉、帛、马、皮为礼前往有莘国去聘请他,最后汤娶有莘王的女儿为妃,伊尹便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汤王身边。《孟子》中有记载,伊尹是先作为汤的老师,教汤效仿尧舜以德治天下,为救万民而伐夏,而后才作为汤的臣子,成为商朝丞相。

关于商汤与伊尹的故事当然也是从厨房说起。

作为中国烹饪史上最早的文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的便是伊尹跟商汤之间关于怎样调和五味的讨论。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他通过说怎样做汤,让汤明白了只有任用贤才,推行仁义之道才可得天下,得天下者才能享用人间所有美味佳肴的道理。

此后,伊尹帮助商汤筹划进攻夏朝的大计,并一举灭亡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可谓功劳显赫。商汤死后,伊尹历经外丙、仲壬,又做了汤王长孙太甲的师保。把至简大道融于五味之中成为伊尹“上位”的绝佳技能,也正是这一段烹饪经历让伊尹在中医药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

伊尹的另一个神秘身份

除了政权之相,帝王之师外,伊尹还有一个神秘身份,那就是“巫师”,值得注意的是,上古巫、史、医合一,巫师本身多兼有医的功能,如蜚声远近的巫彭、巫咸等皆以擅长医术闻名。


在甲骨文中,“伊尹”、“伊”、“伊奭”、“黄尹”等称谓皆指伊尹。甲骨文记载的疾病约有二十多种,如疾首、疾目、疾耳、疾口、疾身、疾足、疾止、疾育、疾子、疾言、蛊、龋等,还有疾年、雨疾、降疾等病种都中,多次出现伊尹相关称谓。

《吕氏春秋•本味》提到伊尹在与汤王的对话中曾以医为喻,“有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甲乙经序》、《简明中药辞典》等书均云伊尹精于本草药性。

那么,伊尹的医术有多厉害?从后世将他与黄帝、神农并称为“三圣人”便可知一二了。

元代名医王好古的《汤液本草》中说:“神农尝百草,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化,以救性命之昏札,以为万世法,既简且要。殷之伊尹宗之,倍于神农,得立法之要,则不害为汤液。”

明代医家俞弁在其《续医说》中指出:“原百病之起愈,本乎黄帝;辨百药之味性,本乎神农;汤液则本乎伊尹。此三圣人者,拯黎元之疾苦,赞天地之生育,其有功于万世大矣。万世之下,深于此道者,是亦圣人之徒也。贾谊曰:古之至人,不居朝廷,必隐于医卜。”

《资治通鉴》称伊尹“闵生民的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浊重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直。”

伊尹在医学上牛逼的成就仍旧离不开其厨师的职业素养与那段躬耕于有莘之野的时光。他将烹饪、占卜与医药知识融合起来,将传统的烹饪技艺与中医养生结合起来,创制食疗方剂。

厨祖成就汤剂,厉害了我的伊尹大大

后世医家所言药性,皆从伊尹之说。

相传伊尹将药分为寒、热、温、凉4性,酸、苦、辛、甘、咸、淡6味。


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言中指出:“伊尹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伊尹在《汤液经法》中描述了关于中药的各种汤剂,甚至连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都离不开伊尹《汤液经法》的影子。

实际上,最早的草药,并不是煮成药汤来喝的,一般都是将中草药的叶、根、棵直接下咽,当时,因为吃草药而中毒的事屡有发生,且疗效并不显著。再者,医生给病人用的都是单味药,由于单味药作用范围有限,难以控制复杂、为重的病症。

厨师敏锐的职业身份让他联想到做汤的方法,他试着把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药物放在一起煎煮,由此诞生了中药复方,即方剂。煮出来的汤液疗效优于单味药,因此古有“伊尹制汤液而始有方剂”一说。此后汤剂便成为常用的中药剂型,使中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延续至今。

说道汤剂,便不得不提被誉为群方之冠,食疗之首,《伤寒论》第一方的“桂枝汤”。据史学家分析,桂枝汤中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物,都是古代烹饪中常用的调味品。伊尹将这些食物佐料组成方剂,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本质仍然是饮食之方,这也是中医学中“药食同源”疗法的来源。

在当时对药物功效和毒性尚未深入了解的条件下,食疗方既能减少服用药物容易中毒的危险,还能起到治病和保健的作用,这种方法对于保证先民身体健康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荣休”后,伊尹依然没闲着。县境伊芦山是伊尹晚年隐居采药的地方,《连云名胜一瞥》载:伊尹隐居此山,结茅为芦,故名。伊芦山草木葱茂,盛产药材,伊尹在此隐居后,便采挖药草,研究药性,搜集民间经验。

一代贤相、中华厨祖、帝王之师……数之不尽的“美称”对于这位千古贤相来说,并不足以定义他传奇的一生,伊尹对于后世的影响以及他所带来的各种“财富”更值得我们细细钻研与学习。

  

1db9000242c3ba718e50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本文图片来源于39健康网,已获正式授权。

精彩推荐

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心血管知识?快来关注「胡世云主任」公众号(微信搜索:hushiyun-doctor),还可以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世云主任」频道哦!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