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1月20日上午,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和普通外科联手,为来自天津患有黑斑息肉病的19岁青年进行了“气囊辅助内镜联合腹腔镜小肠巨大多发息肉切除术”。术中,一次性切除所有小肠巨大息肉,此项双镜联合手术在空军总医院尚属首例。
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适用范围也在不断增宽。近年来,双镜联合、内外联合已经成为国内外治疗肠道疾病、尤其小肠息肉的最新选择,并获得临床医生的肯定。手术中,普通外科医生借助手术助手系统“蓝蝶”和腹腔镜,起到引导消化内科手术医师进行小肠镜探查,同时辅助进镜,顺利完成经口进镜全小肠无死角观察,并可动态监控内镜进行巨大小肠息肉切除,若在内镜治疗过程中万一出现穿孔或出血等紧急情况下进行干预治疗。
患者15年前发现口唇黑斑,一直未予重视及治疗。2012年12月胃镜及肠镜检查时发现小肠多发息肉,诊断为Peutz-Jeghers (黑斑息肉综合征)综合征。2013年初在当地医院行息肉切除术。2014年1月复查胃镜提示:胃息肉,慢性浅表性胃炎;结肠镜提示:结肠多发息肉,乙状结肠、直肠炎。为进行小肠镜检查而慕名到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以“Peutz-Jeghers综合征”入院治疗。
患者入院后进行了肠镜检查,医生发现,其空肠近段距屈氏韧带约20cm处见一枚巨大息肉,大小约3*3.5cm,广基(也就是息肉无蒂,根部完全与肠黏膜贴附在一起)。医生进镜至距屈氏韧带约70cm处发现,相邻2枚巨大息肉,大小分别为4*5cm、5*6cm,粗蒂,息肉牵拉致肠腔套叠。直接进行内镜下切除,穿孔、出血风险极高。
结合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毛高平主任带领医生们经过审慎研究,决定,采用全麻下“气囊辅助内镜联合腹腔镜小肠巨大多发息肉切除术”。 手术中,大大小小的息肉占据着患者的小肠腔,手术医生准确将生理盐水注射到息肉根部,将薄如蝉翼的肠黏膜抬起,避免内镜圈套息肉时意外伤及肠黏膜而导致穿孔。借助放大显示屏看到,在切除息肉时,遇到一枚巨大息肉,完全与肠黏膜长在一起,也就是“广基”,息肉没有根,给医生们圈套切除带来了困难,在毛高平主任的指导下,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宁守斌采用分次圈套切除的办法,对巨大息肉进行切除。
对于生长位置比较隐蔽不便切除的超大息肉,他则采用本科室独创的小肠腔内内镜“U”型翻转方法切除,只见宁守斌轻而稳地用内镜在肠腔内部做了一个“U”型翻转,充分暴露了息肉,便于内镜切除,而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顾国利则在内镜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确保每一次息肉切除操作安全。在内外科两位副主任医师经过4个多小时的通力合作,一次性将这位年轻患者肠道息肉全部清扫干净。 消化内科毛高平主任介绍:“以往,双气囊内镜切除这样的肠道息肉需要2至3次内镜手术才能完成,而且不能完成整个小肠检查,有了腹腔镜联合,一次手术完成整个小肠全部息肉切除,最受益的是患者。”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全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中医全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